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用途胃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3337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06
一种多用途胃管,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胃管主体上固定连接有给药管,且给药管与胃管主体连通,所述胃管主体上安装有闭合机构,所述闭合机构位于给药管的上侧,所述给药管上安装有密封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多用途胃管,通过连接套方便胃管与负压引流瓶进行连接,避免连接处出现缝隙的存在,需要给药时,通过闭合机构关闭引流管道,打开密封机构将药液通过给药管输送至胃管主体内,对患者进行给药,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操作,避免来回安装和拔下胃管,通过密封机构对给药管进行密封,避免外界杂物通过给药管进入到胃管主体内,同时,避免给药管出现漏气的现象,影响负压引流瓶的引流效果。引流效果。引流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用途胃管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多用途胃管。

技术介绍

[0002]患者在使用胃管治疗期间,需要通过负压引流瓶对患者体内的积液进行引流,加速创面愈合,在引流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进行给药治疗,但是在给药过程中,需要将胃管从负压引流瓶上拔下,将药液通过胃管输送至患者体内进行治疗,反复安装和拔下胃管,会使胃管与负压引流瓶的连接处出现缝隙,影响引流效果,同时不方便医护人员进行给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用途胃管,本技术通过连接套方便胃管与负压引流瓶进行连接,避免连接处出现缝隙的存在,需要给药时,通过闭合机构关闭引流管道,打开密封机构将药液通过给药管输送至胃管主体内,对患者进行给药,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操作,避免来回安装和拔下胃管,通过密封机构对给药管进行密封,避免外界杂物通过给药管进入到胃管主体内,同时,避免给药管出现漏气的现象,影响负压引流瓶的引流效果。
[0004]为了实现所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多用途胃管,包括胃管主体,所述胃管主体上固定连接有给药管,且给药管与胃管主体连通,所述胃管主体上安装有闭合机构,所述闭合机构位于给药管的上侧,所述给药管上安装有密封机构。
[0006]所述胃管主体的引流端上安装有连接套。
[0007]所述连接套的一端位于胃管主体内,且与胃管主体的内壁接触连接,所述连接套的另一端位于胃管主体外,且与胃管主体的外壁接触连接,所述连接套位于胃管主体内的一端设有粘连条,所述粘连条与胃管主体的内壁接触连接。
[0008]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密封盖、连接轴、环形卡套和环形卡接板,所述环形卡套位于给药管内,且与给药管的内壁接触连接,所述环形卡套通过两个连接轴与环形卡接板连接,两个环形卡接板之间相互卡接,且环形卡接板的内表面与给药管外壁接触连接。
[0009]所述环形卡接板的内表面设有防滑条,所述防滑条与给药管外壁接触连接。
[0010]所述闭合机构包括U型架、闭合板、推动板、连接块、半圆凸起和滑动块,所述U型架位于胃管主体上上且接触连接,所述U型架的U型端上设有插入槽,所述U型架两侧的直边上分别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两侧的槽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等距排列的半圆凸起,所述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上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的位置与半圆凸起的位置相对应且卡接,两个滑动块之间固定连接有推动板,所述推动板上固定连接有闭合板,所述闭合板的一端与胃管主体接触连接,且闭合板的位置与U型架上插入槽的位置相对应,所述U型架两侧的直边上分别设有两个连接槽,两个连接槽分别位于滑动槽的上下两侧,所述连接槽内滑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推动板固定连接。
[0011]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多用途胃管,通过连接套方便胃管与负压引流瓶进行连接,避免连接处出现缝隙的存在,需要给药时,通过闭合机构关闭引流管道,打开密封机构将药液通过给药管输送至胃管主体内,对患者进行给药,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操作,避免来回安装和拔下胃管,通过密封机构对给药管进行密封,避免外界杂物通过给药管进入到胃管主体内,同时,避免给药管出现漏气的现象,影响负压引流瓶的引流效果。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剖面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1、胃管主体;2、给药管;3、闭合机构;301、U型架;302、闭合板;303、推动板;304、连接块;305、半圆凸起;306、滑动块;4、连接套;5、密封机构;501、密封盖;502、连接轴;503、环形卡套;504、环形卡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详细的解释本技术,公开本技术的目的旨在保护本技术范围内的一切技术改进。
[0019]结合附图1~4所述的一种多用途胃管,包括胃管主体1,所述胃管主体1上固定连接有给药管2,且给药管2与胃管主体1连通,所述胃管主体1上安装有闭合机构3,所述闭合机构3位于给药管2的上侧,所述给药管2上安装有密封机构5,通过密封机构5对给药管2进行密封,避免外界杂物通过给药管2进入到胃管主体1内,同时,避免给药管2出现漏气的现象,影响负压引流瓶的引流效果。
[0020]所述胃管主体1的引流端上安装有连接套4。
[0021]所述连接套4的一端位于胃管主体1内,且与胃管主体1的内壁接触连接,所述连接套4的另一端位于胃管主体1外,且与胃管主体1的外壁接触连接,所述连接套4位于胃管主体1内的一端设有粘连条,所述粘连条与胃管主体1的内壁接触连接,连接套4为弹性可伸缩材料,使用时,医护人员将负压引流瓶的引流端插入连接套4内,翻转位于胃管主体1外的连接套4,使连接套4覆盖胃管主体1与负压引流瓶的连接处。
[0022]所述密封机构5包括密封盖501、连接轴502、环形卡套503和环形卡接板504,所述环形卡套503位于给药管2内,且与给药管2的内壁接触连接,所述环形卡套503通过两个连接轴502与环形卡接板504连接,两个环形卡接板504之间相互卡接,且环形卡接板504的内表面与给药管2外壁接触连接,翻转环形卡接板504,方便医护人员对密封机构5进行安装。
[0023]所述环形卡接板504的内表面设有防滑条,所述防滑条与给药管2外壁接触连接,通过防滑条使给药管2与环形卡接板504和环形卡套503紧密接触,避免密封机构5发生脱落或漏气的现象发生。
[0024]所述闭合机构3包括U型架301、闭合板302、推动板303、连接块304、半圆凸起305和滑动块306,所述U型架301位于胃管主体1上上且接触连接,所述U型架301的U型端上设有插
入槽,所述U型架301两侧的直边上分别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两侧的槽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等距排列的半圆凸起305,所述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动块306,所述滑动块306上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的位置与半圆凸起305的位置相对应且卡接,两个滑动块306之间固定连接有推动板303,所述推动板303上固定连接有闭合板302,所述闭合板302的一端与胃管主体1接触连接,且闭合板302的位置与U型架301上插入槽的位置相对应,所述U型架301两侧的直边上分别设有两个连接槽,两个连接槽分别位于滑动槽的上下两侧,所述连接槽内滑动连接有连接块304,所述连接块304与推动板303固定连接,方便医护人员根据病人的情况,对引流大小进行调整。
[0025]所述的一种多用途胃管,在使用的时候,医护人员将负压引流瓶的引流端插入连接套4内,翻转位于胃管主体1外的连接套4,使连接套4覆盖胃管主体1与负压引流瓶的连接处,负压引流瓶通过胃管主体1对患者进行引流,需要对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用途胃管,包括胃管主体(1),其特征是:所述胃管主体(1)上固定连接有给药管(2),且给药管(2)与胃管主体(1)连通,所述胃管主体(1)上安装有闭合机构(3),所述闭合机构(3)位于给药管(2)的上侧,所述给药管(2)上安装有密封机构(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胃管,其特征是:所述胃管主体(1)的引流端上安装有连接套(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用途胃管,其特征是:所述连接套(4)的一端位于胃管主体(1)内,且与胃管主体(1)的内壁接触连接,所述连接套(4)的另一端位于胃管主体(1)外,且与胃管主体(1)的外壁接触连接,所述连接套(4)位于胃管主体(1)内的一端设有粘连条,所述粘连条与胃管主体(1)的内壁接触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胃管,其特征是:所述密封机构(5)包括密封盖(501)、连接轴(502)、环形卡套(503)和环形卡接板(504),所述环形卡套(503)位于给药管(2)内,且与给药管(2)的内壁接触连接,所述环形卡套(503)通过两个连接轴(502)与环形卡接板(504)连接,两个环形卡接板(504)之间相互卡接,且环形卡接板(504)的内表面与给药管(2)外壁接触连接。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秀珍汤玲何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市转化医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