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3058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02
一种连接器元件(1),用于快速连接联接到端子(3),端子具有带圆柱形壳体的接口(33),连接器元件包括界定用于流体的内部通道(43)的主体。为了使连接器能够与可变尺寸和接口质量的端子可靠地联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主体包括锥形部分(45)且连接器元件(1)包括可动衬套(5)、在衬套(5)上施加弹性恢复力(F8)的弹性恢复构件(8)、和被接收在衬套(5)的相应的外壳(51)中的夹持垫(6),夹持垫通过与锥形部分机械配合而相对于衬套在径向收回位置和与接口机械配合的径向夹持位置之间径向地平移。的径向夹持位置之间径向地平移。的径向夹持位置之间径向地平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器元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将流体管快速连接联接到端子的连接器元件。
[0002]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元件尤其旨在被连接到由用于热机的液体管末端承载或构成用于热机的液体管末端的端子,热机属于发动机试验台。因此,输送的流体例如是冷却剂、燃料、润滑剂、废气或空气。然而,本专利技术可以被实施用于任何其他类型的端子和流体。

技术介绍

[0003]EP3247931B1公开了一种连接器元件,其用于与螺纹或异形端子进行快速连接联接。连接器元件包括主体和夹具,夹具在主体的外壳中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径向滑动,在第一位置,夹具与端子相距一距离,在第二位置,夹具接合端子以保持端子在主体内适配。辅助体通过相对于主体的轴向平移来控制夹具的位置。为此,辅助体的锥形功能部件在辅助体的平移期间致动夹具的相应的控制销。
[0004]EP3320250B1公开了一种用于与端子快速联接的连接器元件。为了与端子联接,连接器元件具有钳口,钳口在被径向引导环引导的同时径向运动。
[0005]现有技术的一个缺点是当待连接的端子的质量和尺寸发生变化时,特别是当端子的接口磨损时,连接器会有断开连接的倾向。这尤其发生在待连接的端子的直径相对于钳口设计所针对的标准端子的公称直径过小时。在这种情况下,钳口可能没有充分夹紧端子以保持端子与连接器元件联接,或者甚至没有与所述端子接合。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一目的特别是通过提出一种新的连接器元件来解决这个缺点,该连接器元件可以与可变接口尺寸和质量的端子可靠地联接。
[0007]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元件,用于将流体管快速连接联接到端子,端子具有带圆柱形壳体的接口,连接器元件包括主体,主体被设计为与流体管固定并界定用于流体的内部通道,内部通道沿着连接器元件的装配轴线延伸。根据本专利技术,主体包括以装配轴线为中心的锥形部分。根据本专利技术,连接器元件还包括:衬套,其可沿着装配轴线相对于主体平移;第一弹性恢复构件,其沿着向前方向相对于主体在衬套上施加第一弹性恢复力,以及夹持垫,每个夹持垫被接收在属于衬套的相应的外壳中,通过夹持垫与锥形部分的机械配合,夹持垫在其相应的外壳内相对于衬套在以下两个位置之间径向地平移运动:夹持垫的径向收回位置,使得夹持垫远离端子的接口,和夹持垫的径向夹持位置,使得夹持垫与端子的接口机械配合。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连接器元件还包括支承环,支承环可沿着装配轴线相对于主体平移,并且包括周向面,支承环借助于周向面与主体紧密接触,以及垂直于装配轴线的前面。根据本专利技术,连接器元件还包括第二弹性恢复构件,第二弹性恢复构件由弹簧形成并且在支承环上施加第二弹性恢复力,以借助于前面将支承环置于与端子紧密接触。
[0009]由于本专利技术,夹持垫的径向夹持位置由与连接器元件联接的端子的接口的实际尺
寸确定。实际上,通过端子径向支承在夹持垫上,夹持垫沿着锥形部分轴向地定位,同时夹持垫在由衬套传递到夹持垫的第一弹性恢复力和夹持垫与锥形部分之间施加角度回程的机械配合的联合作用下保持径向地承抵端子。在径向夹持位置,夹持垫在由衬套传递的弹性恢复力、夹持垫在锥形部分上的倾斜支承、和夹持垫在端子的接口上的径向支承之间处于平衡状态。然后,衬套沿着锥形部分的轴向位置,以及为夹持垫获得的径向夹持位置,取决于连接器元件当前与其联接的端子的接口的尺寸。夹持垫在端子上施加径向夹持力,该径向夹持力由第一弹性恢复力产生,因此不取决于或很少取决于端子的接口的尺寸。因此,即使端子的接口不具有公称尺寸和/或被磨损,通过垫来维持端子也是可靠的。
[0010]优选地,锥形部分限定半张角,其值在3度和10度之间,优选地等于5度。
[0011]优选地,每个夹持垫具有以装配轴线为中心的圆柱形表面,夹持垫被设计为当夹持垫处于径向夹持位置时借助于圆柱形表面与端子的接口机械配合。
[0012]优选地,每个圆柱形表面具有螺纹或增加其摩擦系数的表面处理。
[0013]优选地,前面与端子之间的密封直径小于周向面与主体之间的密封直径。
[0014]优选地,主体和支承环被设计为与端子一起界定内部容积,用于内部容积和内部通道之间的流体交换。
[0015]优选地,支承环被配置成当连接器元件和端子未联接时将夹持垫保持在径向收回位置。
[0016]优选地,当连接器元件和端子未联接时,支承环闭合内部通道。
[0017]优选地,连接器元件包括操纵环,操纵环可运动到解锁位置,以在夹持垫处于径向夹持位置并因此与端子的接口机械配合时释放端子。
[0018]优选地,操纵环和衬套沿着装配轴线相对于主体平移固定。
[0019]优选地,锥形部分面向外侧并沿着向前方向渐扩。
[0020]优选地,锥形部分面向内侧并沿着向前方向渐缩。
附图说明
[0021]参考以下附图,鉴于以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原理描述示例的说明,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并且其其他优点将显现。
[0022]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元件的纵向剖视图。
[0023]图2是类似于图1的剖视图,其中连接器元件与端子联接。
[0024]图3是沿着图2中所示的线III

III的连接器元件的横剖面视图。
[0025]图4是属于前述附图的连接器元件的衬套的透视图。
[0026]图5是属于前述附图的连接器元件的夹持垫的透视图。
[0027]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连接器元件的纵向剖视图。
[0028]图7是类似于图6的剖视图,其中连接器元件与端子联接。
[0029]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连接器元件的纵向剖视图。
[0030]图9是类似于图8的剖视图,其中连接器元件与端子联接。
[0031]图10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方式的连接器元件的纵向剖视图,连接器元件被示出为与端子联接。
[0032]图1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五实施方式的连接器元件的纵向剖视图。
[0033]图12是类似于图11的剖视图,其中连接器元件与端子联接。
[0034]图1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六实施方式的连接器元件的纵向剖视图。
[0035]图14是类似于图13的剖视图,其中连接器元件与端子联接。
具体实施方式
[0036]图1和图2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元件1,其流体地连接到流体管2。图2示出端子3,其流体地连接到流体管10。连接器元件1和端子3一起构成快速连接器,即,连接器元件1被设计用于与端子3快速连接联接。更特别地,连接器元件1被设计为在图2中所示的联接配置与图1中所示的未联接配置之间变换,在联接配置,连接器元件1流体地连接到端子3,在未联接配置,连接器元件1与端子3分离。在联接配置中,连接器元件1和端子3在管2与管10之间进行流体交换。
[0037]优选地,如此交换的流体旨在供应给热机或由热机排放,热机特别是属于发动机试验台。因此,输送的流体例如是冷却剂、燃料、润滑剂、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元件(1;101;201;301;401;501),其用于将流体管(2)快速连接联接到端子(3;203),端子(3;203)具有带圆柱形壳体的接口(33;233),连接器元件包括主体(4;104;204;304;404;504),主体被设计为与流体管(2)固定并界定用于流体的内部通道(43;143;243;343;443;543),内部通道沿着连接器元件(1;101;201;301;401;501)的装配轴线(X4;X104;X204;X304;X404;X504)延伸,其中主体(4;104;204;304;404;504)包括以装配轴线(X4;X104;X204;X304;X404;X504)为中心的锥形部分(45;145;245;345;445;545);并且其中连接器元件(1;101;201;301;401;501)还包括:

衬套(5;105;205;305;405;505),其能沿着装配轴线相对于主体平移;

第一弹性恢复构件(8;108;208;308;408;508),其沿着向前方向(X41;X141;X241;X341;X441;X541)相对于主体(4;104;204;304;404;504)在衬套(5;105;205;305;405;505)上施加第一弹性恢复力(F8);和

夹持垫(6;106;206;306;406;506),每个夹持垫被接收在属于衬套(5;105;205;305;405;505)的相应的外壳(51;151;251;351;451;551)中,通过夹持垫与锥形部分的机械配合,夹持垫在其相应的外壳内相对于衬套在以下两个位置之间径向地平移运动:夹持垫的径向收回位置,使得夹持垫远离端子(3;203)的接口(33;233),以及夹持垫的径向夹持位置,使得夹持垫与端子(3;203)的接口机械配合,其特征在于,连接器元件(1;101;201;301;401;501)还包括:

支承环(7;107;207;307;407;507),其能沿着装配轴线(X4;X104;X204;X304;X404;X504)相对于主体(4;104;204;304;404;504)平移,并且其包括:周向面(72;172;272;372;472;572),支承环借助于周向面与主体(4;104;204;304;404;504)紧密接触,以及垂直于装配轴线(X4;X104;X204;X304;X404;X504)的前面(74;174;274;374;474;574);和

第二弹性恢复构件(9;109;209;309;409;509),其由弹簧形成,并且其在支承环上施加第二弹性恢复力(F9),以借助于前面将支承环置于与端子(3;203)紧密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元件(1;101;201;301;401;501),其中,锥形部分(45;145;245;345;445;545)限定了半张角(A45),其值在3度与10度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C
申请(专利权)人:史陶比尔法万举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