【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音频单元的减振装置及电子设备
[0001]本公开涉及电子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音频单元的减振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电子设备的主流音频单元设计为上声源是听筒单元,下声源是扬声器单元。其中,听筒单元比如是08mmx09mm的音频单元(简称0809),0809只能提供听筒功能,用于将电子设备接收到的电讯号转化成用户可以听到的声波,以便于用户可以等。因此,电子设备的音频外放效果只能依靠于扬声器单元,扬声器单元比如可以是12mmx16mm的音频单元(简称1216),1216具有内核和箱体,以做外放喇叭。
[0003]随着社会的进步,电子设备不断推陈出新,许多厂商越来越注重电子设备的音频播放效果。为了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感,通过增设扬声器单元,使电子设备在扬声器模式下播放出的音频声音更具立体感,满足用户对音质的需求。
[0004]电子设备的上声源比如采用10mmx12mm的音频单元(简称1012),1012具有内核,使得上声源既可以为电子设备提供听筒功能,接听电子设备的语音通话,又可以为电子设备提供外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音频单元的减振装置,与电子设备的中框配合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单元与所述电子设备的壳体之间具有至少一种振动传播路径,所述减振装置被构造为,改变所述音频单元发出的振动波在所述至少一种振动传播路径中的传播频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单元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装置包括第一减振部和/或第二减振部,所述振动传播路径包括空气传播路径和/或实体传播路径;其中,所述第一减振部被构造为改变所述音频单元发出的振动波在所述空气传播路径中的传播频率;所述第二减振部被构造为改变所述音频单元发出的振动波在所述实体传播路径中的传播频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音频单元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振部与所述音频单元的出声部对应设置,沿所述音频单元发出的振动波的传播方向,所述第一减振部设置于所述音频单元的出声部的下游,所述第一减振部用于遮挡所述音频单元发出的振动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音频单元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单元与所述第二减振部装配连接,所述第二减振部与电子设备的中框连接,以形成所述实体传播路径;其中,所述第二减振部具有预设重量。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音频单元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振部与所述第二减振部通过注塑方式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减振部通过所述第二减振部安装于所述电子设备的中框。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音频单元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振部形成有容置空间,所述音频单元安装于所述容置空间。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音频单元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空间的内周侧壁形成有凸缘部,安装状态下,所述凸缘部与所述音频单元抵接连接,以限制所述音频单元相对所述容置空间的运动。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音频单元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振部的外周侧壁形成有多个与所述容置空间连通的出声通道。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音频单元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装置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新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