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生儿肠胃减压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2611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新生儿肠胃减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生儿肠胃减压仪,包括稳定底板,所述稳定底板的顶部外表面固定焊接有主呼吸筒,所述主呼吸筒的外表面活动套设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内表面固定插设有吸气管,所述盖板的内表面固定插设有连通管,所述主呼吸筒的右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副呼吸筒的顶部内表面固定安装有回流箱,两个所述L型连杆的底部外表面均固定焊接有第一弹簧。该新生儿肠胃减压仪,通过松开联动板,在第二弹簧的作用力下将会上移,联动板带动密封板上移,使得副呼吸筒内部的压强增加,隔板在第一弹簧的作用力下将会带动L型连杆和隔板向上移动,从而达到了防止气体回流的效果。达到了防止气体回流的效果。达到了防止气体回流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生儿肠胃减压仪


[0001]本技术涉及新生儿肠胃减压
,具体为一种新生儿肠胃减压仪。

技术介绍

[0002]胃肠减压是将胃管从口腔或鼻腔插入,连接一次性胃肠减压器,在负压和虹吸原理的作用下使胃内容物引出患者体外的一种方法,此方法可将胃肠道内的气体或液体吸出来,降低胃肠道内压力,减少胃肠膨胀程度,在新生儿成长过程中可能会由于膳食原因而导致肠胃内部压力增大,导致新生儿身体不适,需要使用减压仪对肠胃内部的气或液体进行排出,以便达到治疗的效果。
[0003]现有的新生儿肠胃减压仪在实际的使用中需要将肠胃减压仪的吸气端通过口腔插入,然后通过按压的方式来达到将肠胃内的气体排出的效果,但是现有的肠胃减压仪的吸气管内部不具备防止回流的结构,可能会由于操作不当而导致新生儿肠胃内部的压力不减反增。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生儿肠胃减压仪,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现有的肠胃减压仪的吸气管内部不具备防止回流的结构,可能会由于操作不当而导致新生儿肠胃内部的压力不减反增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生儿肠胃减压仪,包括稳定底板,所述稳定底板的顶部外表面固定焊接有主呼吸筒,所述主呼吸筒的外表面活动套设有盖板,所述稳定底板的外表面设置有防回流机构和堵盖机构;
[0006]所述防回流机构包括吸气管、连通管、连接块、副呼吸筒、回流箱、出气管、L型连杆、第一弹簧、隔板、密封板、联动板和第二弹簧,所述盖板的内表面固定插设有吸气管,所述盖板的内表面固定插设有连通管,所述主呼吸筒的右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通管的右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副呼吸筒,所述副呼吸筒的顶部内表面固定安装有回流箱,所述副呼吸筒的内表面固定插设有出气管,所述回流箱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有两个L型连杆,两个所述L型连杆的底部外表面均固定焊接有第一弹簧,所述回流箱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有隔板,所述副呼吸筒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底部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联动板,所述稳定底板的顶部外表面固定焊接有两个第二弹簧。
[0007]优选的,所述堵盖机构包括密封圈、按压块、滑杆和圆盘,所述出气管的顶部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按压块,所述按压块的底部外表面固定焊接有两个滑杆,所述出气管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圆盘,通过向下按动按压块,按压块带动密封圈向下移动挤压出气管的关口处,然后对出气管进行密封,当需要对出气管进行打开时,向上移动按压块,按压块将会带动滑杆向上移动,滑杆将会在圆盘内部向上移动,然后达到了方便堵塞出气管的效果。
[0008]优选的,所述隔板的顶部外表面与两个L型连杆的外表面固定焊接,通过隔板与两
个L型连杆相连接来达到稳定带动隔板同步移动的效果。
[0009]优选的,所述连通管的外表面与副呼吸筒的内表面固定插设,所述回流箱的内表面与两个第一弹簧的外表面固定焊接,通过连通管与副呼吸筒相接触来达到稳定传递气体的效果,回流箱与第一弹簧相连接来达到稳定支撑第一弹簧的效果。
[0010]优选的,所述联动板的底部外表面与两个第二弹簧的外表面固定焊接,所述联动板的外表面与隔板的底部外表面固定焊接,通过联动板与第二弹簧相接触来达到稳定支撑挤压联动板的效果,联动板与隔板相接触来达到稳定移动联动板的效果,使得联动板在移动时将会带动隔板向下移动。
[0011]优选的,所述圆盘的内表面与两个滑杆的外表面活动连接,通过圆盘与滑杆相连接来达到稳定移动滑杆的效果。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该新生儿肠胃减压仪,通过松开联动板,在第二弹簧的作用力下将会上移,联动板带动密封板上移,使得副呼吸筒内部的压强增加,隔板在第一弹簧的作用力下将会带动L型连杆和隔板向上移动,隔板将会与回流箱的内表面相接触,从而达到了防止气体回流的效果。
[0014]2、该新生儿肠胃减压仪,通过向下按动按压块,按压块带动密封圈向下移动挤压出气管的关口处,然后对出气管进行密封,当需要对出气管进行打开时,向上移动按压块,按压块将会带动滑杆向上移动,滑杆将会在圆盘内部向上移动,然后达到了方便堵塞出气管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结构立体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结构正视剖视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结构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回流箱正视剖视示意图。
[0019]图中:1、稳定底板;2、主呼吸筒;3、盖板;4、吸气管;5、连通管;6、连接块;7、副呼吸筒;8、回流箱;9、出气管;10、L型连杆;11、第一弹簧;12、隔板;13、密封板;14、联动板;15、第二弹簧;16、密封圈;17、按压块;18、滑杆;19、圆盘;20、防回流机构;21、堵盖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4:
[0022]实施例1:通过向下按动联动板14的同时堵住出气管9,联动板14带动密封板13下移,然后在大气压强原理下,隔板12因回流箱8内部的压强较高向下移动,隔板12逐渐远离回流箱8内部,连通管5内部的气体将会逐渐进入到副呼吸筒7内部,使得主呼吸筒2内部的压强将会逐渐变小,吸气管4将会将肠胃内部的气体吸入到主呼吸筒2内部,达到抽取肠胃
内部气体的效果。
[0023]实施例2:通过向下按动按压块17,按压块17带动密封圈16向下移动,密封圈16将会与出气管9的管口处接触,达到密封出气管9的效果,当需要打开出气管9时,向上移动按压块17,按压块17将会带动滑杆18向上移动,圆盘19的设置是为了稳定移动滑杆18,从而达到了方便堵住出气管9的效果。
[0024]工作原理:该新生儿肠胃减压仪在实际的使用中,需要将吸气管4穿入口腔内部,然后向下按动联动板14的同时堵住出气管9,然后联动板14在下移时带动密封板13向下移动,使得副呼吸筒7内部压强减小,然后在大气压强原理下,隔板12因回流箱8内部的压强较高向下移动,然后隔板12将会带动两侧的L型连杆10向下移动,然后使得隔板12逐渐远离回流箱8内部,然后连通管5内部的气体将会逐渐进入到副呼吸筒7内部,然后会使得主呼吸筒2内部的压强将会逐渐变小,然后在压力较小的作用下,吸气管4将会将肠胃内部的气体吸入到主呼吸筒2内部,主呼吸筒2内部存有水分,将会明显直观地看到抽取气体,当需要停止抽气时,松开联动板14,在第二弹簧15的作用力下将会上移,然后联动板14带动密封板13上移,使得副呼吸筒7内部的压强增加,然后隔板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生儿肠胃减压仪,包括稳定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底板(1)的顶部外表面固定焊接有主呼吸筒(2),所述主呼吸筒(2)的外表面活动套设有盖板(3),所述稳定底板(1)的外表面设置有防回流机构(20)和堵盖机构(21);所述防回流机构(20)包括吸气管(4)、连通管(5)、连接块(6)、副呼吸筒(7)、回流箱(8)、出气管(9)、L型连杆(10)、第一弹簧(11)、隔板(12)、密封板(13)、联动板(14)和第二弹簧(15),所述盖板(3)的内表面固定插设有吸气管(4),所述盖板(3)的内表面固定插设有连通管(5),所述主呼吸筒(2)的右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6),所述连通管(5)的右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副呼吸筒(7),所述副呼吸筒(7)的顶部内表面固定安装有回流箱(8),所述副呼吸筒(7)的内表面固定插设有出气管(9),所述回流箱(8)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有两个L型连杆(10),两个所述L型连杆(10)的底部外表面均固定焊接有第一弹簧(11),所述回流箱(8)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有隔板(12),所述副呼吸筒(7)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有密封板(13),所述密封板(13)的底部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联动板(14),所述稳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慧波张正明缪应英朱鸿玲车焰葛芹芳王蓉李菊花缪勤母姣刘德良殷燕涛邓莲鹃李斯斯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