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冷却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1964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冷却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水冷却环包括水环本体和出水喷头,所述水环本体顶部设置有进水口,底部设置有多个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设置有出水通道,所述出水喷头有多个并分别与所述出水口连接,所述出水喷头的入水口与所述出水通道连通,所述出水喷头的入水口至少有一个低于其它所述出水喷头的入水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水冷却环具有避免余液对工件或刀库造成污染的优点。的优点。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冷却环


[0001]本技术涉及加工冷却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水冷却环。

技术介绍

[0002]数控机床是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机床。该控制系统能够逻辑地处理具有控制编码或其他符号指令规定的程序,通过信息载体输入数控装置,由数控装置发出各种控制信号,控制机床的动作,按图纸要求的形状和尺寸,自动地将零件加工出来。数控机床在对工件进行加工时,通常需要喷射冷却液对工件和刀具进行降温,从而保证加工后的工件质量,延长刀具使用寿命。业内一般采用水冷却环进行冷却液的引流,并通过外部供液系统实现冷却也的循环使用。当零件加工完成需要关闭冷却液时,由于冷却水环内部还有余水,喷头位置会有余水流出并滴在加工区域中,影响下一加工零件进行激光对刀工序的准确性,若滴在刀库中还会造成污染。为此,在申请号为CN201920229015.3、名称为《一种冷却水环结构》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密封性能良好的冷却环,所述冷却环内部开设有流水通道,所述流水通道的出口上设置有喷水头,进水口上设置有进水接头,所述冷却环底部对应所述进水接头设置有止水螺母,所述止水螺母上设置有沉槽,所述进水接头的下端射入所述沉槽的底部,该方案通过设置沉槽对余水进行收纳储存,避免滴在加工区域中。尽管该方案已经大大减少了余水滴落的情况,但是在实际加工过程中仍不能完全避免余水滴在工件或刀库中,当刀具发生移动时,沉槽中的液体发生晃动,仍会有部分残余的水分进入流水通道中并由喷水头流出,对加工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冷却环,其具有避免余液对工件或刀库造成污染的优点。
[0004]一种水冷却环,包括水环本体和出水喷头,所述水环本体顶部设置有进水口,底部设置有多个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设置有出水通道,所述出水喷头有多个并分别与所述出水口连接,所述出水喷头的入水口与所述出水通道连通,所述出水喷头的入水口至少有一个低于其它所述出水喷头的入水口。
[0005]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水冷却环,通过调整不同位置出水喷头的入水口高度,在停止供水后余水由预设的非重要位置完全排出,从而使余水滴落的位置避开工件或刀库等重要部件,保证后续的工序的正常进行并避免刀库污染。
[0006]进一步地,所述出水喷头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接头、水管和水嘴,所述固定接头与所述出水口连接,所述出水喷头还包括延长管,所述延长管穿设在所述出水通道中,其一端与所述固定接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出水通道连通并高于所述固定接头,所述水冷却环中至少有一个所述出水喷头不设置所述延长管。加装延长管的出水喷头,其入水口高度高于未加装延长管的出水喷头的入水口高度,使余水在液面高度较低的情况下从为加装延长管的出水喷头流出,该结构便于对入水口的高度进行调节。
[0007]进一步地,所述水环本体内还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开设在所述出水通道的顶部并与所述出水口对应,所述延长管伸入所述凹槽中。所述凹槽更利于防止余水从增加延长管的喷嘴中流出,避免余水对重要区域造成污染。
[0008]进一步地,所述延长管为中空圆柱体,所述延长管的外侧面上设置有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与所述固定接头抵触。所述延长管结构简单,便于安装。
[0009]进一步地,所述出水通道所在平面向不设置所述延长管的所述出水喷头的一侧朝下倾斜。倾斜的出水通道进一步使残余的水分引导至未加装延长管的出水喷头,进一步保证余水的完全排出,避免运动过程中余水滴落。
[0010]进一步地,所述水环本体底部为向一侧倾斜的斜面。所述斜面让粘附在水环底部的残余水滴沿着斜面流到指定边缘再滴下,避开在重要部件上方滴水。
[0011]进一步地,所述水环本体顶部为水平设置的平面。所述平面便于对水环本体进行安装。
[0012]进一步地,所述水环本体的顶面和底面平行,所述水环本体倾斜设置,所述水环本体上可拆卸地或一体成型地设置有垫块,所述垫块的顶面为水平面,所述垫块的底面与所述水环本体连接。通过所述垫块对倾斜角度进行调节,让粘附在水环底部的残余水滴沿着斜面流到指定边缘再滴下,避开在重要部件上方滴水。
[0013]进一步地,所述水环本体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出水口环绕开设在所述通孔外侧。所述通孔便于对水冷却环进行安装。
[0014]进一步地,所述水冷却环还包括进水接头,所述进水接头设置在所述进水口上并与所述出水通道连通。所述进水接头用于对水冷却环进行供水。
[0015]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实施例1所述水冷却环的结构图;
[0017]图2为所述水冷却环的局部剖视图;
[0018]图3为实施例2所述水冷却环的结构图;
[0019]图4为实施例2所述水冷却环的轴视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1、水环本体;11、进水口;12、出水口;13、出水通道;14、通孔;15、凹槽;2、出水喷头;21、固定接头;22、水管;23、水嘴;24、延长管;241、限位凸台;3、进水接头;4、垫块;41、固定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实施例1
[0022]请参阅图1

2,图1为实施例1所述水冷却环的结构图;图2为所述水冷却环的局部剖视图。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冷却环,包括水环本体1、出水喷头2和进水接头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水环本体1底部为由机加工或铸造加工而成的、向一侧倾斜的斜面,所述水环本体1顶部为水平设置的平面。所述水环本体1顶部设置有进水口11,底部设置有多个出水口12,所述进水口11和出水口12之间设置有出水通道13。所述出水喷头2有多个并分别与所述出水口12连接,所述出水喷头2的入水口与所述出水通道13连通。所述出水喷头2的入水
口至少有一个低于其它所述出水喷头2的入水口。所述水环本体1中部开设有通孔14,所述出水口12环绕开设在所述通孔14外侧。所述进水接头3设置在所述进水口11上并与所述出水通道13连通。
[0023]所述出水喷头2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接头21、水管22和水嘴23,所述固定接头21与所述出水口12连接。所述出水喷头2可为万向喷头、竹节管喷头等可调节水嘴23朝向的结构形式。所述出水喷头2的入水口高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例如将出水喷头2的固定接头21设计为不同的长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出水喷头2还包括延长管24,所述延长管24穿设在所述出水通道13中,其一端与所述固定接头2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出水通道13连通并高于所述固定接头21,所述水冷却环中至少有一个所述出水喷头2不设置所述延长管24。所述水环本体1内还开设有凹槽15,所述凹槽15开设在所述出水通道13的顶部并与所述出水口12对应,所述延长管24伸入所述凹槽15中。所述延长管24为中空圆柱体,所述延长管24的外侧面上设置有限位凸台241,所述限位凸台241与所述固定接头21抵触。作为优选地,所述出水通道13所在平面向不设置所述延长管24的所述出水喷头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冷却环,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环本体和出水喷头,所述水环本体顶部设置有进水口,底部设置有多个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设置有出水通道,所述出水喷头有多个并分别与所述出水口连接,所述出水喷头的入水口与所述出水通道连通,所述出水喷头的入水口至少有一个低于其它所述出水喷头的入水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冷却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喷头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接头、水管和水嘴,所述固定接头与所述出水口连接,所述出水喷头还包括延长管,所述延长管穿设在所述出水通道中,其一端与所述固定接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出水通道连通并高于所述固定接头,所述水冷却环中至少有一个所述出水喷头不设置所述延长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冷却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环本体内还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开设在所述出水通道的顶部并与所述出水口对应,所述延长管伸入所述凹槽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冷却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管为中空圆柱体,所述延长管的外侧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国权赵文立胡沈辉杨林陈炳权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科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