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具有促进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作用的纤毛虫原生动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4131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株纤毛虫原生动物,其对植物种子萌发、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所述的纤毛虫,为肾形虫(Colpoda sp.)JH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株具有促进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作用的纤毛虫原生动物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肥料
,具体涉及一株具有促进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作用的纤毛虫原生动物。

技术介绍

[0002]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全国粮食播种面积达17.64亿亩,占全世界现有耕地面积的7%左右。而化肥作为粮食产量的保证,在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我国化肥年产量可达5395.8万吨。但化肥滥用会导致农业污染问题,破坏土壤和污染水源,威胁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因此化肥的合理使用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开发微生物肥料等有机肥来取代化肥已成为种植业的研究热点之一。
[0003]微生物肥料也称微生物菌肥,主要成分为放线菌、光合细菌、芽孢杆菌、解磷、解钾细菌等,微生物肥料中的功能微生物可以消耗和利用生活垃圾和农业污染物,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状态,减少环境污染。目前我国微生物肥料累积应用面积仅3亿亩,且肥料生产存在产品活菌数低、种类少、效果不稳定、成本和价格较高等问题。并且目前微生物肥料菌种的开发和应用基本局限于细菌和真菌,而对于土壤微生物中具有高的生态多样性,高生物活性的原生动物纤毛虫类并没有开发制成微生物肥料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株具有促进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作用的纤毛虫原生动物,且对植物种子萌发、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从而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
[0005]本专利技术首先提供纤毛虫的一种用途,所述的用途是在制备微生物肥料中的应用。
[0006]作为实施例的具体记载,所述的纤毛虫,为肾形虫(Colpoda sp.)JH2
‑5‑
4株,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CCTCC NO.:C202229,保藏日期为2022年3月15日,保藏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武汉大学保藏中心。
[0007]所述的肾形虫(Colpoda sp.)JH2
‑5‑
4株,其28S rDNA为SEQ ID NO.:1;18S rDNA为SEQ ID NO.:2。
[0008]本专利技术再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微生物肥料,其中包含有上述的肾形虫(Colpoda sp.)JH2
‑5‑
4株。
[000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所述的纤毛虫在促进植物种子萌发和生长中的应用。
[0010]所述的植物,作为实施例的具体记载,为拟南芥。
[0011]本专利技术在采集了2000多株来自全国各地土壤的肾形虫后,经过植物种植实验筛选出可用作微生物肥料的高效活性株,所筛选的纤毛虫可显著缩短植物种子的萌发时间,促进幼苗成活率。
附图说明
[0012]图1:JH2
‑5‑
4形态学特征照片图,其中A和B为不同的生活史状态中的营养体和休眠包囊,Bar为10μm;
[0013]图2:28S rDNA通用引物PCR扩增产物的电泳图谱图,其中泳道1为DNA marker DL2000(从上到下2000bp、1000bp、750bp、500bp、250bp、100bp);泳道2为28S rDNA扩增的目的片段;经PCR扩增后用1%的琼脂糖凝胶电泳25min可观察到明亮的条带,片段长度约为1800bp左右;
[0014]图3:18S rDNA通用引物PCR扩增产物的电泳图谱图,其中泳道1为DNA marker DL2000(从上到下2000bp、1000bp、750bp、500bp、250bp、100bp);泳道2为18S rDNA扩增的目的片段;经PCR扩增后用1%的琼脂糖凝胶电泳25min可观察到明亮的条带,片段长度约为1800bp左右;
[0015]图4:对照组拟南芥生长过程,A、B、C、D、E分别为不同时间点照片,依次是20211006、20211026、20211008、20211124;
[0016]图5:肾形虫JH2
‑5‑
4(采集自云南迪庆)影响拟南芥生长的过程图,A、B、C、D、E分别为不同时间点拍摄图,依次是20211006、20211026、20211008、20211124;
[0017]图6:肾形虫PJ01A01(采集自黑龙江鹤岗)影响拟南芥生长的过程图,A、B、C、D、E分别为不同时间点拍摄图,依次是20211006、20211026、20211008、20211124;
[0018]图7:肾形虫LHA0612(西藏那曲崩错)影响拟南芥生长的过程图,A、B、C、D、E分别为不同时间点拍摄图,依次是20211006、20211026、20211008、20211124;
[0019]图8:肾形虫RZ04A(山东青岛)影响拟南芥生长的过程图,A、B、C、D、E分别为不同时间点拍摄图,依次是20211006、20211026、20211008、20211124。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
[0021]实施例1:肾形虫JH2
‑5‑
4的分离、鉴定
[0022]我们在中国的不同省份地区分别采集大约200g土,取其中2克,用纱布包裹后,使用灭菌三蒸水浸泡。土壤浸泡大约24h,使用口吸管对土壤浸出液中的纤毛虫进行分离。在分离过程中使用双抗溶液(青霉素

链霉素)清洗两次,灭菌三蒸水清洗一次。清洗完成后,使用分光密度OD=0.2(波长600nm)的大肠杆菌菌液喂食,25℃恒温培养。
[0023]采集自云南迪庆地区的JH2
‑5‑
4株系,其营养体呈肾形;口近侧缘,在纤毛前庭底部具有胞口;口前的边缘呈锯齿状;除了2根较长的尾纤毛外,其他纤毛长度均一致(图1A)。JH2
‑5‑
4株系的休眠包囊干燥后呈圆球形,常大量聚成一团(图1B)。
[0024]我们提取该株系的基因组DNA,经过28S rDNA和18S rDNA序列扩增测序,通过NCBI比对鉴定后,确定为肾形虫,命名其为肾形虫(Colpoda sp.)JH2
‑5‑
4株。该株系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C202229,保藏日期为2022年3月15日,保藏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武汉大学保藏中心。
[0025]引物序列为F3:5'

ACSCGCTGRAYTTAAGCAT

3';R2:5'

AACCTTGGAGACCTGAT

3',进行28S rDNA的PCR扩增,扩增片段为1812bp(图2),序列如下:
[0026]5'

TGAGATCAACTCTTACTTGGATTTTCAAGGGTCGTCACGAGCGCACCTAACATCGCATAGAGTGC
GATGCTCTTCCTGACATATAGCCTTCGCTCTGGATAATCCAATTTCAAGGCGGTAGTCAGTTAAAAAGAAA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纤毛虫的一种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途是在制备微生物肥料中的应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是纤毛虫在促进植物种子萌发和/或生长中的应用。3.一种肾形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肾形虫的保藏编号为CCTCC NO.:C202229。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肾形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肾形虫的28S rDNA为SEQ ID NO.:1。5.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红岸李海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