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板栗脱蓬机用进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62153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板栗脱蓬机用进料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万向轮,所述底板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机构,所述底板顶部还固定连接有辅助机构,所述进料机构包括第一进料框,所述第一进料框设置于底板顶部,所述第一进料框顶部设置有第二进料框,所述第二进料框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一种板栗脱蓬机用进料装置,通过进料机构的设计,第一进料框和第二进料框可以分别对不同的板栗进行储存,便于后期对不同的板栗进行分类投料,并且本装置在进行控制投料的过程中,并不需要人工过多参与,比较节省人力,避免了传统进料过程中由人工投料而比较费时费力的情况发生。较费时费力的情况发生。较费时费力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板栗脱蓬机用进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食品加工
,具体为一种板栗脱蓬机用进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板栗,壳斗科栗属双子叶植物,素有“干果之王”的美誉,它分布于北半球的亚洲、欧洲、美洲和非洲,其单叶、椭圆或长椭圆状,边缘有刺毛状齿;雌雄同株,雄花为直立柔荑花序,雌花单独或数朵生于总苞内;坚果包藏在密生尖刺的总苞内,总苞直径5至11厘米;花期5至6月,果熟期9至10月,在对板栗进行加工时,需要对板栗进行托蓬操作,目前在板栗的脱蓬工作中,一般是使用专门的托蓬机,进行托蓬。
[0003]目前现有的板栗脱蓬机在进行工作时,一般是将板栗堆积在脱蓬机一侧后,由人工使用铁锹等工具将板栗铲起后向脱蓬机上的入料斗内进行投放,此类方法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脱蓬过程比较麻烦,且需要人工对不同种类的板栗进行分类投放,增加了脱蓬过程中所带来的经济成本支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栗脱蓬机用进料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板栗脱蓬机用进料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万向轮,所述底板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机构,所述底板顶部还固定连接有辅助机构。
[0006]所述进料机构包括第一进料框,所述第一进料框设置于底板顶部,所述第一进料框顶部设置有第二进料框,所述第二进料框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底部与第一进料框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进料框和第二进料框顶部均固定连接有进料斗。
>[0007]优选的,所述底板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部设置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与空腔相匹配并延伸出空腔外部,所述第二支撑板顶部与第一进料框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底部与空腔内侧底部固定连接,弹簧为第二支撑板提供反向推力。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进料框和第二进料框一侧均开设有出料口,所述第一进料框和第二进料框一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一侧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设置于滑槽内部并与滑槽相匹配,所述第一进料框和第二进料框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出料板,第一进料框和第二进料框内部的板栗通过出料口向外界排出。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进料框和第二进料框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底部固定连接有L形板,所述L形板内侧底部转动连接有往复丝杆,所述往复丝杆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所述往复丝杆贯穿横板并与横板转动连接,所述往复丝杆外部套接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与往复丝杆通过滚珠螺母副连接,所述轴承座一侧固定连接有衔接板,所述衔接板一侧与挡板一侧固定连接,往复丝杆带动轴承座上下移动。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进料框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辅助板,两个所述第一辅助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二进料框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辅助板,所述第一电机通过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贯穿其中一个第一辅助板并贯穿第二辅助板,所述转动杆分别与第一辅助板和第二辅助板转动连接,第一辅助板和第二辅助板为转动杆提供支撑限位。
[0011]优选的,所述转动杆外部设置有第二皮带轮和第三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和第三皮带轮分别与转动杆通过单向轴承连接,所述第二皮带轮和第三皮带轮分别与两个第一皮带轮之间设置有皮带,所述第二皮带轮和第三皮带轮分别与两个第一皮带轮通过皮带连接,第二皮带轮和第三皮带轮分别通过皮带带动两个第一皮带轮转动。
[0012]优选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两个固定板,其中一个固定板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通过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圆杆,其中一个固定板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框,所述第二电机固定连接于支撑框内部,所述圆杆贯穿其中一个固定板并分别与两个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圆杆外部固定连接有圆板,圆板外部固定连接有敲击板,敲击板对第一进料框进行敲击。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板栗脱蓬机用进料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1、一种板栗脱蓬机用进料装置,通过进料机构的设计,第一进料框和第二进料框可以分别对不同的板栗进行储存,便于后期对不同的板栗进行分类投料,并且在控制投料的过程中,并不需要人工过多参与,比较节省人力,避免了传统由人工进行投料而比较费时费力的情况发生。
[0015]2、一种板栗脱蓬机用进料装置,通过辅助机构的设计,圆板带动敲击板转动后对第一进料框底部进行敲击,受到敲击后的第一进料框向上移动,弹簧提供反向拉力在第一进料框不受到敲击时将其向下拉动,如此反复实现第一进料框震动,则内部的板栗可以快速通过出料口滑出并通过出料板进行出料,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避免板栗在出料口发生堵塞而无法向下滑落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001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7]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结构剖视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侧视图;
[0020]图4为图2中的A处放大图。
[0021]图中:1、底板;2、万向轮;3、进料机构;31、第一进料框;32、第二进料框;33、衔接板;34、进料斗;35、第一支撑板;36、第二支撑板;37、弹簧;38、挡板;39、滑块;391、出料板;392、横板;393、L形板;394、往复丝杆;395、轴承座;396、连接板;397、第一辅助板;398、第一电机;399、第二辅助板;381、转动杆;382、第二皮带轮;383、第三皮带轮;384、第一皮带轮;4、辅助机构;41、固定板;42、第二电机;43、圆杆;44、敲击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板栗脱蓬机用进料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万向轮2,底板1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机构3,底板1顶部还固定连接有辅助机构4。
[0024]进料机构3包括第一进料框31,第一进料框31设置于底板1顶部,第一进料框31顶部设置有第二进料框32,第二进料框32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96,连接板396底部与第一进料框31顶部固定连接,第一进料框31和第二进料框32顶部均固定连接有进料斗34,底板1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35,第一支撑板35内部开设有空腔,空腔内部设置有第二支撑板36,第二支撑板36与空腔相匹配并延伸出空腔外部,第二支撑板36顶部与第一进料框31底部固定连接,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栗脱蓬机用进料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万向轮(2),所述底板(1)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机构(3),所述底板(1)顶部还固定连接有辅助机构(4);所述进料机构(3)包括第一进料框(31),所述第一进料框(31)设置于底板(1)顶部,所述第一进料框(31)顶部设置有第二进料框(32),所述第二进料框(32)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96),所述连接板(396)底部与第一进料框(31)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进料框(31)和第二进料框(32)顶部均固定连接有进料斗(3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栗脱蓬机用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35),所述第一支撑板(35)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部设置有第二支撑板(36),所述第二支撑板(36)与空腔相匹配并延伸出空腔外部,所述第二支撑板(36)顶部与第一进料框(31)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36)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37),所述弹簧(37)底部与空腔内侧底部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栗脱蓬机用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料框(31)和第二进料框(32)一侧均开设有出料口,所述第一进料框(31)和第二进料框(32)一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一侧设置有挡板(38),所述挡板(38)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块(39),所述滑块(39)设置于滑槽内部并与滑槽相匹配,所述第一进料框(31)和第二进料框(32)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出料板(39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栗脱蓬机用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料框(31)和第二进料框(32)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横板(392),所述横板(392)底部固定连接有L形板(393),所述L形板(393)内侧底部转动连接有往复丝杆(394),所述往复丝杆(394)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384),所述往复丝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思远王敬孙华
申请(专利权)人:西华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