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温罐车卸液系统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61362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罐车卸液系统结构,具体涉及一种低温罐车卸液系统结构,包括罐体、测压管、气相管、进出液管和增压管,罐体内腔顶部设置有气相管和测压管,气相管包括气相取压口,气相取压口的出口向上与罐顶之间留有间隙;气相管另一端延伸到罐体外部;测压管包括压力取压口,压力取压口的端部开半圆孔并固定在罐体顶部,测压管的另一端延伸至罐体外后末端端口连接于罐体底部;所述的罐体底部设置有下进出液管,下进出液管的管口端面与罐体底面保持夹角;所述罐体底部还设置有增压管,所述增压管位于罐体最低点,增压管前段保持水平并且管口端面与罐体底面保持夹角。该结构卸液流畅、速度更快、液体存留量更小,并且测量压力更精确。精确。精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温罐车卸液系统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罐车卸液系统结构,具体涉及一种低温罐车卸液系统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低温罐车卸液系统中,增压管将罐体内的低温液体引出到外部的换热器中,使低温液体气化,再将气化后的气体通入罐体中,增加罐体中的压力,从而使罐体中的液体更快的排出。
[0003]而现有的增压管倾斜设置,导致液体较少时,液体无法顺畅的进入增压管,导致卸液不畅。
[0004]另外罐车的测压管将罐车的气体引出到外部的压力计中,测量罐体中的压力。传统的测压管侧壁上开圆孔,液体容易进入取压口,影响正常测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卸液流畅、速度更快、液体存留量更小,并且测量压力更精确的低温罐车卸液系统结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低温罐车卸液系统结构,包括罐体、测压管、气相管、进出液管和增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罐体内腔顶部设置有气相管和测压管,所述的气相管包括气相取压口,所述的气相取压口的出口向上与罐顶之间留有间隙;气相管另一端延伸到罐体外部;所述的测压管包括压力取压口,压力取压口的端部开半圆孔并固定在罐体顶部,测压管的另一端延伸至罐体外后末端端口连接于罐体底部;所述的罐体底部设置有下进出液管,下进出液管的管口端面与罐体底面保持夹角;所述罐体底部还设置有增压管,所述增压管位于罐体最低点,增压管前段保持水平并且管口端面与罐体底面保持夹角。
[0007]所述的压力取压口端部开两个R5半圆孔,焊接在罐体的顶部,压力取压口通过支撑架固定在罐顶。
[0008]所述的压力取压口与罐体之间的两个R5半圆孔始终呈敞开状态。
[0009]所述的气相取压口通过固定架与罐体顶部固定连接。
[0010]所述的下进出液管的管口端面与罐体底面的夹角为60
°
,下进出液管从罐体内延伸至罐体外部,与罐体连接处设置有连接套。
[0011]所述的增压管水平段管口端面为斜面,该斜面与罐体底面形成的夹角为60
°
,增压管从罐体内延伸至罐体外部,与罐体连接处设置有连接套。
[0012]所述的下进出液管前端通过支撑杆固定,管口通过连接板固定在罐体底部;增压管水平段与罐体之间设置固定板,增压管水平段固定在罐体底面的固定板上。
[0013]所述的下进出液管与增压管之间的距离大于300mm。
[0014]所述的气相管上设置防止液体泄漏的护套,气相管、测压管与罐体连接处均设置有连接套。
[0015]所述的各管路均设置“气封液”结构。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7]1、可避免低液位时增压困难;4、气相取压口与罐体顶部留有一定的距离,避免形成气阻;
[0018]2、测压管的端头开半圆孔焊接在罐体的顶部,防止车辆在行进过程中液体的晃动进入取压口;
[0019]3、增压管位于罐体最低点,增压管水平段开口与罐体底面形成60
°
夹角,可避免低液位时增压困难;使得液位较低时,液体仍然能够顺畅的进入增压管;气相管也增加护套,防止液体泄漏;
[0020]4、下进出液管与罐体形成60
°
夹角,液体存留量更少。并与增压管间距大于300mm以上,避免卸液过程两管口出现抢液现象;
[0021]5、以上各管路均设置“气封液”结构,防止罐体满液时因压差,导致液体自流,造成事故。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罐体和气相管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罐体和测压管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罐体和下进出液管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罐体和增压管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I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8]图7为II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9]图8为III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0]图中:1、罐体;2、测压管;3、气相管;4、固定架;5、下进出液管;6、增压管;7、固定板;8、支撑架;9、支撑杆;10、连接板;11、压力取压口;12、气相取压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申请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32]如附图所示,该低温罐车卸液系统结构,包括罐体1、测压管2、气相管3、进出液管和增压管6,所述的罐体1内腔顶部设置有气相管3和测压管2。
[0033]所述的气相管3包括气相取压口12,所述的气相取压口12的出口向上与罐顶之间留有间隙;气相取压口12与罐体1顶部留有一定的距离,避免形成气阻;气相取压口12通过固定架4与罐体1顶部固定连接。为防止车辆在行进过程中液体的晃动进入取压口,用一长度50mm、外径57mm的接管进行保护;气相管3另一端延伸到罐体1外部。
[0034]所述的测压管2包括压力取压口11,压力取压口11的端部开半圆孔并固定在罐体1顶部,测压管2的另一端延伸至罐体1外后末端端口连接于罐体1底部;压力取压口11端部开
两个R5半圆孔,焊接在罐体1的顶部,压力取压口11通过支撑架8固定在罐顶,压力取压口11与罐体1之间的两个R5半圆孔始终呈敞开状态。即点焊过程中注意焊缝不得覆盖开孔。
[0035]所述的罐体1底部设置有下进出液管5,下进出液管5的管口端面与罐体1底面保持夹角;所述的下进出液管5的管口端面与罐体1底面的夹角为60
°
,液体存留量更少。下进出液管5从罐体1内延伸至罐体1外部,与罐体1连接处设置有连接套。所述的下进出液管5前端通过支撑杆9固定,管口通过连接板10固定在罐体1底部;
[0036]所述罐体1底部还设置有增压管6,所述增压管6位于罐体1最低点,增压管6前段保持水平并且管口端面与罐体1底面保持夹角。所述的增压管6水平段管口端面为斜面,该斜面与罐体1底面形成的夹角为60
°
,可避免低液位时增压困难;增压管6从罐体1内延伸至罐体1外部,与罐体1连接处设置有连接套。增压管6水平段与罐体1之间设置固定板7,增压管6水平段固定在罐体1底面的固定板7上。
[0037]所述的下进出液管5与增压管6之间的距离大于300mm,避免卸液过程两管口出现抢液现象。
[0038]所述的气相管3上设置防止液体泄漏的护套,气相管3、测压管2与罐体1连接处均设置有连接套。上述的各管路均设置防止罐体1满液时因压差,导致液体自流,造成事故的“气封液”结构。
[0039]对于低温液体罐车(含储罐)内容器内部管路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温罐车卸液系统结构,包括罐体(1)、测压管(2)、气相管(3)、进出液管和增压管(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罐体(1)内腔顶部设置有气相管(3)和测压管(2),所述的气相管(3)包括气相取压口(12),所述的气相取压口(12)的出口向上与罐顶之间留有间隙;气相管(3)另一端延伸到罐体(1)外部;所述的测压管(2)包括压力取压口(11),压力取压口(11)的端部开半圆孔并固定在罐体(1)顶部,测压管(2)的另一端延伸至罐体(1)外后末端端口连接于罐体(1)底部;所述的罐体(1)底部设置有下进出液管(5),下进出液管(5)的管口端面与罐体(1)底面保持夹角;所述罐体(1)底部还设置有增压管(6),所述增压管(6)位于罐体(1)最低点,增压管(6)前段保持水平并且管口端面与罐体(1)底面保持夹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罐车卸液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力取压口(11)端部开两个R5半圆孔,焊接在罐体(1)的顶部,压力取压口(11)通过支撑架(8)固定在罐顶,所述的气相取压口通过固定架(4)与罐体顶部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温罐车卸液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压力取压口(11)与罐体(1)之间的两个R5半圆孔始终呈敞开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金广郭兵张城飞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驹王专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