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攀枝花学院专利>正文

锚索防崩装置及防崩锚索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57520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锚索防崩装置及防崩锚索,属于锚固装置领域。锚索防崩装置,包括外套筒、第一弹性防崩套筒及第二弹性防崩套筒,外套筒的内孔包括第一容纳孔及与第一容纳孔相连通的第二容纳孔,第一容纳孔具有自第一方向逐渐收缩的锥台形内表面,第二容纳孔具有自第一方向逐渐扩张的锥台形内表面;在外套筒上固定连接牵引线,当锚索主体从锚索托盘处断裂后,断裂后的锚索主体向外飞出,锚索主体带动第二弹性防崩套筒往外飞出,此时由于第二弹性防崩套筒的外表面与外套筒的第二容纳孔的内表面间为斜楔配合,因此第二弹性防崩套筒与外套筒会紧紧的套在锚索主体上,因此固定连接在外套筒上的牵引线将限制断裂后的锚索主体向外飞出。上的牵引线将限制断裂后的锚索主体向外飞出。上的牵引线将限制断裂后的锚索主体向外飞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锚索防崩装置及防崩锚索


[0001]本技术涉及锚索防崩装置及防崩锚索,属于锚固装置领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煤矿巷道支护中,普遍采用锚杆、锚索支护。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和开采范围的不断扩大,巷道中很容易出现冲击地压,即使采用锚杆+锚索+钢带+金属网等联合支护方式,也有锚索脱锁支护失效的情况发生。
[0003]公开号为CN112814716 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锚索锁具防崩落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带锥度的瓣舌和螺母套组成,螺母套旋套在瓣舌上;所述的瓣舌由2

3瓣合对在一起,瓣舌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瓣舌内弧面加工有与锚索钢绞线纹路相贴合的内螺纹,瓣舌外弧面加工有外锥丝,所述的螺母套内锥面加工有与瓣舌配合的内锥丝,且螺母套的尾部加工有六方头;使用时,将本装置安装在锚索上顶住原有锁具,在地压冲击的瞬间牢牢咬住锚索索体,阻止锁舌松动滑脱或崩落,保持锁具的原有锁紧力。
[0004]该装置可防止锚索锁具从锚索索体上崩落,但当锚索索体断裂时,现有的锚索锁具防崩落装置无法束缚断裂的锚索索体飞出。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使用时,可防止断裂后的锚索主体飞出的锚索防崩装置及防崩锚索。
[0006]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锚索防崩装置,包括外套筒、第一弹性防崩套筒及第二弹性防崩套筒,外套筒的内孔包括第一容纳孔及与第一容纳孔相连通的第二容纳孔,第一容纳孔具有自第一方向逐渐收缩的锥台形内表面,第二容纳孔具有自第一方向逐渐扩张的锥台形内表面;
[0007]第一弹性防崩套筒位于第一容纳孔中,第一弹性防崩套筒具有自第一方向逐渐收缩的锥台形外表面,第一弹性防崩套筒外表面与第一容纳孔的内表面相适配,且第一弹性防崩套筒的外表面上开设有沿第一方向贯通第一弹性防崩套筒的第一开口;
[0008]第二弹性防崩套筒位于第二容纳孔中,第二弹性防崩套筒具有自第一方向逐渐扩张的锥台形外表面,第二弹性防崩套筒外表面与第二容纳孔的内表面相适配,且第二弹性防崩套筒的外表面上开设有沿第一方向贯通第二弹性防崩套筒的第二开口;
[0009]进一步的,第一容纳孔的内表面呈圆锥台形,第二容纳孔的内表面呈圆锥台形。
[0010]进一步的,外套筒上固定连接有牵引线。
[0011]进一步的,外套筒上还开设有连接孔,连接孔沿外套筒的径向贯穿外套筒,牵引线穿过外套筒。
[0012]进一步的,第一弹性防崩套筒的内表面呈圆柱形,第二弹性防崩套筒的内表面呈圆柱形。
[0013]防崩锚索,包括锚索主体,锚索主体上套设有锚索托盘及锚索锁具,还包括锚索防
崩装置,锚索锁具位于锚索防崩装置与锚索托盘之间,第一弹性防崩套筒及第二弹性防崩套筒均套设在锚索主体上。
[0014]进一步的,还包括套接于锚索主体外露出锚索锁具的一端的防刮套,防刮套远离第二弹性防崩套筒的一端呈弧形结构。
[0015]进一步的,第一弹性防崩套筒靠近锚索锁具设置,防刮套靠近第二弹性防崩套筒的一端延伸至第二弹性防崩套筒内。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在实际使用时可在外套筒上固定连接牵引线,牵引线的另一端固定在金属网上,当锚索主体从锚索托盘处断裂后,断裂后的锚索主体向外飞出,锚索主体带动第二弹性防崩套筒往外飞出,此时由于第二弹性防崩套筒的外表面与外套筒的第二容纳孔的内表面间为斜楔配合,因此第二弹性防崩套筒与外套筒会紧紧的套在锚索主体上,因此固定连接在外套筒上的牵引线将限制断裂后的锚索主体向外飞出。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第一弹性防崩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第二弹性防崩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A处的放大图。
[0022]图中标记为:1是锚索主体,2是锚索锁具,3是锚索托盘,4是牵引线,5是外套筒,6是第一弹性崩套筒,62是第一开口,7是第二弹性防崩套筒,72是第二开口,8是防刮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4]因此,以下对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如图2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锚索防崩装置,包括外套筒5、第一弹性防崩套筒6及第二弹性防崩套筒7,外套筒5的内孔包括第一容纳孔及与第一容纳孔相连通的第二容纳孔,第一容纳孔具有自第一方向逐渐收缩的锥台形内表面,第二容纳孔具有自第一方向逐渐扩张的锥台形内表面;
[0026]第一弹性防崩套筒6位于第一容纳孔中,第一弹性防崩套筒6具有自第一方向逐渐收缩的锥台形外表面,第一弹性防崩套筒6外表面与第一容纳孔的内表面相适配,且第一弹性防崩套筒6的外表面上开设有沿第一方向贯通第一弹性防崩套筒6的第一开口62;
[0027]第二弹性防崩套筒7位于第二容纳孔中,第二弹性防崩套筒7具有自第一方向逐渐扩张的锥台形外表面,第二弹性防崩套筒7外表面与第二容纳孔的内表面相适配,且第二弹性防崩套筒7的外表面上开设有沿第一方向贯通第二弹性防崩套筒7的第二开口72;
[0028]其中,第一方向为自第一容纳孔向第二容纳孔延伸的方向。
[0029]具体的,第一弹性防崩套筒6及第二弹性防崩套筒7可由铁皮卷成;本方案中第一容纳孔位于第二容纳孔的上方,第一弹性防崩套筒6外表面与第一容纳孔的内表面相适配:第一弹性防崩套筒6的外表面呈自第一方向逐渐收缩的锥台形,且当第一容纳孔的内表面的形状呈圆锥台形时,第一弹性防崩套筒6的外表面也呈圆锥台形,当第一容纳孔的内表面的形状呈棱锥台形时,第一弹性防崩套筒6的外表面也呈棱锥台形;第二弹性防崩套筒7外表面与第二容纳孔的内表面相适配的理解方式参照上述理解方式即可。更进一步的,第一弹性防崩套筒6的外表面的锥度与第一容纳孔内表面的锥度相同;第二弹性防崩套筒7的外表面的锥度与第二容纳孔内表面的锥度相同。
[0030]在使用时,将第一弹性防崩套筒6与第二弹性防崩套筒7套设在锚索上,将外套筒5向上移动,此时第一容纳孔的内表面与第一弹性防崩套筒6的外表面之间为斜楔配合,如此可将外套筒5及第一弹性防崩套筒6紧紧的套在锚索主体1上;当锚索锁具2崩开时,外套筒5与第一弹性防崩套筒6配合,阻止锚索锁具2从锚索主体1上脱落;当外套筒5与第一弹性防崩套筒6未能阻止锚索锁具2脱落时,锚索锁具2会推动第二弹性防崩套筒7向下运动,此时第二容纳孔的内表面与第二弹性防崩套筒7的外表面之间为斜楔配合,如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锚索防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套筒(5)、第一弹性防崩套筒(6)及第二弹性防崩套筒(7),所述外套筒(5)的内孔包括第一容纳孔及与所述第一容纳孔相连通的第二容纳孔,所述第一容纳孔具有自第一方向逐渐收缩的锥台形内表面,所述第二容纳孔具有自第一方向逐渐扩张的锥台形内表面;所述第一弹性防崩套筒(6)位于所述第一容纳孔中,所述第一弹性防崩套筒(6)具有自第一方向逐渐收缩的锥台形外表面,所述第一弹性防崩套筒(6)外表面与所述第一容纳孔的内表面相适配,且所述第一弹性防崩套筒(6)的外表面上开设有沿第一方向贯通所述第一弹性防崩套筒(6)的第一开口(62);所述第二弹性防崩套筒(7)位于所述第二容纳孔中,所述第二弹性防崩套筒(7)具有自第一方向逐渐扩张的锥台形外表面,所述第二弹性防崩套筒(7)外表面与所述第二容纳孔的内表面相适配,且所述第二弹性防崩套筒(7)的外表面上开设有沿第一方向贯通所述第二弹性防崩套筒(7)的第二开口(72);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自第一容纳孔向第二容纳孔延伸的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索防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孔的内表面呈圆锥台形,所述第二容纳孔的内表面呈圆锥台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索防崩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俊领袁琳李垂宇杜承航周柏坊谢涛刘进侯亚辉周建朱春旭魏坤铭李雪婷
申请(专利权)人:攀枝花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