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19636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0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轨道梁,用于单轨吊系统技术领域,包括第一直轨和第二直轨,二者之间设有中段直轨,第一直轨和第二直轨之间的距离大于中段直轨的宽度,第一直轨与中段直轨之间和/或第二直轨与中段直轨之间形成用以吸收轨道梁形变的预留缝隙,第一直轨、中段直轨以及第二直轨的上侧和下侧均通过连接机构进行可移动地连接,连接机构包括分别与第一直轨、中段直轨以及第二直轨固定连接的连接块和将连接块进行可移动连接的导向部。轨道梁通常发生压缩或拉伸两种变形,轨道梁中具有预留缝隙,发生压缩变形时,预留缝隙的宽度缩小;发生拉伸变形时,预留缝隙的宽度增加,从而吸收变形量,保证单轨吊机车的正常运行,提高了轨道梁的安全性。的安全性。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梁


[0001]本申请涉及单轨吊轨道系统
,特别涉及一种轨道梁。

技术介绍

[0002]矿用单轨吊机车的轨道线路是由大量标准长度的工字钢轨道梁依次连接而成。相邻两根轨道梁之间采用扣件连接牢固,扣件再通过链条吊挂固定于巷道顶板。当巷道矿压变动、顶板变形位移时,轨道线路相应发生扭曲位移及长度变化,相邻轨道梁之间会产生相互挤压或拉伸。当轨道梁无法通过梁体长度变化或扣件连接处的角度变化来适应顶板变形位移时,就会产生弯曲变形或拉伸破坏。轨道梁的变形破坏会形成严重的安全隐患,且轨道梁维护、更换费时费力。
[0003]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轨道梁,其通过连接机构将第一直轨、第二直轨以及中段直轨可移动地连接,第一直轨、第二直轨以及中段直轨移动可吸收变形,从而保证轨道梁的正常使用,提高了轨道梁的安全性。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轨道梁,包括第一直轨、第二直轨以及位于二者之间的中段直轨,第一直轨和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梁,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直轨(1)、第二直轨(3)以及位于二者之间的中段直轨(2),所述第一直轨(1)和所述第二直轨(3)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中段直轨(2)的宽度,所述第一直轨(1)与所述中段直轨(2)之间和/或所述第二直轨(3)与所述中段直轨(2)之间形成用以吸收所述轨道梁形变的预留缝隙,所述第一直轨(1)、所述中段直轨(2)以及所述第二直轨(3)的上侧和下侧均通过连接机构进行可移动地连接,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直轨(1)、所述中段直轨(2)以及所述第二直轨(3)固定连接的连接块和将所述连接块进行可移动连接的导向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上连接机构和下连接机构,二者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直轨(1)、所述中段直轨(2)以及所述第二直轨(3)的上下两侧,所述上连接机构包括上导向部,所述上连接机构还包括与所述上导向部和所述连接块相配合以在长度方向上对所述中段直轨(2)进行弹性支撑的弹性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机构中的所述导向部为上通轴(4),第一上连接块中具有第一上连接孔,第二上连接块中具有第二上连接孔,上中段连接块中具有上中段连接孔,所述上通轴(4)的一端设有轴帽,另一端设有外螺纹,所述上通轴(4)插入所述第一上连接孔、所述上中段连接孔以及所述第二上连接孔,并与上连接螺母(9)相连、以连接所述第一上连接块、所述第二上连接块以及所述上中段连接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接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直轨(1)下侧的第一下连接块、固定于所述第二直轨(3)下侧的第二下连接块以及固定于所述中段直轨(2)下侧的下中段连接块,所述下连接机构中的所述导向部为下通轴(5),所述第一下连接块、所述第二下连接块和所述下中段连接块均设有下连接孔,所述下通轴(5)插入所述第一下连接块、所述下中段连接块以及所述第二下连接块的所述下连接孔中,并与下连接螺母(10)相连,所述下连接螺母(10)和所述下通轴(5)的轴帽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下连接块、所述下中段连接块以及所述第二下连接块的长度之和。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兴伟宋允晓韩志远韩雪峰吴亮刘红军刘滕
申请(专利权)人:尤洛卡山东矿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