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LNG接收站的槽车余气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41800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LNG接收站的槽车余气回收系统,包括:卸车系统、压力控制及计量系统、氮气吹扫系统和放空系统。采用硬连接的方式将槽车气相口与余气回收系统相连接,通过压力自动调节方式控制系统压力,使余气回收后的LNG槽车压力控制在0.2MPag左右,达到压力设定值时余气回收自动停止,超压时触动报警,并联锁切断回收系统,保证LNG槽车一定的余压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回收BOG余气;同时设置氮气吹扫系统,对硬连接气相卸车臂的残气进行吹扫;设置放空系统,将残气进行集中收集和放散,确保操作环境中无爆炸性混合气体残存。该系统能充分利用LNG槽车内余气的压力回收BOG余气,节能降耗的同时降低对环境的影响。能降耗的同时降低对环境的影响。能降耗的同时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LNG接收站的槽车余气回收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LNG接收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LNG接收站的槽车余气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天然气是一种清洁能源,其燃烧后产生的温室气体只有煤炭燃烧后产生的温室气体的1/2、石油燃烧后产生的温室气体的2/3,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远远小于石油和煤炭。因此,加快发展和合理利用天然气,能够有效改善大气环境和促进减排目标的实现。而且,天然气能源由于其优良的特性也吸引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因此成为能源市场上的新宠。
[0003]近年来,中国的能源缺口不断加大,天然气资源很快成为了石油能源的替代能源,因此现在国家大力推动LNG接收终端的建设,LNG接收站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大中型LNG接收站持续增长。
[0004]LNG接收站内的LNG或天然气的运输方式主要有三种:公路槽车运输、长输管道输送以及船舶运输。船舶运输适用于输送距离较远、不适宜修建运输管道的区域。长输管道的输送投资花费较高。考虑到天然气资源距离消费市场一般较远、建设远距离输气管线的投资非常大,而公路槽车运输机动性较强、与管道输送相比投资花费少,因此公路槽车运输适用于荒漠或者内陆地区。同时由于LNG具有便于运输、气液比比例大的特点,因此可以弥补气态天然气的需求。
[0005]公路槽车运输LNG主要是槽车在LNG接收站内充装LNG后,经公路运输到储配站、气化站等。目前,LNG槽车内的BOG余气主要有两种处理方式,一种处理方式是槽车司机通常采用手动泄压方式等不规范的操作,在空旷地区就地泄放掉槽车罐内的部分BOG,以降低槽车的罐内压力;另一种处理方式是增加气化器、缓冲罐、增压泵、压缩机等设备,通过金属软管将槽车与回收管线相连接,对LNG槽车内的BOG余气进行回收。上述传统的LNG槽车余气处理有以下缺点:(1)大量BOG气体直接放散到大气中,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可燃气体排放到空气中,具有潜在的爆炸危险;(2)BOG中的主要成分甲烷(CH4)是一种温室效应很强的气体,大量BOG气体的直接放散,对环境影响大;(3)采用软连接的方式,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4)增加的回收设备较多,操作复杂,且投资成本高。
[0006]因此,开发一种用于LNG接收站的槽车余气回收系统,以回收槽车内的BOG余气并消除安全隐患和减少环境污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着简单易行、科学规范、安全高效、环境友好、经济适用的原则,提供一种用于LNG接收站的槽车余气回收系统。
[0008]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9]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LNG接收站的槽车余气回收系统,包括:卸车系统、压力控制及计量系统、氮气吹扫系统和放空系统;进行余气回收时,所述卸车系统的一端与LNG
槽车的气相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压力控制及计量系统连接,所述压力控制及计量系统的一端与所述卸车系统连接、另一端与LNG接收站内的BOG压缩机连接;余气回收完成后,所述氮气吹扫系统(通过快装接头)与所述卸车系统连接,所述卸车系统、所述压力控制及计量系统与所述放空系统依次连接,所述放空系统的末端与大气相连通。
[0010]优选地,上述用于LNG接收站的槽车余气回收系统中,所述卸车系统为硬连接气相卸车臂,所述硬连接气相卸车臂的一端与LNG槽车的气相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压力控制及计量系统连接。
[0011]优选地,上述用于LNG接收站的槽车余气回收系统中,所述压力控制及计量系统包括余气回收总管和多路余气回收支管,各路余气回收支管相互并联设置,所述余气回收支管的一端与所述硬连接气相卸车臂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余气回收总管连接;所述余气回收总管的一端与余气回收支管连接、另一端与LNG接收站内的BOG压缩机连接。
[0012]优选地,上述用于LNG接收站的槽车余气回收系统中,各路余气回收支管上均依次设置有就地压力表、余气压力控制阀、远传压力表、流量计以及余气回收止回阀;和/或,所述余气回收总管上设置有自动切断阀。
[0013]其中,就地压力表用于监测槽车内余气压力;余气压力控制阀用于自动调节余气回收系统压力,稳定系统压力;远传压力表用于监测调压后的压力并将信号送入DCS(分布式控制系统);流量计用于计量从槽车中回收的BOG气体的流量;余气回收止回阀用于防止因LNG槽车内压力不同导致BOG气体反窜而影响其他支管的操作;自动切断阀用于当压力超压/欠压时联锁切断余气回收系统。
[0014]优选地,上述用于LNG接收站的槽车余气回收系统中,所述余气压力控制阀为自力式调压阀;和/或,所述远传压力表为带有报警功能的远传压力变送器;和/或,所述流量计为带有温度压力补偿和流量累计功能的超声波流量计;和/或,所述余气回收止回阀为旋启式止回阀;和/或,所述自动切断阀为气动开关阀。
[0015]优选地,上述用于LNG接收站的槽车余气回收系统中,所述氮气吹扫系统包括氮气吹扫总管和多路氮气吹扫支管,各路氮气吹扫支管相互并联设置,所述氮气吹扫总管的一端与LNG接收站的氮气管网连接、另一端与各路氮气吹扫支管连接。
[0016]优选地,上述用于LNG接收站的槽车余气回收系统中,所述氮气吹扫总管上依次设置有氮气压力控制阀及就地压力表;各路氮气吹扫支管上均依次设置有氮气吹扫止回阀、就地压力表以及快装接头,余气回收完成后,所述氮气吹扫系统通过快装接头与所述卸车系统连接。
[0017]优选地,上述用于LNG接收站的槽车余气回收系统中,所述氮气压力控制阀为自力式调压阀;和/或,所述氮气吹扫止回阀为旋启式止回阀。
[0018]优选地,上述用于LNG接收站的槽车余气回收系统中,所述放空系统包括放空总管和多路放空支管,所述放空支管一端与余气回收支管连接、另一端与放空总管连接,所述放空支管与余气回收支管的连接点设置于相应余气回收支管的就地压力表之前,连接点处下游的余气回收支管与放空支管均设有手阀,放空总管的末端与大气相连通。余气回收操作时,放空支管的手阀关闭,相应余气回收支管的手阀打开;氮气吹扫放空时,余气回收支管的手阀关闭,相应放空支管的手阀打开。
[0019]优选地,上述用于LNG接收站的槽车余气回收系统中,所述放空总管的末端设置有
阻火器。所述阻火器为阻爆燃型阻火器。
[0020]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余气的压力、同时保证LNG槽车有一定的余压,本技术将余气回收系统正常运行时系统的操作压力控制在0.2MPag左右。当LNG槽车气相口与余气回收装置通过硬连接气相卸车臂连通后,LNG槽车内的余气在压力差的驱动下经余气压力控制阀节流降压后进入BOG总管。随着LNG槽车内余气的不断回收,槽车内的压力不断降低,当压力达到余气压力控制阀的设定值时,余气回收操作自动停止。当余气压力控制阀失效或发生故障时,远传压力表在线压力显示和报警、并将信号送至DCS,同时联锁关闭余气回收总管上的自动切断阀。当余气回收操作完成后,将硬连接气相卸车臂与氮气吹扫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LNG接收站的槽车余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卸车系统(1)、压力控制及计量系统(2)、氮气吹扫系统(3)和放空系统(4);进行余气回收时,所述卸车系统(1)的一端与LNG槽车的气相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压力控制及计量系统(2)连接,所述压力控制及计量系统(2)的一端与所述卸车系统(1)连接、另一端与LNG接收站内的BOG压缩机连接;余气回收完成后,所述氮气吹扫系统(3)与所述卸车系统(1)连接,所述卸车系统(1)、所述压力控制及计量系统(2)与所述放空系统(4)依次连接,所述放空系统(4)的末端与大气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LNG接收站的槽车余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卸车系统(1)为硬连接气相卸车臂,所述硬连接气相卸车臂的一端与LNG槽车的气相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压力控制及计量系统(2)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LNG接收站的槽车余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控制及计量系统(2)包括余气回收总管(2

1)和多路余气回收支管,各路余气回收支管相互并联设置,所述余气回收支管的一端与所述硬连接气相卸车臂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余气回收总管(2

1)连接,所述余气回收总管(2

1)的一端与各路余气回收支管连接、另一端与LNG接收站内的BOG压缩机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LNG接收站的槽车余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各路余气回收支管上均依次设置有就地压力表、余气压力控制阀、远传压力表、流量计以及余气回收止回阀;和/或,所述余气回收总管(2

1)上设置有自动切断阀。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LNG接收站的槽车余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气压力控制阀为自力式调压阀;和/或,所述远传压力表为带有报警功能的远传压力变送器;和/或,所述流量计为带有温度压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鹿洋张晓瑞梁硕杨立伟穆月风马自成
申请(专利权)人:新地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