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粉样掺配自动混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60259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煤粉样掺配自动混匀装置,包括支架、转动设在支架上的混匀器和盛放煤粉样和钢珠的煤粉盒,煤粉盒分别设在混匀器的顶端和底端,混匀器包括壳体和固设在壳体上的多个分流单元,分流单元沿左右方向间隔设有多列,沿上下方向设有多行,且相邻两行分流单元交错间隔设置,壳体内设有供煤粉样和钢珠从上向下流动的流道,煤粉盒的内腔与流道连通,流道包括竖直流道和与竖直流道倾斜相交的倾斜流道,竖直流道分别设在每相邻的两列分流单元以及分流单元与壳体的左/右侧壁之间,倾斜流道分别设在每相邻的两行分流单元之间,每个竖直流道的至少一端部连通一个或两个倾斜流道。该混匀装置能高效混匀掺配煤粉样,操作简便、自动化程度高。自动化程度高。自动化程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粉样掺配自动混匀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煤粉样混匀
,具体涉及一种煤粉样掺配自动混匀装置,用于两种及两种以上的煤粉样掺配后分析检测时的煤粉样混匀,特别适用于实验室掺配煤粉样的混匀。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煤炭采购成本通常占燃煤火电厂发电成本的60%~70%,部分电厂甚至达到80%。燃煤电厂为了降低生产成本,采购一种或多种低价煤进行配煤掺烧已经成为常态。为了保障配煤掺烧时机组安全经济运行,前期需要将掺烧的两种或多种煤粉样混合均匀进行相关煤质参数检测,为保证检测准确性,煤粉样的混合均匀至关重要。
[0003]目前煤炭检测实验室在进行煤粉样掺配混匀时主要采用手动搅拌的方式,样品搅拌后的均匀性受搅拌次数及搅拌方式等影响较大,容易产生粒度离析,搅拌后仅凭经验判断样品是否均匀,混匀效果不能得到保障。在煤炭行业标煤或实验室间比对样品的混匀过程中,会使用到相关的混匀装置。如授权公告日为2014年09月3日,授权公告号为CN203811450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煤粉混匀装置,主要通过上、下两个相通圆锥形腔体,且在上、下两个腔体内各设有一个煤粉切割悬锥,煤粉通过上部腔体落入下部腔体时,煤粉经过两个悬锥切割达到分散,可通过摇动装置使下部腔体转移到上部,长时间操作后使煤粉达到混匀的目的。但是该煤粉混匀装置需要手动操作,存在混匀效率低,混匀效果不好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实验室掺配煤粉样的高效混匀而提供一种煤粉样掺配自动混匀装置,该混匀装置设计合理、构思独特,能高效混匀掺配煤粉样,操作简便、自动化程度高。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煤粉样掺配自动混匀装置,包括支架、能够自动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混匀器和用于盛放煤粉样和钢珠的煤粉盒,所述煤粉盒分别设置在所述混匀器的顶端和底端,所述混匀器包括具有中空腔体的壳体和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多个分流单元,所述分流单元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有多列,沿上下方向设置有多行,且相邻两行所述分流单元交错间隔设置,所述壳体的中空腔体内设置有供所述煤粉样和所述钢珠从上向下流动的流道,所述煤粉盒的内腔与所述流道连通,所述流道包括竖直流道和与所述竖直流道倾斜相交的倾斜流道,所述竖直流道分别设置在每相邻的两列所述分流单元之间以及所述分流单元与所述壳体的左/右侧壁之间,所述倾斜流道分别设置在每相邻的两行所述分流单元之间,每个所述竖直流道的至少一端部连通一个或两个所述倾斜流道。
[0007]优选地,当每个所述竖直流道分别连通两个所述倾斜流道时,两个所述倾斜流道对称设置在所述竖直流道的左右两侧。可使每个竖直流道中的煤粉样和钢珠均匀分散到两
个倾斜流道中,使得煤粉样的混合更加均匀。
[0008]优选地,所述竖直流道包括设置在每相邻的两列所述分流单元之间的第一竖直流道和设置在所述分流单元与所述壳体的左/右侧壁之间的第二竖直流道,每个所述第一竖直流道分别连通两个所述倾斜流道,每个所述第二竖直流道与一个所述倾斜流道连通。
[0009]优选地,每行所述分流单元均包括多个第一分流单元和一个第二分流单元,相邻两行的所述第二分流单元分别位于所述壳体的左右两端,且与所述壳体的左/右侧壁之间无间隙,所述竖直流道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分流单元和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一分流单元之间、每相邻的两列所述第一分流单元之间以及所述第一分流单元与所述壳体的左/右侧壁之间。
[0010]一种具体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分流单元的横截面的外轮廓为六边形结构,所述六边形结构具有位于上端的第一顶点和位于下端的第二顶点,所述第一顶点和所述第二顶点之间的连线沿竖直方向延伸,在所述第一顶点和所述第二顶点连线的左右两侧,所述六边形结构均具有相对竖直方向倾斜设置的第一边和第二边、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三边,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二边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三边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一顶点位于所述第一边上,所述第二顶点位于所述第二边上,所述第二分流单元的横截面的外轮廓具有位于上端的第三顶点和位于下端的第四顶点,所述第三顶点和所述第四顶点均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侧壁上,所述第二分流单元的横截面的外轮廓还具有相对竖直方向倾斜设置的第四边和第五边、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六边,所述第四边和所述第五边分别设置在所述第六边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三顶点位于所述第四边上,所述第四顶点位于所述第五边上。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一分流单元左右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二边对称设置,所述第四边和所述第五边对称设置。
[0012]所述第一边与所述第三边之间的夹角、所述第二边与所述第三边之间的夹角、所述第四边与所述第六边之间的夹角以及所述第五边与所述第六边之间的夹角均不大于135度。这可防止煤粉样成团堵塞流道。
[0013]所述混匀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振动器,所述振动器位于所述壳体的中空腔体的外部,所述振动器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振动器的设置可防止煤粉样在混匀器的流道内堵塞,同时还可提高混匀效率。振动器的启停可以进行定时控制。
[0014]优选地,所述混匀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混匀器相对所述支架自动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电机的电机轴上的第一齿轮和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相啮合。电机的启停时间可以定时控制,电机的转动速度需保证煤粉样和钢珠在随煤粉盒转动过程中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不向下掉落。
[0015]优选地,所述煤粉盒与所述壳体可拆卸地连接。以便于在煤粉盒中盛放煤粉样和钢珠,并取出混匀后的煤粉样。
[0016]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的煤粉样掺配自动混匀装置利用钢珠和煤粉样自身重力的作用,从顶部煤粉盒中自由下降进入混匀器内,并在混匀器内设置的各分流单元之间形成的流道中流道,在流道中流动时经过多次随机分散和多次随机混合,同时混匀器可相对支架转动,从而增加随机分散和随机混合的次数,最终达到使煤粉样混匀的作用。该装置可以用于实验室掺配煤粉样的混
匀,便于操作,自动化程度高,混匀效率高,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煤粉样掺配自动混匀装置的正视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煤粉样掺配自动混匀装置的侧视示意图(去掉支架和电机);
[0019]图3为图2中A处局部放大图。
[0020]图中:1支架;2、混匀器;21、壳体;22、第一分流单元;221、第一顶点;222、第二顶点;223、第一边;224、第二边;225、第三边;23、第二分流单元;231、第三顶点;232、第四顶点;233、第四边;234、第五边;235、第六边;241、第一竖直流道;242、第二竖直流道;25、倾斜流道;3、煤粉盒;4、钢珠;51、电机;52、第一齿轮;52、第二齿轮;6、振动器;7、卡扣;100、煤粉样。
具体实施方式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粉样掺配自动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能够自动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混匀器和用于盛放煤粉样和钢珠的煤粉盒,所述煤粉盒分别设置在所述混匀器的顶端和底端,所述混匀器包括具有中空腔体的壳体和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多个分流单元,所述分流单元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有多列,沿上下方向设置有多行,且相邻两行所述分流单元交错间隔设置,所述壳体的中空腔体内设置有供所述煤粉样和所述钢珠从上向下流动的流道,所述煤粉盒的内腔与所述流道连通,所述流道包括竖直流道和与所述竖直流道倾斜相交的倾斜流道,所述竖直流道分别设置在每相邻的两列所述分流单元之间以及所述分流单元与所述壳体的左/右侧壁之间,所述倾斜流道分别设置在每相邻的两行所述分流单元之间,每个所述竖直流道的至少一端部连通一个或两个所述倾斜流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粉样掺配自动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每个所述竖直流道分别连通两个所述倾斜流道时,两个所述倾斜流道对称设置在所述竖直流道的左右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粉样掺配自动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流道包括设置在每相邻的两列所述分流单元之间的第一竖直流道和设置在所述分流单元与所述壳体的左/右侧壁之间的第二竖直流道,每个所述第一竖直流道分别连通两个所述倾斜流道,每个所述第二竖直流道与一个所述倾斜流道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粉样掺配自动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每行所述分流单元均包括多个第一分流单元和一个第二分流单元,相邻两行的所述第二分流单元分别位于所述壳体的左右两端,且与所述壳体的左/右侧壁之间无间隙,所述竖直流道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分流单元和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一分流单元之间、每相邻的两列所述第一分流单元之间以及所述第一分流单元与所述壳体的左/右侧壁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煤粉样掺配自动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流单元的横截面的外轮廓为六边形结构,所述六边形结构具有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后港陆超翟鹏宇杨圣超洪新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电华创苏州电力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