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横臂悬架及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悬架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双横臂悬架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悬架是车辆的车架(或承载式车身)与车桥(或车轮)之间的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其作用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架之间的力和力扭,并且缓冲由不平路面传给车架或车身的冲击力,并减少由此引起的振动,以保证车辆能平顺地行驶。
[0003]双横臂悬架包括上横臂和下横臂,上横臂和下横臂位于转向节和副车架之间,减振器的下端与下摆臂连接,减振器的上端与车身连接。
[0004]但是,这种设置方式导致减振器的杠杆比低,减振器的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双横臂悬架及车辆,提高了减振器工作效率。
[000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双横臂悬架,包括转向节、下摆臂、上摆臂和减振器,转向节用于连接车辆的车轮,下摆臂和上摆臂均与转向节连接,且下摆臂和上摆臂均用于与车辆的副车架连接,下摆臂位于上摆臂的下方,减振器的一端与转向节背离车轮的一面连接,减振器的另一端用于与车辆的车身连接。
[0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横臂悬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向节、下摆臂、上摆臂和减振器,所述转向节用于连接车辆的车轮,所述下摆臂和所述上摆臂均与所述转向节连接,且所述下摆臂和所述上摆臂均用于与所述车辆的副车架连接,所述下摆臂位于所述上摆臂的下方,所述减振器的一端与所述转向节背离所述车轮的一面连接,所述减振器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车辆的车身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横臂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器包括活塞缸和活塞杆,所述活塞杆同轴插设于所述活塞缸内,且所述活塞杆沿所述活塞缸的延伸方向移动,所述活塞缸背离所述活塞杆的端部与所述转向节背离所述车轮的一面连接,所述活塞杆背离所述活塞缸的端部用于与所述车身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横臂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缸背离所述活塞杆的端部具有第一连接部,所述转向节具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铰接;所述活塞杆背离所述活塞缸的端部具有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用于与所述车身铰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横臂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或所述第三连接部包括至少一个安装孔;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所述第一连接片具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片具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孔对应设置,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片和所述第二连接片之间,连接件经所述第一连接片上的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所述安装孔插设于所述第二连接片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柏杨,朱卫,彭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