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洗消装置的真空吸尘模块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65086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放射性洗消装置的真空吸尘模块,包括吸尘模块集装箱、吸尘装置、吸尘手柄、吸尘软管以及吸头,吸尘装置包括壳体、滤芯端盖、滤芯以及抽吸风机,吸尘模块集装箱壳体设有吸枪接口和排气孔,吸尘模块集装箱滤芯和抽吸风机设于吸尘模块集装箱壳体内,吸尘模块集装箱滤芯端盖设有气流通道,吸尘模块集装箱抽吸风机用于将带有灰尘的空气从吸尘模块集装箱吸抢接口抽到吸尘模块集装箱气流通道、经过吸尘模块集装箱滤芯后至吸尘模块集装箱排气孔排出。该真空吸尘模块,采用箱组化设计,各组件平时放置于集装箱中贮存、搬运,使用时在洗消站展开作业。在洗消站展开作业。在洗消站展开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放射性洗消装置的真空吸尘模块


[0001]本技术涉及精密仪器被放射性污染的洗消设备领域,具体涉及放射性洗消装置的真空吸尘模块。

技术介绍

[0002]精密仪器洗消设备主要对受污飞机内部的紧密光学、电子和航空电子仪器设备进行洗消处置,由于精密仪器和受污染的种类、部位和附着强度等具有不确定性,结合去污效率和人员防护考虑,去污设备拟采用模块化设计。使用时,根据精密仪器受污染的实际情况,选择适用的去污设备,或者相互组合,完成去污。精密仪器洗消设备包括:单人携带的电子设备的洗消机、真空吸尘模块、液体冲刷去污模块、化学擦拭模块和物理吸附去污模块。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提供放射性洗消装置的真空吸尘模块,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0004]根据本技术的放射性洗消装置的真空吸尘模块,包括吸尘模块集装箱、吸尘装置、吸尘手柄、吸尘软管以及吸头,所述吸尘装置、吸尘手柄、吸尘软管以及吸头设置于所述吸尘模块集装箱内,所述吸尘装置包括壳体、滤芯端盖、滤芯以及抽吸风机,所述壳体设有吸枪接口和排气孔,所述滤芯和抽吸风机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滤芯端盖设于所述壳体上方,所述滤芯端盖设有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的一端与所述吸枪接口连通,所述气流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滤芯连通,所述抽吸风机用于将带有灰尘的空气从所述吸抢接口抽到所述气流通道、经过所述滤芯后至所述排气孔排出。
[000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设有进气流道和出气流道,所述进气流道与所述滤芯连通,所述出气流道与所述排气孔连通,所述抽吸风机的进气口与所述进气流道连通,所述抽吸风机的排气口通过弯头与所述排气流道连通。
[000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通过螺钉连接。
[00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滤芯为内进外出圆筒式结构。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滤芯端盖与所述壳体铰接,并通过快开搭扣与所述壳体连接。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滤芯端盖与所述壳体之间设置弹性密封条。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滤芯通过不脱出螺钉固定于所述滤芯端盖。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吸尘手柄设置有软管接口和吸头接口,所述吸头接口用于安装吸头,所述软管接口用于安装吸尘软管。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吸头为圆形吸头或扁形吸头。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电源模块、粘尘纸以及清洁软胶。
[0014]有益效果:
[0015]本申请的放射性洗消装置的真空吸尘模块,采用箱组化设计,各组件平时放置于集装箱中贮存、搬运,使用时在洗消站展开作业。作业时,根据精密仪器受污染的实际情况,选择适用的模块设备、器材,或者相互组合,完成去污。
[0016]该真空吸尘模块能吸取污染表面,将附着力低的污染物吸除并收集,适用于表面形状基本规则,松散污染物附着的表面去污。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放射性洗消装置的真空吸尘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放射性洗消装置的真空吸尘模块吸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0]如图1所示:
[0021]放射性洗消装置的真空吸尘模块,包括吸尘模块集装箱10、吸尘装置20、吸尘手柄30、吸尘软管40、吸头50、电源模块60、粘尘纸70以及清洁软胶80,所述吸尘装置20、吸尘手柄30、吸尘软管40、吸头50电源模块60、粘尘纸70以及清洁软胶80设置于所述吸尘模块集装箱10内。
[0022]其中,集装箱箱盖和箱体之间通过铰链连接,并设置密封条密封。箱盖通过搭扣锁紧,箱体边侧设置提手,箱体底部设置脚轮。
[0023]真空吸尘模块模块采用箱组化设计,各组件平时放置于集装箱中贮存、搬运,使用时在洗消站展开作业。作业时,根据精密仪器受污染的实际情况,选择适用的模块设备、器材,或者相互组合,完成去污。
[0024]吸尘模块集装箱10内放置有:
[0025]清洁软胶,用于将污染物从待去污表面上粘吸剥离。
[0026]粘尘布,用于将污染物从待去污表面上粘吸去除。
[0027]如图2所示:
[0028]吸尘装置20包括壳体、滤芯端盖23、滤芯以及抽吸风机,所述壳体设有吸枪接口26和排气孔,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滤芯通过不脱出螺钉固定于所述滤芯端盖23,所述抽吸风机通过螺栓固定于下壳体,所述滤芯端盖23设于所述上壳体上方,所述滤芯端盖23与所述上壳体铰接,并通过快开搭扣28与所述上壳体连接,所述滤芯端盖23与所述上壳体之间设置弹性密封条,所述滤芯为内进外出圆筒式结构;
[0029]所述滤芯端盖23设有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的一端与所述吸枪接口26连通,所述气流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滤芯连通,所述壳体设有进气流道和出气流道,所述进气流道与所述滤芯连通,所述出气流道与所述排气孔连通,所述抽吸风机的进气口与所述进气流道连通,所述抽吸风机的排气口通过弯头与所述排气流道连通,所述抽吸风机将带有灰尘的空气从所述吸抢接口26抽到所述气流通道、经过所述滤芯,灰尘留在滤芯内,干净空气抽至至所述排气孔排出。
[0030]壳体上设置隐藏式提手91,用于装置整体搬运。壳体侧面布置电源插座96、吸枪软
管接口26和电缆接口95,壳体上方布置电源开关94和风量调节旋钮93。壳体材料采用高强度交联聚乙烯,保证强度的同时,减小设备自重。
[0031]滤芯端盖23用于安装滤芯,将抽吸气体导入滤芯。滤芯端盖23通过快开搭扣28与壳体连接,可实现滤芯的快速更换,滤芯端盖23与壳体之间设置弹性密封条实现密封。滤芯端盖23上设置隐藏式提手和4个不脱出螺钉,不脱出螺钉用于固定滤芯,当滤芯更换时,拧松不脱出螺钉即可卸除滤芯,无需接触被污染的滤芯。滤芯端盖23材料采用高强度交联聚乙烯,保证强度的同时,减小设备自重。
[0032]吸尘手柄30设置有软管接口和吸头接口,所述吸头接口用于安装吸头50,所述软管接口用于安装吸尘软管40,吸头50为圆形吸头或扁形吸头。
[0033]吸尘手柄30尾端设有软管接口和电缆接口,前端安装吸头接口,尾端与软管、控制电缆连接,前端安装合适的吸头。吸尘手柄30上布置操作按钮,操作过程中可以适时控制设备启停,而无需在吸尘装置上操作。吸尘手柄30主体材料为高强度塑料。
[0034]吸尘软管40采用EVA弹性塑料软管,两端安装承插式接头,可以与软管接口快速连接。
[0035]综上:本申请的放射性洗消装置的真空吸尘模块,采用箱组化设计,各组件平时放置于集装箱中贮存、搬运,使用时在洗消站展开作业。作业时,根据精密仪器受污染的实际情况,选择适用的模块设备、器材,或者相互组合,完成去污。
[0036]该真空吸尘模块能吸取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放射性洗消装置的真空吸尘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吸尘模块集装箱(10)、吸尘装置(20)、吸尘手柄(30)、吸尘软管(40)以及吸头(50),所述吸尘装置(20)、吸尘手柄(30)、吸尘软管(40)以及吸头(50)设置于所述吸尘模块集装箱(10)内,所述吸尘装置(20)包括壳体、滤芯端盖(23)、滤芯以及抽吸风机,所述壳体设有吸枪接口(26)和排气孔,所述滤芯和抽吸风机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滤芯端盖(23)设于所述壳体上方,所述滤芯端盖(23)设有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的一端与所述吸枪接口(26)连通,所述气流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滤芯连通,所述抽吸风机用于将带有灰尘的空气从所述吸枪接口(26)抽到所述气流通道、经过所述滤芯后至所述排气孔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性洗消装置的真空吸尘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有进气流道和出气流道,所述进气流道与所述滤芯连通,所述出气流道与所述排气孔连通,所述抽吸风机的进气口与所述进气流道连通,所述抽吸风机的排气口通过弯头与所述排气流道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性洗消装置的真空吸尘模块,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鸣顾万建吴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金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