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青少年脊柱侧凸自重力矫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青少年脊柱侧凸自重力矫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16669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7
一种青少年脊柱侧凸自重力矫正装置,涉及脊柱侧凸矫正技术领域,包括地垫、书架、调节部、靠背和矫正装置,地垫与靠背通过调节部连接,地垫由承载板、腰带、连接板和防滑垫构成,承载板的上方设有书架,承载板的一端与连接板的一侧面相连接,连接板为弧形结构,腰带设置在承载板的上方,连接板的外凸面设有防滑垫,连接板的另一侧设有调节部,调节部下端与连接板相连接,调节部的上端设有靠背,靠背靠近承载板的一侧设有矫正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用性强,使用起来非常的方便,通过在开背上设置矫正装置位置,高度贴合脊柱矫正恢复进程,达到更好的矫正效果;通过患者自身重量矫正患者侧弯的脊柱,无需穿戴支具,方便患者使用,提高患者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脊柱侧凸矫正,尤其是涉及一种青少年脊柱侧凸自重力矫正装置


技术介绍

1、公知的, 脊柱侧弯是危害我国儿童的常见病,形成脊柱侧弯的原因由很多种,但是在发病的初期施行早期干预、矫正和治疗的效果好,恢复后的效果佳,现阶段治疗的方法多以佩戴治具为主,支具一般根据患者现阶段自身情况单独定制,不能有效的配合患者的恢复状况进行调节,会限制患者的治疗情况,并且青少年大量的时间是用于读书学习,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是坐在书桌,支具自身较硬,穿戴束缚性极强,且支具自身较硬,穿戴束缚性极强,长时间佩戴会造成患者较大的痛苦,影响青少年学习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青少年脊柱侧凸自重力矫正装置,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地垫上设置书架和调节部,调节部上设置靠背,靠背上设置矫正装置,以达到矫正患者脊柱侧弯的目的。

2、为了实现所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青少年脊柱侧凸自重力矫正装置,包括地垫、书架、调节部、靠背和矫正装置,地垫与靠背呈“l”型设置,地垫与靠背通过调节部连接,地垫由承载板、腰带、连接板和防滑垫构成,承载板的上方设有书架,承载板的一端与连接板的一侧面相连接,连接板为弧形结构,腰带设置在承载板的上方,腰带的一端固定在承载板的一侧,腰带的一端通过卡扣固定在承载板的另一侧,连接板的外凸面设有防滑垫,连接板的另一侧设有调节部,调节部下端与连接板相连接,调节部的上端设有靠背,靠背靠近承载板的一侧设有矫正装置。

4、所述承载板的上部面分布有排气孔,承载板的远离连接板的一端均匀横向分布有安装孔,安装孔与其上方对应的排气孔下端相连通,安装孔内设有通风装置。

5、所述书架由第一棘轮、第二棘轮、连接杆和桌板构成,承载板的两侧对称设有两个第一棘轮,两第一棘轮上均设有连接杆,连接杆下端与第一棘轮相连接,连接杆围绕第一棘轮旋转,两连接杆的上端均设有第二棘轮,两第二棘轮之间设有桌板,桌板的两侧分别与第二棘轮转动连接。

6、所述调节部由波纹管与弹簧板构成,波纹管一端与连接板的侧面相连接,弹簧板设置在波纹管内,弹簧板的下端与连接板的侧面相连接,弹簧板与承载板垂直设置,连接板上设有至少一个弹簧板,各弹簧板结构相同,弹簧板的上端设有靠背。

7、所述靠背由背板、肩带、固定板、通风网、头枕、定位板、隔板和支撑板构成,背板的下部面与弹簧板的上端相连接,背板的上端设有头枕,背板的两侧对称设有两个肩带,肩带一端与背板的侧面相连接,两肩带的另一端通过魔术贴相连接,背板远离承载板一侧设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上端与背板的侧面铰接,支撑板与背板之间设有限位带,限位带的两端分别于支撑板与背板相对的两侧面相连接,背板靠近承载板的一侧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与背板平行设置,固定板上设有通风网,背板靠近承载板的侧面设有固定槽,背板的两侧等距阵列分布有穿孔,穿孔的一端穿过背板的侧面,穿孔的另一端与固定槽连通,固定槽内设有定位板,定位板的两侧均匀分布有隔板,背板和定位板上设有矫正装置。

8、所述定位板设置在固定槽的中部,定位板的上部面与固定槽的顶部面相连接,定位板的下部面与固定槽的底部面相连接,定位板自上而下等距阵列分布有限位孔,限位孔与两侧对应穿孔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各限位孔两侧均对称设有连接孔,连接孔的一端穿过定位板的侧面,连接孔的另一侧与限位孔连通,定位板两侧的隔板结构相同,隔板设置在上下相邻的两穿孔之间,各隔板等距阵列分布在固定槽的内壁和定位板之间,隔板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槽的内壁和定位板相邻的侧面相连接,各隔板之间均设有矫正装置。

9、所述矫正装置由丝杠、旋钮、卡块、固定块、矫正块和限位块构成,丝杠一端穿过穿孔设置在背板一侧,丝杠在背板外一端设有旋钮,丝杠的另一端穿过对应的连接孔设置在限位孔内,丝杠设置在限位孔内一端设有卡块,丝杠的侧面设有固定块,固定块为长方形结构,固定块上设有贯穿两侧面的丝孔,丝孔的内螺纹与丝杠的外螺纹相互螺纹连接,固定块沿丝杠上移动,固定块靠近承载板的一端设有矫正块,矫正块一侧与固定块相连接,矫正块的另一侧为弧形结构,固定块的两侧设有限位块。

10、所述限位块为长方形结构,固定块两侧设有至少一个限位块,限位块上设有贯穿限位块两侧的卡槽,卡槽的一端穿过限位块的一端,丝杠设置在卡槽内。

11、所述通风装置由壳体、支撑块、密封板、防尘网、风机和连接管构成,壳体为空心长方形结构,壳体的上部面与下部面均设有密封板,壳体下部密封板的下部面分布有支撑块,壳体内设有至少一个风机,风机与外部开关电性连接,壳体远离承载板的一侧设有通风孔,通风孔内设有防尘网,防尘网的边缘与通风孔的内壁相连接,壳体靠近承载板的一侧分布有连接管,连接管一端穿过壳体的一侧面与内壁,连接管与安装孔对应连接,连接管的另一端设置在安装孔内。

1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青少年脊柱侧凸自重力矫正装置,本专利技术实用性强,使用起来非常的方便,通过在开背上设置矫正装置位置,高度贴合脊柱矫正恢复进程,达到更好的矫正效果;通过患者自身重量矫正患者侧弯的脊柱,无需穿戴支具,方便患者使用,提高患者舒适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青少年脊柱侧凸自重力矫正装置,包括地垫(1)、书架(2)、调节部(3)、靠背(4)和矫正装置(5),地垫(1)与靠背(4)呈“L”型设置,地垫(1)与靠背(4)通过调节部(3)连接,地垫(1)由承载板(101)、腰带(102)、连接板(103)和防滑垫(104)构成,承载板(101)的上方设有书架(2),其特征在于:承载板(101)的一端与连接板(103)的一侧面相连接,连接板(103)为弧形结构,腰带(102)设置在承载板(101)的上方,腰带(102)的一端固定在承载板(101)的一侧,腰带(102)的一端通过卡扣固定在承载板(101)的另一侧,连接板(103)的外凸面设有防滑垫(104),连接板(103)的另一侧设有调节部(3),调节部(3)下端与连接板(103)相连接,调节部(3)的上端设有靠背(4),靠背(4)靠近承载板(101)的一侧设有矫正装置(5)。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青少年脊柱侧凸自重力矫正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承载板(101)的上部面分布有排气孔(105),承载板(101)的远离连接板(103)的一端均匀横向分布有安装孔(106),安装孔(106)与其上方对应的排气孔(105)下端相连通,安装孔(106)内设有通风装置(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青少年脊柱侧凸自重力矫正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书架(2)由第一棘轮(201)、第二棘轮(202)、连接杆(203)和桌板(204)构成,承载板(101)的两侧对称设有两个第一棘轮(201),两第一棘轮(201)上均设有连接杆(203),连接杆(203)下端与第一棘轮(201)相连接,连接杆(203)围绕第一棘轮(201)旋转,两连接杆(203)的上端均设有第二棘轮(202),两第二棘轮(202)之间设有桌板(204),桌板(204)的两侧分别与第二棘轮(202)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青少年脊柱侧凸自重力矫正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调节部(3)由波纹管(301)与弹簧板(302)构成,波纹管(301)一端与连接板(103)的侧面相连接,弹簧板(302)设置在波纹管(301)内,弹簧板(302)的下端与连接板(103)的侧面相连接,弹簧板(302)与承载板(101)垂直设置,连接板(103)上设有至少一个弹簧板(302),各弹簧板(302)结构相同,弹簧板(302)的上端设有靠背(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青少年脊柱侧凸自重力矫正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靠背(4)由背板(401)、肩带(402)、固定板(403)、通风网(404)、头枕(405)、定位板(407)、隔板(408)和支撑板(412)构成,背板(401)的下部面与弹簧板(302)的上端相连接,背板(401)的上端设有头枕(405),背板(401)的两侧对称设有两个肩带(402),肩带(402)一端与背板(401)的侧面相连接,两肩带(402)的另一端通过魔术贴相连接,背板(401)远离承载板(101)一侧设有支撑板(412),支撑板(412)的上端与背板(401)的侧面铰接,支撑板(412)与背板(401)之间设有限位带(413),限位带(413)的两端分别于支撑板(412)与背板(401)相对的两侧面相连接,背板(401)靠近承载板(101)的一侧设有固定板(403),固定板(403)与背板(401)平行设置,固定板(403)上设有通风网(404),背板(401)靠近承载板(101)的侧面设有固定槽(406),背板(401)的两侧等距阵列分布有穿孔(409),穿孔(409)的一端穿过背板(401)的侧面,穿孔(409)的另一端与固定槽(406)连通,固定槽(406)内设有定位板(407),定位板(407)的两侧均匀分布有隔板(408),背板(401)和定位板(407)上设有矫正装置(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青少年脊柱侧凸自重力矫正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定位板(407)设置在固定槽(406)的中部,定位板(407)的上部面与固定槽(406)的顶部面相连接,定位板(407)的下部面与固定槽(406)的底部面相连接,定位板(407)自上而下等距阵列分布有限位孔(410),限位孔(410)与两侧对应穿孔(409)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各限位孔(410)两侧均对称设有连接孔(411),连接孔(411)的一端穿过定位板(407)的侧面,连接孔(411)的另一侧与限位孔(410)连通,定位板(407)两侧的隔板(408)结构相同,隔板(408)设置在上下相邻的两穿孔(409)之间,各隔板(408)等距阵列分布在固定槽(406)的内壁和定位板(407)之间,隔板(408)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槽(406)的内壁和定位板(40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青少年脊柱侧凸自重力矫正装置,包括地垫(1)、书架(2)、调节部(3)、靠背(4)和矫正装置(5),地垫(1)与靠背(4)呈“l”型设置,地垫(1)与靠背(4)通过调节部(3)连接,地垫(1)由承载板(101)、腰带(102)、连接板(103)和防滑垫(104)构成,承载板(101)的上方设有书架(2),其特征在于:承载板(101)的一端与连接板(103)的一侧面相连接,连接板(103)为弧形结构,腰带(102)设置在承载板(101)的上方,腰带(102)的一端固定在承载板(101)的一侧,腰带(102)的一端通过卡扣固定在承载板(101)的另一侧,连接板(103)的外凸面设有防滑垫(104),连接板(103)的另一侧设有调节部(3),调节部(3)下端与连接板(103)相连接,调节部(3)的上端设有靠背(4),靠背(4)靠近承载板(101)的一侧设有矫正装置(5)。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青少年脊柱侧凸自重力矫正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承载板(101)的上部面分布有排气孔(105),承载板(101)的远离连接板(103)的一端均匀横向分布有安装孔(106),安装孔(106)与其上方对应的排气孔(105)下端相连通,安装孔(106)内设有通风装置(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青少年脊柱侧凸自重力矫正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书架(2)由第一棘轮(201)、第二棘轮(202)、连接杆(203)和桌板(204)构成,承载板(101)的两侧对称设有两个第一棘轮(201),两第一棘轮(201)上均设有连接杆(203),连接杆(203)下端与第一棘轮(201)相连接,连接杆(203)围绕第一棘轮(201)旋转,两连接杆(203)的上端均设有第二棘轮(202),两第二棘轮(202)之间设有桌板(204),桌板(204)的两侧分别与第二棘轮(202)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青少年脊柱侧凸自重力矫正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调节部(3)由波纹管(301)与弹簧板(302)构成,波纹管(301)一端与连接板(103)的侧面相连接,弹簧板(302)设置在波纹管(301)内,弹簧板(302)的下端与连接板(103)的侧面相连接,弹簧板(302)与承载板(101)垂直设置,连接板(103)上设有至少一个弹簧板(302),各弹簧板(302)结构相同,弹簧板(302)的上端设有靠背(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青少年脊柱侧凸自重力矫正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靠背(4)由背板(401)、肩带(402)、固定板(403)、通风网(404)、头枕(405)、定位板(407)、隔板(408)和支撑板(412)构成,背板(401)的下部面与弹簧板(302)的上端相连接,背板(401)的上端设有头枕(405),背板(401)的两侧对称设有两个肩带(402),肩带(402)一端与背板(401)的侧面相连接,两肩带(402)的另一端通过魔术贴相连接,背板(401)远离承载板(101)一侧设有支撑板(412),支撑板(412)的上端与背板(401)的侧面铰接,支撑板(412)与背板(401)之间设有限位带(413),限位带(413)的两端分别于支撑板(412)与背板(401)相对的两侧面相连接,背板(401)靠近承载板(101)的一侧设有固定板(403),固定板(403)与背板(401)平行设置,固定板(403)上设有通风网(404),背板(401)靠近承载板(101)的侧面设有固定槽(406),背板(401)的两侧等距阵列分布有穿孔(409),穿孔(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柳旬颜滨杨雷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市转化医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