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电路板镀铜均匀度的方法及其设施技术

技术编号:3469836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7 16:34
一种改进电路板镀铜均匀度的方法及其设施。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电路板镀铜工艺,采用直径30mm至60mm磷铜球做阳极,对电镀线镀铜槽每段连接直径40至60cm,高50cm至80cm的密封圆柱形溶铜槽,并添加直径为25mm无磷纯铜球,循环量大于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电路板镀铜均匀度的方法及其设施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到电路板加工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电路板镀铜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电路板图形电镀线制造技术中,当仅采用的是双面多层电路板传统二次镀铜工艺,对镀铜均匀性要求不高,但是如果采用黑影、胶化、厚化铜等直接图形电镀的高密度高可靠性要求的电路板技术时,对镀铜均匀性要求极高。
[0003]如下中国专利文献与本专利技术较强的关联性:CN1840261;CN107675218;CN109234787;CN113026065。但是,这些文献均没有提出解决采用黑影、胶化、厚化铜等直接图形电镀技术中高密度高、可靠性的电路板镀铜均匀性问题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电路板(含电路板图形)电镀铜均匀性,或/和减少镀铜厚度,从而提高电路板的可靠性或/和良品率的方法及其配套设施。为实现前述专利技术目的,按如下技术方案:
[0005]采用磷铜球做阳极,对电镀铜缸溶铜槽的铜缸进行改进,对电镀线镀铜槽每段连接密封圆柱形溶铜槽,并添加无磷纯铜球;对图形电镀线前处理酸洗槽增加自动添加桶;对镀铜液进行改进。具体步骤如下:
[0006]步骤一,采用直径30mm至60mm磷铜球做阳极;对电镀铜缸溶铜槽的铜缸进行改进,采用直径40至60mm磷铜球做阳极,对电镀线镀铜槽每段连接直径40至60cm,高50cm至80cm的密封圆柱形溶铜槽,并添加直径为25mm无磷纯铜球,循环量大于4

6MTO(优选5倍镀液体积)。
[0007]步骤二,为稳定镀液中的H2SO4和Cl

含量,对图形电镀线前处理酸洗槽增加自动添加桶,药液中H2SO4含量按200
±
20g/L,并添加Cl

含量60
±
20ppm,根据酸洗槽中液位自动补充。当酸洗槽中Cu
2+
小于100ppm时进行更换或补足Cu
2+
含量至初始状态。
[0008]步骤三,对镀铜液每隔2至7天进行分析一次,按规格3/4作为上限标准补充各组分,镀铜添加剂按千安培/小时自动添加,每隔一定周期进行CVS分析,调整至中值;为稳定镀液中的CuSO4.5H2O含量,阴阳极面积比理论值宜为1∶2,前述比值数字均可以正负5%至15%。
[0009]经上述改进后,产生如下技术效果中的之一种或多种:
[0010]1.改进后不需补充镀液中各组分至所述规格的四分之三,且镀液更加稳定,镀液基础成分基本可以无需补充,析氢等副反应极少,镀层应力大幅度减少。
[0011]2.电路板的镀层均匀性COV值从大于10%减少至5%以下。
[0012]3.采用《GBT 4677

2002印制板测试方法》、《DB44/T 166

2003家用电器产品的电镀层质量等级及试验方法》、《JB/T 10620

2006金属覆盖层铜锡合金电镀层》测试样品,发现可以:
[0013](1)明显提高镀铜均匀性,对高密度电路板制造的良品率可以提高1至3个百分点(电路板生产企业中的良品率每提升一个百分点,即可以直接提高企业纯利率约0.7个百分点,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生产及成品的可靠性可以提升5%左右;
[0014](2)镀层厚度的极差减少30

50%,如表面镀层厚度从20
±
5um精度提高到20
±
2um精度。
[0015]4.实施本专利技术技术,还有一个意外的技术效果,按照《GB/T 7473水质铜的测定2,9

二甲基

1,10菲啰啉分光光度法》、《GB/T 7474水质铜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分光度法》、《GB/T 7475水质铜、锌、铅、镉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度法》测定本专利技术方法排放的污染物中的总铜含量,可以比《GB 21900

2008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限值降低0.1至0.15mg/L,可以有效降低排放水质中总铜含量9%至48.5%,达到极显著水平。
[0016]5.对照《GBT 22900

2009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评价通则》对本专利技术技术进行项目上的技术评价,可以达到此通则所述《表A.3开发研究项目技术就绪水平量表》中所述第八级水平,以及《表A.2应用研究项目技术就绪水平量表》中第九级水平。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电镀铜缸溶铜槽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改进前常规镀液状况通常是:采用直径25mm磷铜球做阳极,对镀铜液每三天分析一次,按规格上限3/4补充各组分,镀铜添加剂按千安培/小时自动添加,每周CVS分析调整至中值。见下表:
[0019][0020]为稳定镀液中的CuSO4.5H2O含量,阴阳极面积比理论值为1∶2,但是生产过程由于图形电镀的产品每个型号图形与受镀面积不一致,镀液的稳定性极差;为避免前述问题,采用直径50
±
10mm磷铜球做阳极,对图形电镀线镀铜槽每段连接直径50
±
10cm,高50cm至80cm密封圆柱形溶铜槽1个,并添加直径为25
±
5mm无磷纯铜球,循环量大于5MTO(即5倍镀液体积)。然后,按附图电镀铜缸溶铜槽示意图对接(连接)10

20个铜缸,优选是15个铜缸进行对接(连接)改进。
[0021]为稳定镀液中的H2SO4和Cl

含量,对图形电镀线前处理酸洗槽增加自动添加桶,药液中H2SO4含量按200
±
20g/L,并添加Cl

含量60
±
20ppm,根据酸洗槽中液位自动补充。当酸
洗槽中Cu
2+
小于100ppm时进行更换或补加Cu
2+
至100ppm以上,优选的是进行更换。
[0022]改进后镀液状况:对镀铜液每三天分析一次,按下表所示规格中值补充各组分后,镀铜添加剂按千安培小时自动添加,每周CVS分析调整至中值。
[0023] 规格添加值1234567CuSO4.5H2O75
±
15g/L7574.574.275.274.775.175.175.5H2SO4含量200
±
20g/L200198198.9199.2198.7201.2200.8199Cl

含量60
±
20ppm606059.359.758.960.760.760.8
[0024]从以上分析数据不难发现,改进后不需补充镀液中各组分规格的四分之三,且镀液更稳定,镀液基础成分基本不需补充,析氢等副反应极少,镀层应力大幅度减少。镀层均匀性COV值从大于10%减少至5%以下,镀层厚度极差减少30

50%,比如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电路板镀铜均匀度的方法,采用磷铜球做阳极,对电镀铜缸溶铜槽的铜缸进行改进,对电镀线镀铜槽每段连接密封圆柱形溶铜槽,并添加无磷纯铜球;对图形电镀线前处理酸洗槽增加自动添加桶;对镀铜液进行改进,其特征在于:采用直径30mm至60mm磷铜球做阳极;对电镀铜缸溶铜槽的铜缸进行改进,采用直径40至60mm磷铜球做阳极,对电镀线镀铜槽每段连接直径40至60cm,高50cm至80cm的密封圆柱形溶铜槽,并添加直径为25mm无磷纯铜球,循环量大于4

6MTO。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电路板镀铜均匀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图形电镀线前处理酸洗槽增加自动添加桶,药液中H2SO4含量按200
±
20g/L,并添加Cl

含量60
±
20ppm,根据酸洗槽中液位自动补充,当酸洗槽中Cu
2+
小于100ppm时进行更换或补足Cu
2+
含量至初始状态。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电路板镀铜均匀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镀铜液每隔一定周期进行分析一次,按规格3/4作为上限标准补充各组分,镀铜添加剂按千安培/小时自动添加,每隔一定周期进行CVS分析,调整至中值;为稳定镀液中的CuSO4.5H2O含量,阴阳极面积比理论值宜为1∶2,前述比值数字均可以正负5%至15%。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电路板镀铜均匀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采用直径30mm至60mm磷铜球做阳极;对电镀铜缸溶铜槽的铜缸进行改进,采用直径40至60mm磷铜球做阳极,对电镀线镀铜槽每段连接直径40至60cm,高50cm至80cm的密封圆柱形溶铜槽,并添加直径为25mm无磷纯铜球,循环量大于4

6MTO;步骤二,为稳定镀液中的H2SO4和Cl

含量,对图形电镀线前处理酸洗槽增加自动添加桶,药液中H2SO4含量按200
±
20g/L,并添加Cl

含量60
±
20ppm,根据酸洗槽中液位自动补充,当酸洗槽中Cu
2+
小于100ppm时进行更换或补足Cu
2+
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巨德林国平任卫东李长生
申请(专利权)人:萍乡市丰达兴线路板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