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岩专利>正文

非融合脊柱侧弯矫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5848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的非融合脊柱侧弯矫正装置,包括固定在脊柱侧凸范围内椎体上的固定钉和多个椎弓根钉,还包括与所述固定钉和多个椎弓根钉连接的矫正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钉与所述矫正棒为锁紧连接,所述多个椎弓根钉与所述矫正棒为滑动连接。该装置克服了现有装置的技术问题,既可实现有效的一次矫正效果,又具有持续引导脊柱向正常弧度生长的特点,同时始终保持了固定范围内各个椎节的适度的活动范围和应力,脊柱周围动力性结构影响少,并且有一定的三维矫正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不需要后期多次手术调整,可根据需要在前路或后路矫正手术中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脊柱侧弯的内固定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治疗存在生长潜能的脊柱侧弯患者的内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脊柱侧凸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外观,脏器的功能,社会适应能力,甚至寿命,因此支具治疗无效的情况下需要手术矫正。目前手术方式主要以融合固定为主,但是对于存在生长潜能的脊柱侧弯患者如过早实行脊柱器械固定加脊柱融合术,则会严重影响患儿的正常发育和成长。目前的办法是可调节性的脊柱生长阀技术,延期行脊柱融合术。但固定器械需定期进行撑开、延长,以不断适应患儿脊柱的生长,达到不断矫正的作用。现有可调节性的脊柱生长阀矫正装置的后期的阶段性撑开手术都需要多次麻醉和手术,存在很大风险和不良影响;而且不能及时、合理地根据患儿的生长实现较佳的调整。每一次调整后,整个装置仍然处于一个固定状态,脊柱周围的动力性结构容易出现变性,脊柱的后路结构也容易发生自发性融合。另外,由于固定点少,跨度大,手术后需要长时间的佩戴支具保护,很容易出现断钉、断棒或者是钉子脱出的现象。以通常使用的ISOLA矫正装置为例,ISOLA矫正装置采用双轴串联连接方式,包括二根撑开棒,每根支撑棒的一端固定在脊柱上、下侧的端椎位置,另一端在中间位置搭接并固定在一起。在后期撑开手术中,需将其中间的搭接部分全部暴露,才能实现长度的调整,且患者每3-6个月就需要实行下次调整手术。类似的结构还有矫正脊柱侧凸的板棍系统,其设计是采用椎板钩或椎弓根钩结合椎弓根螺钉尾部的金属环连接在不锈钢的板棍上,在固定范围内允许一定的脊柱生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非融合脊柱侧弯矫正装置,克服了现有装置的技术问题,既可实现有效的一次矫正效果,又具有持续引导脊柱向正常弧度生长的特点,同时始终保持了固定范围内各个椎节的适度的活动范围和应力,脊柱周围动力性结构影响少,并且有一定的三维矫正效果。本专利技术不需要后期多次手术调整,可根据需要在前路或后路矫正手术中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非融合脊柱侧弯矫正装置,包括固定在脊柱侧凸范围内椎体上的固定钉和多个椎弓根钉,还包括与所述固定钉和多个椎弓根钉连接的矫正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钉与所述矫正棒为锁紧连接,所述多个椎弓根钉与所述矫正棒为滑动连接。所述矫正棒为在低温下按生理弧度或医师设定的形状进行记忆形状处理、在体温下向记忆形状恢复实现侧方平移和矢状面矫正效果的超弹性材质棒。所述超弹性材质棒为钛合金或镍钛合金棒。所述椎弓根钉为3~5个。所述超弹性材质棒的上端设置了预留长度,并在端部设置防脱出锁帽。所述椎弓根钉包括依次连接的钉体、钉尾和钉帽,下部设置成螺纹的钉体固定在脊柱侧凸范围内的椎体上,上部与所述钉尾下部连接;所述钉尾的上部设置成U形上开口,并通过螺纹连接所述钉帽;所述矫正棒设置在所述钉尾上部的U形上开口中,形成实现和维持脊柱向生理性弯曲引导性生长的单向钉棒滑动连接结构。所述钉尾与钉体为可相对转动的转动连接,所述钉尾上部的U形上开口随矫正棒矫形过程中的形状变化做轴向旋转,始终滑动配合所述矫正棒,形成实现保持固定节段适当活动度的万向钉棒滑动连接结构。所述固定钉下端固定在脊柱下段固定椎上,所述固定钉上端与矫正棒的下端构成结构稳定、可控制矫正棒方向和旋转的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钉、椎弓根钉和矫正棒通过经皮的微创手术或传统的开放手术植入,设置在前路或后路。所述固定钉、椎弓根钉和锁帽的材料为钛合金或医用不锈钢。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非融合脊柱侧弯矫正装置通过采用在脊柱侧凸范围内椎体上的固定钉与矫正棒的锁紧结构,保证了矫正棒在椎旁的位置和方向固定于生理曲度,通过采用脊柱侧凸范围内多个椎弓根钉与矫正棒的滑动连接结构,保证了对侧凸脊柱有效的平移矫正力,并通过矫正棒上端预留一定的调整长度,以适应患者脊柱的生长。在本专利技术优选技术方案中,矫正棒为超弹性材质棒,在低温下按生理弧度或医师设定的形状进行记忆形状处理,很容易完成整体的连接和植入。植入后,超弹性材质棒整体在体温下向记忆形状恢复,可以可靠地实现需要的侧方平移效果和矢状面矫正效果,避免了置棒过程中个别钉子的应力集中,有效避免了脊柱损伤,减少了操作时间,同时也减少了手术时间和手术出血量。同时,超弹性材质棒在体内始终维持着稳定的向生理弧度恢复的应力,使得脊柱在此应力下引导性生长,并最终使患者可以单纯采用此项技术获得满意的矫正和控制,而不需要再进行融合性手术,或只进行相对较小范围的融合性手术。在本专利技术优选技术方案中,椎弓根钉的钉尾与钉体设计成可相对转动的转动连接,使钉尾上部的U形上开口随矫正棒矫形过程中的形状变化做相应旋转,始终保持与所述矫正棒的滑动配合,形成实现保持固定节段适当活动度的万向钉棒滑动连接结构。该技术方案进一步保证了侧方平移和矢状面矫正过程中矫正棒与椎弓根钉的滑动连接效果,减小了二者间的接触应力,为手术后的持续矫正提供了可靠的保证。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可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前路或后路固定;2.不需要反复的手术调整,又能使患儿脊柱侧弯的发展得到及时纠正,矫正治疗效果大幅度提高;3.保持了固定节段的适度的活动范围,并且在活动中持续自动的矫正畸形保持了固定节段的生理性应力,减少了固定节段周围动力性结构的变性;4.由于低温下矫正棒的植入非常简便,可以实现整体装置矫正,各种腔镜和微创操作均可以结合应用;5.最终的非融合脊柱或短节段融合脊柱的远期对于脊柱退变的影响是现有装置无法实现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矫正后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椎弓根钉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为1-矫正棒;2-固定钉;3(3A、3B、3C)-椎弓根钉;4-锁帽;31-钉体;32-钉尾;33-钉帽。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图1~3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非融合脊柱侧弯矫正装置包括固定钉2、椎弓根钉3和矫正棒1。固定钉2固定在脊柱下段固定椎上,通常固定钉固定在胸段和腰段之间,并与矫正棒1的下端固定连接,构成结构稳定、可控制矫正棒1方向和旋转的钉棒锁紧连接结构。椎弓根钉3依次固定在脊柱侧凸范围的椎体上,并依次与矫正棒1滑动连接,构成实现和维持脊柱向生理性弯曲引导性生长的钉棒滑动连接结构。更具体地说,固定钉2和椎弓根钉3为二套,分别固定在畸形脊柱的两侧,矫正棒1为二根,分别与畸形脊柱的两侧固定的固定钉2和椎弓根钉3连接,形成整体的非融合脊柱侧弯矫正装置。固定在下段固定椎上的固定钉2与矫正棒1的锁紧结构保证了矫正棒1在椎旁的位置和方向固定于生理曲度,固定在脊柱侧凸范围内的椎弓根钉3与矫正棒1的滑动连接结构,保证了对侧凸脊柱有效的平移矫正力。矫正棒1的上端还预留有一定的调整长度,为患儿脊柱的生长提供了持续矫正的空间,可自发地根据患儿的生长进行调整。在本专利技术优选技术方案中,矫正棒1采用超弹性材质棒。矫正棒1在低温下按生理弧度或医师设定的形状进行记忆形状处理后,再调整成患儿脊柱的侧凸形状,因此很容易完成矫正棒1的整体连接和植入。矫正棒1植入后,由于矫正棒1超弹性材质的固有特性,棒的整体在体温下向记忆形状恢复,可靠地实现了需要的侧方平移效果和矢状面矫正效果。本专利技术上述技术方案彻底避免了传统手术中植棒过程中个别钉子的应力集中,避免了脊柱损伤,减少了操作时间,同时也减少了手术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融合脊柱侧弯矫正装置,包括固定在脊柱侧凸范围内椎体上的固定钉和多个椎弓根钉,还包括与所述固定钉和多个椎弓根钉连接的矫正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钉与所述矫正棒为锁紧连接,所述多个椎弓根钉与所述矫正棒为滑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岩张雪松王征
申请(专利权)人:王岩张雪松王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