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除锈抛丸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2541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抛丸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钢管除锈抛丸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市场上的抛丸机通常只能针对单个尺寸的钢管进行全面的加工,不能够在不影响抛丸效率的前提下,适配多种不同型号的尺寸钢管进行抛丸作业,无疑增加了生产成本的问题。钢管除锈抛丸机,包括抛丸机构和外壳,抛丸机构安装于外壳的顶部,外壳的一侧安装有电机,且电机的一端传动连接有贯穿外壳侧壁的圆杆,并且圆杆远离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柔性夹持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结构上的设计,使得该装置可适配不同尺寸的钢管,且能够保证不同尺寸钢管在旋转过程中的稳定性,不会发生脱落的问题,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企业利润。企业利润。企业利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管除锈抛丸机


[0001]本技术涉及抛丸机
,尤其涉及钢管除锈抛丸机。

技术介绍

[0002]铁质金属在长时间放置空气当中后,空气中的水会与铁产生反应,使铁的表面生锈,从而降低了铁器的牢固程度和美观性,在钢管生产的行业中,钢管生锈是一个厂家十分重视的问题,通过抛丸机对钢管进行除锈是一个主流的除锈方式。
[0003]但是,市场上的抛丸机通常只能针对单个尺寸的钢管进行全面的加工,不能够在不影响抛丸效率的前提下,适配多种不同型号的尺寸钢管进行抛丸作业,无疑增加了生产成本,因此需要钢管除锈抛丸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钢管除锈抛丸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市场上的抛丸机通常只能针对单个尺寸的钢管进行全面的加工,不能够在不影响抛丸效率的前提下,适配多种不同型号的尺寸钢管进行抛丸作业,无疑增加了生产成本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钢管除锈抛丸机,包括抛丸机构和外壳,抛丸机构安装于外壳的顶部,所述外壳的一侧安装有电机,且电机的一端传动连接有贯穿外壳侧壁的圆杆,并且圆杆远离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柔性夹持盘,所述外壳的内腔两侧均设置有调节部,所述调节部包含有外框,所述外框的底部与外壳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且外框的内腔并且沿外框的竖直方向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外框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外圈且沿支撑杆的水平方向套设有若干个滚轮,且支撑杆的外圈两侧均套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侧设置有阻尼杆,且阻尼杆的外圈安装有弹簧,并且固定块的一侧与相邻的外框一侧通过弹簧弹性连接。
[0007]优选地,所述阻尼杆的一端与外框的内侧壁固定连接,且阻尼杆的另一端与固定块的一侧固定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固定块的一端固定连接,且弹簧的另一端与外框的一侧固定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圆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外框的内侧壁且位于滑块的一侧开设有与滑块相适配的滑槽。
[0010]优选地,所述外壳的一侧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仓门。
[0011]优选地,所述仓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
[0012]本技术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在人员使用时,人员将钢管对准柔性夹持盘,使得柔性夹持盘伸入钢管内腔形成夹持装置,钢管的外表壁与相邻的滚轮相接触,使得滚轮保证了钢管的平衡,通过电机带动圆杆和柔性夹持盘一并旋转,使得钢管被带动旋转,通过抛丸机构对旋转状态的钢管进行
抛丸作业,通过阻尼杆和弹簧的配合,为固定块提供了减震缓冲的效果,通过结构上的设计,使得该装置可适配不同尺寸的钢管,且能够保证不同尺寸钢管在旋转过程中的稳定性,不会发生脱落的问题,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企业利润。
[0014]本技术还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通过阻尼杆的设置,使得圆杆带动滚轮位移状态下不会发生圆杆与外框内侧壁撞到的问题,通过弹簧的设置,增加了圆杆与外框内侧壁的缓冲区域,可带动圆杆进行复位,通过滑块和滑槽的设置,限定了圆杆的可运动方向,通过仓门的设置,保护了外壳内腔不受外力影响,通过把手的设置,方便人员推拉仓门。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整体爆炸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外壳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调节部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抛丸机构;2、外壳;3、电机;4、仓门;5、把手;6、调节部;601、外框;602、滑槽;603、滑块;604、阻尼杆;605、弹簧;606、固定块;607、滚轮;608、支撑杆;7、圆杆;8、柔性夹持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3]参照图1

4,钢管除锈抛丸机,包括抛丸机构1和外壳2,抛丸机构1安装于外壳2的顶部,外壳2的一侧安装有电机3,且电机3 的一端传动连接有贯穿外壳2侧壁的圆杆7,并且圆杆7远离电机3 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柔性夹持盘8,外壳2的内腔两侧均设置有调节部 6,调节部6包含有外框601,外框601的底部与外壳2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且外框601的内腔并且沿外框601的竖直方向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杆608,支撑杆608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外框601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支撑杆608的外圈且沿支撑杆608的水平方向套设有若干个滚轮607,且支撑杆608的外圈两侧均套接有固定块606,固定块606 的一侧设置有阻尼杆604,且阻尼杆604的外圈安装有弹簧605,并且固定块606的一侧与相邻的外框601一侧通过弹簧605弹性连接,具体的,在人员使用时,人员将钢管对准柔性夹持盘8,使得柔性夹持盘8伸入钢管内腔形成夹持装置,钢管的外表壁与相邻的滚轮607 相接触,使得滚轮607保证了钢管的平衡,通过电机3带动圆杆7和柔性夹持盘8一并旋转,使得钢管被带动旋转,通过抛丸机构1对旋转状态的钢管进行抛丸作业,通过阻尼杆604和弹簧605的配合,为固定块606提供了减震缓冲的效果,通过结构上的设计,使得该装置可适配不同尺寸的钢管,且能够保证不同尺寸
钢管在旋转过程中的稳定性,不会发生脱落的问题,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企业利润。
[0024]本方案具备以下工作过程:
[0025]在人员使用时,人员将钢管对准柔性夹持盘8,使得柔性夹持盘 8伸入钢管内腔形成夹持装置,钢管的外表壁与相邻的滚轮607相接触,使得滚轮607保证了钢管的平衡,通过电机3带动圆杆7和柔性夹持盘8一并旋转,使得钢管被带动旋转,通过抛丸机构1对旋转状态的钢管进行抛丸作业,通过阻尼杆604和弹簧605的配合,为固定块606提供了减震缓冲的效果。
[0026]根据上述工作过程可知:
[0027]通过结构上的设计,使得该装置可适配不同尺寸的钢管,且能够保证不同尺寸钢管在旋转过程中的稳定性,不会发生脱落的问题,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企业利润。
[0028]进一步地,阻尼杆604的一端与外框60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且阻尼杆604的另一端与固定块606的一侧固定连接,具体的,通过阻尼杆604的设置,使得圆杆7带动滚轮607位移状态下不会发生圆杆 7与外框601内侧壁撞到的问题。
[0029]进一步地,弹簧605的一端与固定块606的一端固定连接,且弹簧605的另一端与外框6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钢管除锈抛丸机,包括抛丸机构(1)和外壳(2),抛丸机构(1)安装于外壳(2)的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的一侧安装有电机(3),且电机(3)的一端传动连接有贯穿外壳(2)侧壁的圆杆(7),并且圆杆(7)远离电机(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柔性夹持盘(8),所述外壳(2)的内腔两侧均设置有调节部(6),所述调节部(6)包含有外框(601),所述外框(601)的底部与外壳(2)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且外框(601)的内腔并且沿外框(601)的竖直方向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杆(608),所述支撑杆(608)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外框(601)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杆(608)的外圈且沿支撑杆(608)的水平方向套设有若干个滚轮(607),且支撑杆(608)的外圈两侧均套接有固定块(606),所述固定块(606)的一侧设置有阻尼杆(604),且阻尼杆(604)的外圈安装有弹簧(605),并且固定块(60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正龙陈桂荣潘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成越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