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8075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7 16: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人机散热结构,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如何对无人机内的电器设备进行散热的同时且不影响无人机的航程的问题。一种无人机散热结构,无人机包括内部安装有电器设备的机体,所述机体的两侧均设置有进气口,所述机体内设置有进气管道,所述进气口均与进气管道的进口连通,所述机体上还设置有与进气管道的出口连通的排气口,所述电器设备位于进气管道的出口和排气口之间。本无人机散热结构,能够对电器设备进行散热,散热效果好,进气管道设置在无人机机体的内部,从而就避免了设置在无人机外部使无人机的阻力较大影响无人机的航程。人机的阻力较大影响无人机的航程。人机的阻力较大影响无人机的航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机散热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无人机
,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机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无人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无人机在航拍、农业植保、物流运输、灾难救援、测控、监控传染病、电力巡检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无人机机体的内部设置有电器设备,电器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如果不及时进行散热,会影响无人机的运行性能。
[0003]现有的无人机通常采用液体冷却或者空气冷却的方式对电器设备进行冷却,采用液体冷却的方式,需要额外的管路、液体、泵等结构,在泵的驱动下,冷却液通过管路回路通过对应的电器设备后带走热量,但液冷的方式采用管路、液体、泵等结构使无人机的重量较重,影响无人机飞行的性能。
[0004]中国专利资料文献公开了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无人机用散热结构[申请号为201921905320.6],包括无人机体,所述无人机体两侧表面均贯穿安装有进气道,所述进气道顶部和侧部均贯穿开设有进气安装口,所述进气道一端为密闭端,所述进气道另一端穿插焊接有排气管口;所述进气安装口内部穿插焊接有进气组件,所述进气组件包括分支气道、防护盖、第一滤网、串流孔、固定轴、挡板和扭力弹簧;所述进气安装口内部穿插焊接有分支气道,所述分支气道顶部和底部均套接有防护盖,所述防护盖顶端贯穿胶接有第一滤网;所述分支气道中部贯穿开设有串流孔,所述分支气道内部靠近进气道密闭端的侧表面对应串流孔上方和下方位置处均转动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外侧套接有挡板,所述分支气道侧表面对应固定轴一侧位置处安装有扭力弹簧。
[0005]上述的散热效果好的无人机用散热结构,设置了进气组件,通过多个的分支气道,将外界空气更好导入到进气道内部,并通过排气道的排气管口排出,使得外界气流能有效的进入到无人机体内部,将无人机体内部的热量携带排出,但不足之处在于,进气道位于无人机体的外部,这样就使无人机飞行的阻力较大,降低了无人机的航程。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无人机散热结构,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对无人机内的电器设备进行散热的同时且不影响无人机的航程。
[0007]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8]一种无人机散热结构,无人机包括内部安装有电器设备的机体,所述机体的两侧均设置有进气口,所述机体内设置有进气管道,所述进气口均与进气管道的进口连通,所述机体上还设置有与进气管道的出口连通的排气口,所述电器设备位于进气管道的出口和排气口之间。
[0009]无人机在飞行的过程中,空气分别从机体的两侧的进气口进入,分别进入对应的
机体内设置的进气管道的进口,从进气管道的进口进入,从进气管道的出口流出,空气通过电器设备处,由于电器设备工作会产生热量,由于进气管道的出口与排气口连通,使流入的空气带走产生的热量往排气口方向流动,并从排气口排出,从而就完成了对电器设备进行散热,由于在无飞机风行的过程中,空气是持续流入的,所以对电器设备进行持续的散热,散热效果好,进气管道设置在无人机的内部,从而就避免了设置在无人机外部使无人机的阻力较大影响无人机的航程,其中在机体的两侧均设置进气口,使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能够保持相对平衡。
[0010]在上述的无人机散热结构中,所述机体包括上蒙皮和下蒙皮,所述上蒙皮和下蒙皮相连形成封闭的舱室,所述电器设备位于舱室内,所述下蒙皮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的进气口,所述排气口位于下蒙皮的底部。进气口设置在下蒙皮的两侧,在无人机飞行的过程中,空气能够快速的进入进气口,使进入的空气能够快速通过电器设备,快速带走电器设备散热发的热量,排气口位于下蒙皮的底部使舱室内的经过电器设备的空气能够直接排出,从而就实现了快速散热,散热效果好。
[0011]在上述的无人机散热结构中,所述进气管道包括第一弧形段、过渡段和第二弧形段,所述第一弧形段和第二弧形段通过过渡段相连接,所述第一弧形段与下蒙皮的内侧壁相连接,所述第一弧形段的进口与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二弧形段的出口直通电器设备。空气从第一弧形段进入,通过过渡段后从第二弧形段的出口排出,使空气在进气管道内顺畅流动并排出通过电器设备,对电器设备进行散热,提升散热效果。
[0012]在上述的无人机散热结构中,所述第一弧形段、过渡段和第二弧形段均呈扁平状。使空气能够从第一弧段进入后,快速过渡到过渡段,从过渡段块快速顺畅的流入第二弧形段,并从第二弧形段直接流入安装腔内对电器设备进行散热,第一弧形段、过渡段和第二弧形段均呈扁平状,占用舱室内部空间小,有利于无人机提高装载能力。
[0013]在上述的无人机散热结构中,所述下蒙皮内设置有用于安装电器设备的安装架,所述第二弧形段与安装架相连。安装架使电器设备提供支撑,使电器设备安装可靠,第二弧形段与安装架相连,使流入的空气持续稳定的对电器设备进行散热。
[0014]在上述的无人机散热结构中,所述安装架上具有贯穿安装架的安装孔,所述电器设备固定在安装孔内,所述安装架的一端具有与第二弧形段相连的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框架竖向设置且第一框架与下蒙皮相连接。电器设备安装在安装架上,用于对电器设备形成较好的支撑作用。
[0015]在上述的无人机散热结构中,所述第一框架与第二弧形段连接处具有通孔,所述通孔与第二弧形段的出口连通。通孔保证了从第一弧形段流入的空气通过实现对电器设备的散热。
[0016]在上述的无人机散热结构中,所述第一弧形段的进口边缘处具有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翻边与下蒙皮的内侧壁相连接,所述第一弧形段进口处还设置环形凸块,所述环形凸块嵌入进气口内,所述第二弧形段的出口边缘处具有第二翻边,所述第二翻边与第一框架相连接。环形凸块和第一翻边保证第一环形段与进气口周围连接的密封性使外部的空气无泄漏的流入第一弧形段,并从第二弧形流向电器设备,对电器设备进行散热,实现对电器设备的快速散热。
[0017]在上述的无人机散热结构中,所述安装架还包括第二框架和第三框架,所述第一
框架、第二框架和第三框架三者平行设置且第二框架位于第一框架和第三框架之间,所述第三框架与下蒙皮相连接,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和第三框架的设置使安装架整体的支撑性能好,使整体结构的强度高,对电器设备形成更好的支撑。
[0018]在上述的无人机散热结构中,所述第二框架和第三框架上均具有若干个过孔。过孔保证舱室内的空气流通,使空气能够通过并从排气口排出,从而就保证散热效果。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如下:
[0020]空气分别从机体的两侧的进气口进入,分别进入对应的机体内设置的进气管道的进口,从进气管道的进口进入,从进气管道的出口流出,空气通过电器设备处,由于电器设备工作会产生热量,使流入的空气带走产生的热量往排气口方向流动,并从排气口排出,从而就完成了对电器设备进行散热,由于在无飞机风行的过程中,空气是持续流入的,所以对电器设备进行持续的散热,散热效果好,进气管道设置在无人机机体的内部,从而就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散热结构,无人机包括内部安装有电器设备(2)的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两侧均设置有进气口(1a),所述机体(1)内设置有进气管道(3),所述进气口(1a)均与进气管道(3)连通,所述机体(1)上还设置有与进气管道(3)的出口连通的排气口(1b),所述电器设备(2)位于进气管道(3)的出口和排气口(1b)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人机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包括上蒙皮(11)和下蒙皮(12),所述上蒙皮(11)和下蒙皮(12)相连形成封闭的舱室,所述电器设备(2)位于舱室内,所述下蒙皮(12)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的进气口(1a),所述排气口(1b)位于下蒙皮(12)的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无人机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道(3)包括第一弧形段(31)、过渡段(32)和第二弧形段(33),所述第一弧形段(31)和第二弧形段(33)通过过渡段(32)相连接,所述第一弧形段(31)与下蒙皮(12)的内侧壁相连接,所述第一弧形段(31)的进口与进气口(1a)连通,所述第二弧形段(33)的出口直通电器设备(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无人机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段(31)、过渡段(32)和第二弧形段(33)均呈扁平状。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无人机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蒙皮(12)内设置有用于安装电器设备(2)的安装架(4),所述第二弧形段(33)与安装架(4)相连。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亮王长云谢晒明谢远望赵政宁蒋强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傲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