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管加热膜的双面喷涂制备工艺及双面喷涂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9674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7 16: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碳管加热膜的双面喷涂制备工艺及双面喷涂设备,使用双面喷涂设备生产涂胶碳管加热膜,对上下双PI膜全进行涂胶,采用涂胶方式替代原热压工艺,内部空气可以在烘干时透过涂胶层散发;本申请通过设置了双面涂胶设备的PI涂料喷涂机构可以在基层树脂膜上喷涂PI涂料形成底层PI胶膜,即可以方便将具有粘附性的底层PI胶膜涂层在工作台面上分离,同时又具有保护膜性质可以保护底层PI胶膜不受损伤,使用时又易于与底层PI胶膜剥离方便使用;本申请通过双面涂胶设备的通风口的设置,采用吹起的方式使基层树脂膜以及底层PI胶膜相对于所述工作台面进行分离,既不会损坏基层树脂膜以及底层PI胶膜,又可以实现相对于工作台面进行分离。台面进行分离。台面进行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管加热膜的双面喷涂制备工艺及双面喷涂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涂胶碳管加热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碳管加热膜的双面喷涂制备工艺及双面喷涂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聚酰亚胺薄膜PI电热膜是以聚酰亚胺薄膜为外绝缘体;以金属箔﹑金属丝为内导电发热体,经高温高压热合而成。聚酰亚胺薄膜电热膜具有优异的绝缘强度;优异的抗电强度;优异的热传导效率;优异的电阻稳定性。这使得它能够广泛地适用于加热领域并能够获得相当高的温度控制精度。聚酰亚胺薄膜电热膜已成功地应用在风云系列人造卫星,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东风﹑红旗等系列导弹,以及飞机,舰船,坦克,火炮的陀螺仪,加速度表,火控雷达等温控与加热系统中。
[0003]但涂胶碳管加热膜目前采用两片PI膜中间夹碳纳米管薄膜的制备工艺,采用热压工艺来进行制备,这样制备出来的碳管膜中间会存在空气气泡,在加热使用时气体膨胀,加热膜会出现鼓包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碳管加热膜的双面喷涂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6](a)将碳纳米管薄膜卷设置在双面喷涂设备成膜机的原料辊上,并将碳纳米管薄膜依次穿过第一张紧辊、第一定位辊、第一压料辊、第二压料辊、第二定位辊以及第二张紧辊,并将碳纳米管薄膜的另一端沿生产线方向输出;
[0007](b)喷涂机构上设置有PI涂料喷涂机构,PI涂料喷涂机构向工作台面上喷涂PI涂料形成底层PI胶膜;
[0008](c)第一压料辊以及第二压料辊下降,将碳纳米管薄膜按压至工作台面上方,将碳纳米管薄膜粘贴在底层PI胶膜上,第二喷涂机构在贴好碳纳米管薄膜的PI胶膜上,碳纳米管薄膜的另外一侧涂覆一层PI涂料,形成顶层PI胶膜,所述碳纳米管薄膜两侧分别设置有底层PI胶膜以及顶层PI胶膜形成涂胶碳管加热膜。
[0009](d)将涂覆好PI涂料的涂胶碳管加热膜置于烘干箱内进行烘干。
[0010]进一步的,喷涂机构内沿生产线运输方向依次设置有基层树脂喷涂机构以及PI涂料喷涂机构,喷涂机构上的基层树脂喷涂机构向工作台面上喷涂易于与PI膜剥离的基层树脂膜,喷涂机构上的PI涂料喷涂机构在所述基层树脂膜上喷涂PI涂料形成底层PI胶膜。
[0011]进一步的,在将涂覆好PI涂料的涂胶碳管加热膜置于烘干箱内进行烘干步骤前,还包括涂胶碳管加热膜与所述工作台面进行分离的工艺,所述工作台面包括边框、设置在所述边框内的涂覆台以及设置在所述涂覆台内的通风口,所述涂覆台内自下向上依次涂覆有基层树脂膜以及底层PI胶膜,所述通风口内可以接入高压气体可以将基层树脂膜以及底层PI胶膜相对于所述工作台面吹起进而分离。
[0012]进一步的,所述步骤(c)还包括在形成顶层PI胶膜后在所述通风口内接入高压气体,将形成的涂胶碳管加热膜整体吹起,同时所述第一压料辊以及第二压料辊上升,将涂胶碳管加热膜与所述工作台面分离。
[0013]进一步的,所述通风口设置有五个,其中四个通风口分别设置在所述涂覆台的四周,一个通风口设置在所述涂覆台的中央。
[0014]进一步的,所述涂覆台的中央设置的通风口面积大于四个所述涂覆台的四周设置的通风口,所述涂覆台的中央设置的通风口截面为方形,四个所述涂覆台的四周设置的通风口截面为圆形。
[0015]进一步的,烘干机设置在所述生产线上成膜机的下游,所述涂胶碳管加热膜自所述第二张紧辊沿生产线方向输出后进入所述烘干机进行烘干。
[0016]进一步的,所述通风口内还接入烘干机的输出端,便于向通风口内接入高温烘干气体。
[0017]进一步的,卷膜机构设置在所述生产线上所述烘干机的下游,所述卷膜机构设置在柜体内,通过卷膜机构可以将所述涂胶碳管加热膜卷起备用。
[0018]进一步的,所述基层树脂膜的喷涂厚度为15

35微米。
[001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双面喷涂设备,包括成膜机、喷涂机构、工作台面、第二喷涂机构、烘干机以及柜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成膜机包括原料辊、第一张紧辊、第一定位辊、第一压料辊、第二压料辊、第二定位辊以及第二张紧辊,所述第一压料辊以及第二压料辊设置在工作台面上方,第一压料辊以及第二压料辊下降,可以将碳纳米管薄膜按压至工作台面上方,将碳纳米管薄膜粘贴在底层PI胶膜上;所述喷涂机构内沿生产线运输方向依次设置有基层树脂喷涂机构以及PI涂料喷涂机构,喷涂机构上的基层树脂喷涂机构向工作台面上喷涂易于与PI膜剥离的基层树脂膜,喷涂机构上的PI涂料喷涂机构在所述基层树脂膜上喷涂PI涂料形成底层PI胶膜;所述工作台面包括边框、设置在所述边框内的涂覆台以及设置在所述涂覆台内的通风口,所述涂覆台内自下向上依次涂覆有基层树脂膜以及底层PI胶膜,所述通风口内可以接入高压气体可以将基层树脂膜以及底层PI胶膜相对于所述工作台面吹起进而分离。
[0020]进一步的,所述通风口设置有五个,其中四个通风口分别设置在所述涂覆台的四周,一个通风口设置在所述涂覆台的中央,五个所述通风口内均设置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底部具有升降驱动机构,当向所述涂覆台上喷涂基层树脂时,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升降杆的顶端与所述涂覆台的平面平行,以封闭所述通风口,当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升降杆下降时,所述通风口开启,并可以接入高压气体。
[0021]进一步的,所述烘干机设置在所述生产线上成膜机的下游,涂胶碳管加热膜自所述第二张紧辊沿生产线方向输出后进入所述烘干机进行烘干。所述通风口内还可以接入烘干机的输出端,便于向通风口内接入高温烘干气体;卷膜机构设置在所述生产线上所述烘干机的下游,所述卷膜机构设置在柜体内,通过卷膜机构可以将所述涂胶碳管加热膜卷起备用。
[0022]有益效果
[0023](1)本专利技术设置相对于现有技术,上下双PI膜全采用涂胶工艺,采用涂胶方式替代原热压工艺,内部空气可以在烘干时透过涂胶层散发,制备的加热膜内部不存在气泡问题;
[0024](2)本专利技术还设置了易于与PI膜剥离的基层树脂膜涂层,基层树脂膜涂层的设置即可以方便将具有粘附性的底层PI胶膜涂层在工作台面上分离,同时又具有保护膜性质可以保护底层PI胶膜不受损伤,使用时又易于与底层PI胶膜剥离方便使用;
[0025](3)本专利技术中设置了通风口,采用吹起的方式使基层树脂膜以及底层PI胶膜相对于所述工作台面进行分离,既不会损坏基层树脂膜以及底层PI胶膜,又可以实现相对于工作台面进行分离。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双面喷涂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双面喷涂设备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一;
[0028]图3为本专利技术双面喷涂设备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二;
[0029]图4为本专利技术双面喷涂设备的喷涂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0]图5为本专利技术双面喷涂设备的工作台面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1]图6为本专利技术双面喷涂设备的涂胶碳管加热膜的顶层PI胶膜A形成示意图(为方便展示去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管加热膜的双面喷涂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将碳纳米管薄膜卷设置在双面喷涂设备成膜机的原料辊上,并将碳纳米管薄膜依次穿过第一张紧辊、第一定位辊、第一压料辊、第二压料辊、第二定位辊以及第二张紧辊,并将碳纳米管薄膜的另一端沿生产线方向输出;(b)喷涂机构上设置有PI涂料喷涂机构,PI涂料喷涂机构向工作台面上喷涂PI涂料形成底层PI胶膜;(c)第一压料辊以及第二压料辊下降,将碳纳米管薄膜按压至工作台面上方,将碳纳米管薄膜粘贴在底层PI胶膜上,第二喷涂机构在贴好碳纳米管薄膜的PI胶膜上,碳纳米管薄膜的另外一侧涂覆一层PI涂料,形成顶层PI胶膜,所述碳纳米管薄膜两侧分别设置有底层PI胶膜以及顶层PI胶膜形成涂胶碳管加热膜;(d)将涂覆好PI涂料的涂胶碳管加热膜置于烘干箱内进行烘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喷涂机构内沿生产线运输方向依次设置有基层树脂喷涂机构以及PI涂料喷涂机构,喷涂机构上的基层树脂喷涂机构向工作台面上喷涂易于与PI膜剥离的基层树脂膜,喷涂机构上的PI涂料喷涂机构在所述基层树脂膜上喷涂PI涂料形成底层PI胶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在将涂覆好PI涂料的涂胶碳管加热膜置于烘干箱内进行烘干步骤前,还包括涂胶碳管加热膜与所述工作台面进行分离的工艺,所述工作台面包括边框、设置在所述边框内的涂覆台以及设置在所述涂覆台内的通风口,所述涂覆台内自下向上依次涂覆有基层树脂膜以及底层PI胶膜,所述通风口内可以接入高压气体可以将基层树脂膜以及底层PI胶膜相对于所述工作台面吹起进而分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c)还包括在形成顶层PI胶膜后在所述通风口内接入高压气体,将形成的涂胶碳管加热膜整体吹起,同时所述第一压料辊以及第二压料辊上升,将涂胶碳管加热膜与所述工作台面分离。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口设置有五个,其中四个通风口分别设置在所述涂覆台的四周,一个通风口设置在所述涂覆台的中央。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覆台的中央设置的通风口面积大于四个所述涂覆台的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鑫韩坤张磊磊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齐云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