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EB端的BIM图形引擎加载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71314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7:5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WEB端的BIM图形引擎加载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导出BIM模型的IFC文件,并根据IFC文件解析得到BIM模型的属性数据;导出BIM模型的GLTF文件,并根据GLTF文件解析得到BIM模型的几何数据;导出BIM模型的JSON文件,并根据JSON文件解析得到BIM模型的材质信息;关联属性数据、几何数据与材质信息,并加载属性数据、几何数据与材质信息,以在WEB端加载BIM模型。该方法解决了因贴图资源与材质参数缺失,导致引擎加载的GLTF文件中的构件的Mesh网格材质信息只有顶点颜色,展示效果平庸的技术问题,降低多数据格式关联,提升数据解析、生成和获取便捷性。生成和获取便捷性。生成和获取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WEB端的BIM图形引擎加载方法及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建筑业信息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WEB(World Wide Web,全球广域网)端的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图形引擎加载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一般情况下,基于WEB端的BIM图形引擎加载与展示BIM模型都是将BIM模型转换成压缩率较高的GLTF(GL Transmission Format,文件拓展名)格式。但是,由于目前存在有多种BIM设计软件,其格式也差异较大,所以一般采用Building Smart组织制定的IFC(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文件格式)格式作为中间交换格式,通过对IFC格式的解析与转换来获取BIM模型的几何数据文件与属性数据文件。BIM设计软件Autodesk Revit具备导出IFC格式的功能,IFC格式中包含几何数据与属性数据,通过解析IFC数据可以将构件的几何数据保存在GLTF或者是OBJ(OBJ,3D模型文件格式)等其他3D文件格式,将构件的属性数据保存在树型JSON数据格式中,基本满足了大量BIM业务系统对BIM设计模型的需求。
[0003]然而,由于Revit导出的IFC格式的过程中,并没有将Revit系统中的材料外观模板库中的各项材料写入到导出的IFC文件材料资源层,导致BIM模型中的构件的材料实例中的外观模板中的基本纹理、凹凸纹理、透明贴图、法线贴图等各项材料外观属性的贴图资源与材质参数缺失,最终导致引擎加载的GLTF文件中的构件的Mesh网格材质信息只有顶点颜色,展示效果平庸。
[0004]申请内容
[0005]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6]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WEB端的BIM图形引擎加载方法,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因贴图资源与材质参数缺失,导致引擎加载的GLTF文件中的构件的Mesh网格材质信息只有顶点颜色,展示效果平庸的技术问题,大大降低了多数据格式关联,有效提升数据解析、生成和获取便捷性。
[0007]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WEB端的BIM图形引擎加载装置。
[0008]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子设备。
[0009]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0010]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XXXXX,包括以下步骤:
[0011]导出BIM模型的IFC文件,并根据所述IFC文件解析得到所述BIM模型的属性数据;
[0012]导出所述BIM模型的GLTF文件,并根据所述GLTF文件解析得到所述BIM模型的几何数据;
[0013]导出所述BIM模型的JSON文件,并根据所述JSON文件解析得到所述BIM模型的材质信息;以及
[0014]关联所述属性数据、所述几何数据与所述材质信息,并加载所述属性数据、所述几何数据与所述材质信息,以在WEB端加载所述BIM模型。
[0015]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的基于WEB端的BIM图形引擎加载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0016]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IFC文件解析得到所述BIM模型的属性数据,包括:
[0017]加载所述IFC文件,并进行IFC解析得到属性信息、类型信息、结构树信息和材质信息,以组成所述属性数据。
[0018]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GLTF文件解析得到所述BIM模型的几何数据,包括:
[0019]利用Revit平台加载模型,读取配置文件,以获取模型中与GLTF文件相关的信息,生成所述几何数据。
[0020]可选地,在利用所述Revit平台加载模型,读取所述配置文件之前,还包括:
[0021]检测是否需要导出所述Revit平台加载模型;
[0022]在检测到需要导出所述Revit平台加载模型时,识别所述Revit平台加载模型的当前版本识别标志;
[0023]根据所述当前版本对应的启动服务启动所述Revit平台加载模型,以读取所述配置文件。
[0024]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JSON文件解析得到所述BIM模型的材质信息,包括:
[0025]获取所述GLTF文件支持的材质名称和材质参数;
[0026]根据所述材质名称和材质参数读取材质信息转换文件,并根据所述材质信息转换文件中材质参数名和转换规则计算材质参数值,以获取所有贴图名称,生成所述材质信息。
[0027]可选地,所述加载所述属性数据、所述几何数据与所述材质信息以在WEB端加载所述BIM模型,包括:
[0028]读取材质所需的贴图资源,并使所述贴图资源与模型文件在相同工作路径下;
[0029]根据根据由所述属性数据、所述几何数据与所述材质信息关联生成的模型数据加载模型,并加载成功后,读取所有属性参数,以在所述WEB端设置所述所有属性参数;
[0030]在引擎中设置对应的平行光与环境贴图,并与各个构件设置的材质进行光线运算,输出实时画面。
[0031]可选地,上述的基于WEB端的BIM图形引擎加载方法,还包括:
[0032]基于所述属性数据得到所述各个构件的工程属性;
[0033]在所述WEB端展示实时画面的同时,显示所述各个构件的工程属性。
[003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WEB端的BIM图形引擎加载装置,包括:
[0035]第一解析模块,用于导出BIM模型的IFC文件,并根据所述IFC文件解析得到所述BIM模型的属性数据;
[0036]第二解析模块,用于导出所述BIM模型的GLTF文件,并根据所述GLTF文件解析得到所述BIM模型的几何数据;
[0037]第三解析模块,用于导出所述BIM模型的JSON文件,并根据所述JSON文件解析得到所述BIM模型的材质信息;以及
[0038]加载模块,用于关联所述属性数据、所述几何数据与所述材质信息,并加载所述属性数据、所述几何数据与所述材质信息,以在WEB端加载所述BIM模型。
[0039]可选地,所述第一解析模块,包括:
[0040]第一加载单元,用于加载所述IFC文件,并进行IFC解析得到属性信息、类型信息、结构树信息和材质信息,以组成所述属性数据;
[0041]所述第二解析模块,包括:
[0042]生成单元,用于利用Revit平台加载模型,读取配置文件,以获取模型中与GLTF文件相关的信息,生成所述几何数据;
[0043]可选地,在利用所述Revit平台加载模型,读取所述配置文件之前,所述生成单元还包括:
[0044]检测是否需要导出所述Revit平台加载模型;
[0045]在检测到需要导出所述Revit平台加载模型时,识别所述Revit平台加载模型的当前版本识别标志;
[0046]根据所述当前版本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WEB端的BIM图形引擎加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导出BIM模型的IFC文件,并根据所述IFC文件解析得到所述BIM模型的属性数据;导出所述BIM模型的GLTF文件,并根据所述GLTF文件解析得到所述BIM模型的几何数据;导出所述BIM模型的JSON文件,并根据所述JSON文件解析得到所述BIM模型的材质信息;以及关联所述属性数据、所述几何数据与所述材质信息,并加载所述属性数据、所述几何数据与所述材质信息,以在WEB端加载所述BIM模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IFC文件解析得到所述BIM模型的属性数据,包括:加载所述IFC文件,并进行IFC解析得到属性信息、类型信息、结构树信息和材质信息,以组成所述属性数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GLTF文件解析得到所述BIM模型的几何数据,包括:利用Revit平台加载模型,读取配置文件,以获取模型中与GLTF文件相关的信息,生成所述几何数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利用所述Revit平台加载模型,读取所述配置文件之前,还包括:检测是否需要导出所述Revit平台加载模型;在检测到需要导出所述Revit平台加载模型时,识别所述Revit平台加载模型的当前版本识别标志;根据所述当前版本对应的启动服务启动所述Revit平台加载模型,以读取所述配置文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JSON文件解析得到所述BIM模型的材质信息,包括:获取所述GLTF文件支持的材质名称和材质参数;根据所述材质名称和材质参数读取材质信息转换文件,并根据所述材质信息转换文件中材质参数名和转换规则计算材质参数值,以获取所有贴图名称,生成所述材质信息。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皮凯康振强秦庆庆徐东江雷凌曦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