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烧器及废气后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61181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废气后处理系统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燃烧器及废气后处理系统。燃烧器包括:喷嘴组件、混合管、第一燃烧管、第二燃烧管和点火塞;混合管内形成有混合腔,混合管的一端设置有废气进口,另一端设置有出气口;第一燃烧管设置于混合管上,第二燃烧管沿混合管的径向设置于混合腔内,且第一燃烧管的一端与第二燃烧管连通,另一端设置有喷嘴组件,第二燃烧管开设有多个扩散口;第一燃烧管上开设有第一空气入口,点火塞设置于第一燃烧管上。由于第二燃烧管沿混合管的径向设置于混合腔内,能够通过多个扩散口沿混合管的径向扩散,提高废气的燃烧效果,同时占用混合管的轴向空间小,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和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和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和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烧器及废气后处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气后处理系统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燃烧器及废气后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柴油后处理系统燃烧器一般采用一级点燃管和二级燃烧管布置方案,一级点燃管插入排气管道或壳体,二级主燃烧管采用的是与排气管道同轴布置,燃烧后的油气混合体从二级主燃管导入排气流道中。
[0003]一方面,由于火焰主要由二级主燃烧管喷出,火焰集中于中心区,径向扩散不易,而为了提高二级主燃管喷出火焰的径向扩散效果,需要将二级空气进入二级主燃管后充分旋转混合,这就导致二级主燃烧管的长度不能太短,需要较大的轴向空间,使燃烧器整体占用空间较大,降低了空间利用率和提高了成本,另一方面,尽管如此设置,喷出的火焰也受到二级主燃管的限制,径向扩散效果较差,大部分火焰直接从中心区域流入下游催化器,易损坏下游催化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烧器及废气后处理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主燃管占用空间较大、降低了空间利用率、提高了成本以及易损坏下游催化器的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燃烧器,用于废气后处理系统,所述燃烧器包括:喷嘴组件、混合管、第一燃烧管、第二燃烧管和点火塞;
[0006]所述混合管内形成有混合腔,所述混合管的一端设置有废气进口,另一端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废气进口与所述出气口均与所述混合腔连通;
[0007]所述第一燃烧管设置于所述混合管上,所述第二燃烧管沿所述混合管的径向设置于所述混合腔内,且所述第一燃烧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燃烧管连通,另一端设置有所述喷嘴组件,所述喷嘴组件用于向所述第一燃烧管内喷射燃料,所述第二燃烧管开设有多个扩散口;
[0008]所述第一燃烧管上开设有第一空气入口,所述点火塞设置于所述第一燃烧管上,用于点燃所述喷嘴组件喷出的燃料。
[0009]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燃烧管的侧壁沿周向包括导向区和燃烧区,所述导向区朝向所述废气进口,用于引导废气,所述燃烧区开设有多个所述扩散口。
[0010]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燃烧管呈直线型、Y型或环形。
[0011]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空气入口为斜切口,用于在所述第一燃烧管内产生旋流。
[0012]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燃烧管包括外管体和内管体,所述外管体套设于所述内管体,且之间形成有气腔,所述喷嘴组件用于向所述内管体喷射燃料;
[0013]所述外管体的侧壁上开设有所述第一空气入口,且能够在所述气腔内产生旋流,
所述内管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沿周向分布的第二空气入口,多个所述第二空气入口用于在所述内管体内形成旋流。
[0014]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空气入口呈条状,且倾斜设置。
[0015]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外管体的侧壁上还开设有第一安装口,所述内管体的侧壁上还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口对应的第二安装口;
[0016]所述点火塞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口,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安装口。
[0017]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喷嘴组件包括喷嘴本体、端盖和上盖;
[0018]所述端盖连接于所述第一燃烧管的端部,且所述端盖的侧部开设有第三空气入口,顶部开设有用于形成空气旋流的锥形通孔;
[0019]所述上盖连接于所述端盖,且开设有燃料流道,所述喷嘴本体的进口端连接于所述上盖,且与所述燃料流道连通,喷口端嵌设于所述锥形通孔内。
[0020]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锥形扩散器,所述锥形扩散器设置于所述混合管内,且位于所述第二燃烧管与所述出气口之间。
[002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废气后处理系统,包括所述的燃烧器。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燃烧器及废气后处理系统所具有的技术优势为:
[002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燃烧器,用于废气后处理系统,燃烧器包括:喷嘴组件、混合管、第一燃烧管、第二燃烧管和点火塞;混合管内形成有混合腔,混合管的一端设置有废气进口,另一端设置有出气口,废气进口与出气口均与混合腔连通;第一燃烧管设置于混合管上,第二燃烧管沿混合管的径向设置于混合腔内,且第一燃烧管的一端与第二燃烧管连通,另一端设置有喷嘴组件,喷嘴组件用于向第一燃烧管内喷射燃料,第二燃烧管开设有多个扩散口;第一燃烧管上开设有第一空气入口,点火塞设置于第一燃烧管上,用于点燃喷嘴组件喷出的燃料。
[0024]喷嘴组件将燃料喷入第一燃烧管,第一空气入口将空气导入第一燃烧管,燃料与空气在第一燃烧管内混合形成混合气,并经过点火塞点燃形成一级燃烧,由于第二燃烧管沿混合管的径向设置于混合腔内,使燃烧的混合气进入第二燃烧管后能够通过多个扩散口沿混合管的径向扩散,并与废气进口进入的废气形成二级燃烧,燃烧的火焰沿混合管的径向扩散效果好且分布均匀,提高下游催化器的使用寿命,且一二级燃烧能够有效提高废气的燃烧效果,同时第二燃烧管占用混合管的轴向空间小,使燃烧器整体能够更小,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和降低了成本。
[0025]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燃烧器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燃烧器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燃烧器的剖视图;
[0030]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燃烧器打开上盖的俯视图;
[0031]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燃烧器打开端盖的俯视图;
[0032]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燃烧管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标:1

混合管;2

第一燃烧管;3

第二燃烧管;4

点火塞;5

废气进口;6

出气口;7

扩散口;8

第一空气入口;9

导向区;10

燃烧区;11

外管体;12

内管体;13

气腔;14

第二空气入口;15

喷嘴本体;16

端盖;17

上盖;18

第三空气入口;19

锥形通孔;20

锥形扩散器;21

连接法兰盘;22

第一空气管道;23

第二空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烧器,用于废气后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包括:喷嘴组件、混合管(1)、第一燃烧管(2)、第二燃烧管(3)和点火塞(4);所述混合管(1)内形成有混合腔,所述混合管(1)的一端设置有废气进口(5),另一端设置有出气口(6),所述废气进口(5)与所述出气口(6)均与所述混合腔连通;所述第一燃烧管(2)设置于所述混合管(1)上,所述第二燃烧管(3)沿所述混合管(1)的径向设置于所述混合腔内,且所述第一燃烧管(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燃烧管(3)连通,另一端设置有所述喷嘴组件,所述喷嘴组件用于向所述第一燃烧管(2)内喷射燃料,所述第二燃烧管(3)开设有多个扩散口(7);所述第一燃烧管(2)上开设有第一空气入口(8),所述点火塞(4)设置于所述第一燃烧管(2)上,用于点燃所述喷嘴组件喷出的燃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燃烧管(3)的侧壁沿周向包括导向区(9)和燃烧区(10),所述导向区(9)朝向所述废气进口(5),用于引导废气,所述燃烧区(10)开设有多个所述扩散口(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燃烧管(3)呈直线型、Y型或环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气入口(8)为斜切口,用于在所述第一燃烧管(2)内产生旋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燃烧管(2)包括外管体(11)和内管体(12),所述外管体(11)套设于所述内管体(12),且之间形成有气腔(13),所述喷嘴组件用于向所述内管体(12)喷射燃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七四专利代理机构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凯瑞伟柯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