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用于流体联接到终端件的联接元件制造技术_技高网

用于流体联接到终端件的联接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0830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8:46
用于流体联接到终端件的联接元件。一种用于具有圆柱形壳的终端件(80)的联接元件(1),包括:联接体(10);阀(30);可平移的筒体(60);夹紧突片(50),通过与联接体(10)的锥形部分(16)的配合而在初始径向位置和夹紧径向位置之间移动;传动装置(35),当夹紧突片(50)从初始径向位置移动到径向夹紧位置时,筒体(60)或夹紧突片(50)适于经由传动装置(35)将阀(30)从筒体(60)的前部关闭位置驱动到后部打开位置;以及联接体(10)中的端口(17),从而当阀(30)处于后部位置时允许传动装置(35)穿过该端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流体联接到终端件的联接元件,终端件具有带圆柱形壳的接口。


技术介绍

1、在相关日期未公开的法国专利申请fr2101122描述了一种具有一些突片的联接元件,这些突片被接收在筒的相应开口中,并且沿具有锥形部分的一联接体滑动。这些突片沿锥形部分的轴向位置决定了突片的径向位置。这些突片用于刚性地附接具有圆柱形接口的终端件。这种结构意味着联接元件能够与不同尺寸的终端件联接,因为在联接过程中,突片通过沿锥形部分轴向定位而适应所接收的终端件的尺寸。该结构的另一个特殊性在于,当突片处于用于保持所联接终端件的径向夹紧位置时,突片处于这样的轴向位置:该轴向位置是当联接元件未联接时突片的轴向位置和用于移除所联接终端件的突片的轴向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事实上,终端件的几何形状决定了突片的轴向和径向位置,因此也决定了当终端件联接至该联接元件时终端件在联接元件内的位置。一个例子提出锥形部分和突片径向朝外,以便在联接配置中将内圆柱形接口终端件予以保持。在这样的例子中,当联接元件未与终端件联接时,联接元件保持打开,即其内管道开放,这不适用于需要联接元件关闭的一些应用,即一旦断开联接要求其内管道关闭的一些应用。另一例子提出锥形部分和突片径向朝内,以便在联接配置中将外圆柱形接口终端件予以保持。对于所述另一例子,联接元件包括具有阀作用的环,用于在联接元件断开联接时自动关闭联接元件。在联接到终端件的过程中,提供了向后由终端件驱动的支撑环,以向后驱动阀,从而打开联接元件。由于这种结构,支撑环对阀环的驱动取决于接口插入到突片上的深度和外接口的直径。上述情况通常导致联接元件体积尺寸非常大、特别是沿纵向方向体积尺寸非常大的布置,使得阀环在联接配置中是打开的又在非联接配置中关闭,而不管对于能够通过突片保持联接的终端件,插入到突片上的其接口的几何形状如何。

2、文献us6375152b1描述了一种快速连接式的联接元件,其适于通过连接器的内部与所述连接器联接。联接元件包括管状本体、钩挂于管状本体出口端的保持齿、接收在本体内的用于致动齿的滑动套筒、用于关闭管状本体的阀、以及经由球形接头安装在阀上的密封活塞。联接元件还包括用于使阀向前返回到靠于套筒上的关闭位置的弹簧、用于使滑动套筒向前返回到套筒在连接器锁定位置保持齿的位置的弹簧,以及在滑动套筒不抵挡齿时的连接器的解锁位置使齿径向向内返回的环形弹簧。在联接配置中,连接器的内前壁以不泄漏的方式挡靠密封活塞,通过该密封活塞,连接器将阀保持在相对于滑动套筒向后的打开位置。在联接配置中,齿从内部保持连接器,由滑动套筒保持在位,滑动套筒处于前进位置,径向位于齿内。为断开联接,滑动套筒克服弹簧的作用移动到退缩位置,这允许齿在环形弹簧的作用下被带动径向向内移动,然后齿释放连接器。套筒被向后拉动,套筒挡靠阀,从而关闭联接元件。未连接的连接器不再向后保持阀。因此,当滑动套筒被释放并且连接器已经被断开时,阀和滑动套筒在弹簧的作用下被带动向前移动,同时保持联接元件关闭。

3、根据这样的结构,限定联接元件是否打开的阀的位置,完全取决于联接到其上的连接器的几何形状,因为阀是通过经由密封活塞将连接器压到阀上而打开的。此外,如果连接器的几何形状不精确,或者如果连接器磨损,则不能保证阀的打开是最佳的。最后,该结构要求终端件具有用于致动阀的内前壁,该内前壁仅为流体提供非常小的流动截面和/或为联接元件提供大的径向体积尺寸。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特别是弥补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颖的联接元件,该联接元件适用于在与尺寸可变化的、具有带圆柱形壳的接口的终端件进行流体联接时能自动打开,而在与终端件分离时能自动关闭,还具有减小的体积尺寸和/或用于流体流动的增大的截面。

2、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与终端件流体联接的联接元件,终端件具有带圆柱形壳的接口,联接元件包括:

3、-联接体,联接体界定用于流体流动的内管道,内管道沿纵向轴线延伸,

4、-阀,阀在内管道内能相对于联接体纵向平移,在联接元件的非联接配置中,阀沿向前方向弹性地返回到所述阀关闭内管道的前部位置,以及

5、-夹紧突片。

6、根据本专利技术,联接元件包括:

7、-筒体,筒体围绕联接体的第一径向表面布置,第一径向表面沿径向朝与纵向轴线相反的方向取向,筒体相对于联接体能纵向平移,每个夹紧突片被接收在属于筒体的相应的开口中,通过夹紧突片与联接体的锥形部分的机械配合,每个夹紧突片在其相应的开口内相对于筒体以及相对于联接体径向平移,锥形部分定中心在纵向轴线上并沿向后方向取向,从在联接元件的未联接配置中的夹紧突片的初始径向位置到夹紧突片的径向夹紧位置进行所述径向平移,径向夹紧位置相对于初始径向位置沿纵向轴线沿着向后方向偏移,每个夹紧突片包括配合表面,配合表面在与锥形部分径向相反的方向上形成并且构造成用于与终端件的接口机械配合,从而在夹紧突片处于径向夹紧位置时防止终端件相对于联接体退出,

8、-第一弹性返回构件,使筒体沿向前方向返回,当夹紧突片处于径向夹紧位置时,筒体沿向前方向挡靠到夹紧突片,

9、-传动装置,间置于阀和驱动元件之间,驱动元件是筒体和至少一个夹紧突片之中的,当夹紧突片从初始径向位置移动到径向夹紧位置时,驱动元件适于经由传动装置将阀从前部位置驱动到后部位置,在该后部位置,阀打开内管道,以及

10、-至少一个端口,穿过联接体设置,将内管道联接到环绕联接体的第一径向表面的容积,当阀处于后部位置时,传动装置延伸穿过所述至少一个端口。

11、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基本思想是提出:阀由驱动元件即筒体或至少一个夹紧突片经传动装置致动,而不是像现有技术中提供的那样直接由支撑环或由终端件的内前壁致动。与现有技术相比,因此没有提出联接元件和终端件必须具有轴向挡靠联接器特别是以致动阀的表面。这种表面的不存在可以用于减小联接元件和与联接元件兼容的终端件两者的体积尺寸,特别是径向上的体积尺寸。换言之,在相等的径向体积尺寸下,有利地可以获得流体的更大的流动截面,或者在联接器内提供其他功能。

12、通过本专利技术,由于在使用联接元件的过程中,在夹紧位置筒体和突片相对于联接体的轴向位置仅取决于接口直径,因而在联接配置中阀的位置仅取决于接口直径,接口在突片上的插入深度对联接配置中阀的轴向位置并不重要,从而限制了在联接期间阀在联接体内部的超程。现有技术中没有获得这样的优点,特别是当现有技术规定通过支撑环的位移来控制阀的打开时,支撑环相对于联接体的轴向位置既取决于接口直径,也取决于接口在突片上的插入深度。

13、优选地,传动装置适于从环绕联接体的第一径向表面的容积纵向地穿过所述至少一个端口而到内管道。

14、优选地,沿纵向轴线,所述至少一个端口具有的长度严格小于当筒体从其在联接元件的未联接配置中的位置纵向移动到挡靠于联接体的后挡靠位置时所述阀行经的最大行程。

15、优选地,传动装置由阀或驱动元件中的一个形成,传动装置形成第一表面,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联接元件(1;101;201;301),用于流体联接到终端件(80;180;280;380),终端件具有带圆柱形壳的接口(81;181;381),联接元件(1;101;201;301)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接元件(1;201;301),其中,传动装置(35;235;335)适于从环绕联接体(10;310)的第一径向表面(21;321)的容积(71;371)纵向地穿过所述至少一个端口(17)而到内管道(11;3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接元件(1;201),其中,沿纵向轴线(X10),所述至少一个端口(17)具有的长度(L17)严格小于当筒体(60)从其在联接元件(1;201)的未联接配置中的位置纵向移动到挡靠于联接体(10)的后挡靠位置时所述阀(30)行经的最大行程(C30)。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联接元件(1;201),其中,传动装置(35;235)由阀(30)或驱动元件中的一个形成,传动装置形成第一表面(37;266),第一表面适于沿纵向轴线(X10)挡靠到属于驱动元件或阀(30)中的另一个的第二表面(66;237)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联接元件(1;201),其中,所述传动装置(35;235)包括至少一个纵向凸耳,并且其中,端口(17)由联接体的相对的引导表面(78)沿相对纵向轴线(X10;X110;X310)的周向方向界定,纵向凸耳适于与每个引导表面(78)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联接元件(1),其中: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联接元件(101),其中,传动装置(135)由传动环形成,传动环与筒体(160)、夹紧突片(150)和阀(130)区分开,传动环具有适于与筒体(160)或夹紧突片(150)的后表面(142)接触的前表面(137),传动环还具有适于与阀(130)的前表面(139)接触的后表面(138)。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联接元件(1;101;201),其中,当联接元件(1;101;201)处于非联接配置时,传动装置(35;135;235)从驱动元件和/或从阀(30;130)纵向脱离。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联接元件(301),其中,在联接元件(301)的任何配置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联接元件(1;101;201),其中,联接元件(1;101;201)被构造成用于流体联接到终端件(80;180;280),终端件的接口(81;181)具有内圆柱形壳,并且其中,锥形部分(16;116)由联接体(10;110)的第一径向表面(21;121)形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联接元件(1;1;201),其中,联接元件(1;101;201)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联接元件(1;101;201;301),其中,每个夹紧突片(50;150;350)具有前表面(53;153;353),夹紧突片的前表面沿向前方向(AV1;AV101)限定配合表面(51;151;351),并且其中,在未联接配置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联接元件(1;101;201;301),其中,第一弹性返回构件(61;161;361)相对于传动装置(35;135;235;335)布置在径向外侧。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联接元件(1;201),其中,阀(30)包括: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联接元件(1;201),其特征在于,当阀(30)处于前部位置时,阀(30)经由密封件(33)挡靠联接体(10),以便以不泄漏的方式关闭内管道(11)。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联接元件(1;101;301),其中,筒体(60;160;360)的分别接收各个夹紧突片(50;150;350)的每个开口(62;162;362)纵向上由两个相对的平行的轴向壁(67,68)界定,而周向上由两个相对的平行的径向正交壁(69)界定,轴向壁和径向正交壁适于与夹紧突片(50;150;350)接触,以便引导夹紧突片(50;150;350)相对于筒体(60;160;360)的径向移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联接元件(1;101;201;301),用于流体联接到终端件(80;180;280;380),终端件具有带圆柱形壳的接口(81;181;381),联接元件(1;101;201;301)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接元件(1;201;301),其中,传动装置(35;235;335)适于从环绕联接体(10;310)的第一径向表面(21;321)的容积(71;371)纵向地穿过所述至少一个端口(17)而到内管道(11;3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接元件(1;201),其中,沿纵向轴线(x10),所述至少一个端口(17)具有的长度(l17)严格小于当筒体(60)从其在联接元件(1;201)的未联接配置中的位置纵向移动到挡靠于联接体(10)的后挡靠位置时所述阀(30)行经的最大行程(c30)。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联接元件(1;201),其中,传动装置(35;235)由阀(30)或驱动元件中的一个形成,传动装置形成第一表面(37;266),第一表面适于沿纵向轴线(x10)挡靠到属于驱动元件或阀(30)中的另一个的第二表面(66;237)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联接元件(1;201),其中,所述传动装置(35;235)包括至少一个纵向凸耳,并且其中,端口(17)由联接体的相对的引导表面(78)沿相对纵向轴线(x10;x110;x310)的周向方向界定,纵向凸耳适于与每个引导表面(78)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联接元件(1),其中: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联接元件(101),其中,传动装置(135)由传动环形成,传动环与筒体(160)、夹紧突片(150)和阀(130)区分开,传动环具有适于与筒体(160)或夹紧突片(150)的后表面(142)接触的前表面(137),传动环还具有适于与阀(130)的前表面(139)接触的后表面(138)。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联接元件(1;101;201),其中,当联接元件(1;101;201)处于非联接配置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C·迪里厄S·马克斯·巴罗卡
申请(专利权)人:史陶比尔法万举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