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充气轮胎
[0001]本技术涉及轮胎
,特别是涉及一种非充气轮胎。
技术介绍
[0002]轮胎作为车辆唯一与地面接触的部位,承担着承受载荷、改变方向、缓冲与减震、驱动与制动四个方面的重要作用。传统的充气轮胎经常遇到爆胎问题,充气过足、不足,轮胎有裂纹,或者直接被刺穿,为了行车时轮胎不发生意外,需要经常检查胎面磨损程度,并检测胎压和温度信息,为了最佳性能需要定期维护。
[0003]相比之下,非充气轮胎由于不用充气,不会出现爆胎的现象,并在改进乘坐舒适性的同时提高了轮胎的耐久性。非充气轮胎靠轮辐传递载荷,辐条可以通过预拉伸、预压缩等形式嵌入到轮毂和外胎面内侧之间。因此,非充气轮胎的轮辐结构将影响轮胎的承力形式、胎面载荷的分布、轮胎的耐久性和侧向力等,对非充气轮胎的轮辐结构进行改进以改善轮胎的性能是本领域需解决并一直在进行的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非充气轮胎,通过设计轮胎的轮辐结构,能够改善轮胎承载力的均匀性,进而提高轮胎的支撑性能。
[0005]为了实现上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轮毂、轮辐和外胎;所述轮辐包括第一轮辐结构和第二轮辐结构,所述第一轮辐结构包括第一轮辐元件、第二轮辐元件和第三轮辐元件,所述第一轮辐元件自所述轮毂沿所述轮毂的径向向外延伸一定长度至第一交汇点,所述第二轮辐元件和所述第三轮辐元件均自所述第一交汇点与所述轮毂的径向呈一定角度地延伸至所述外胎,所述第一轮辐元件分别与所述第二轮辐元件及所述第三轮辐元件在所述第一交汇点处连接;所述第二轮辐结构包括第四轮辐元件、第五轮辐元件和第六轮辐元件,所述第四轮辐元件自所述外胎沿所述轮毂的径向向内延伸一定长度至第二交汇点,所述第五轮辐元件和所述第六轮辐元件均自所述第二交汇点与所述轮毂的径向呈一定角度地延伸至所述轮毂,所述第四轮辐元件分别与所述第五轮辐元件及所述第六轮辐元件在所述第二交汇点处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轮辐结构和所述第二轮辐结构在该非充气轮胎的周向方向交替布置于所述轮毂和所述外胎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轮辐结构在垂直于所述非充气轮胎的轴向的横截面上的截面图呈Y型;所述第二轮辐结构在垂直于所述非充气轮胎的轴向的横截面上的截面图也呈Y型。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充气轮胎,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小牛,韦华伟,赵晓礼,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