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挖掘轨迹规划调整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57250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3:04
一种挖掘轨迹规划调整方法,使用了一种轨迹规划装置,该轨迹规划装置包括主控制器,主控制器输入端连接工作压力传感器、激光雷达和角度传感器;主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作业装置,使用激光雷达扫描待挖物料的形状,确定挖掘位置起点,主控制器根据激光雷达传输的数据制定挖掘方案,挖掘过程中主控制器通过工作压力传感器采集工作压力数据,确定物料挖掘难度等级,对铲尖轨迹、动臂高度和主泵输出功率进行调整;挖掘过程中主控制通过角度传感器采集挖掘角度数据,结合工作压力数据和角度数据判断作业装置是否卡滞。作业装置是否卡滞。作业装置是否卡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挖掘轨迹规划调整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机械自动挖掘机
,具体是用于挖掘机的挖掘轨迹规划调整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自动挖机能够在恶劣环境下作业,同时帮助客户节省人工成本。随着工业智能化的发展和市场需求,自动挖机也迎来了发展机遇,目前市场上已出现了自动挖机。如中国专利201910287193.6公开了一种挖掘控制方法、装置及挖掘机控制器,便是采用了多项式拟合的方法来进行挖掘轨迹规划。
[0003]经验丰富的工人操作挖掘机挖掘物料时,能够根据物料的种类、密度以及挖掘点位置进行最合理的操作;在非均匀介质条件下挖掘时,能够根据当前负载情况调整挖掘深度和速度;当遇到障碍物挖不动的情况时,能够及时对执行机构进行调整。
[0004]然而自动挖机在运行时,无法达到人工操作的灵活度,尤其在复杂多变、非均匀介质的工况下工作时,无法根据当前物料的变化对挖掘姿态做出及时的调整,导致工作效率低,严重时会出现无法正常工作。
[0005]目前的自动挖掘轨迹规划出来后不会根据实际的工作环境进行调整,不具备挖掘深度和速度自适应调整功能,不具备解决挖掘过程中卡滞问题的功能。自动挖掘动作方案简单,无法满足复杂施工场景,无法根据挖掘难易程度的变化来自动调整挖掘深度和速度,影响挖掘效率;挖掘过程中遇到石块等重负载时容易出现卡滞,导致挖掘工作无法正常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复杂工况的挖掘轨迹规划调整方法。
[0007]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挖掘轨迹规划调整方法,使用了一种轨迹规划装置,该轨迹规划装置包括主控制器,所述的主控制器输入端连接工作压力传感器、激光雷达和角度传感器;所述的主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作业装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S1:使用激光雷达扫描待挖物料的形状,确定挖掘位置坐标发送给主控制器;
[0009]S2:主控制器根据激光雷达传输的数据制定挖掘方案,包括确定挖掘起点坐标和铲尖轨迹;
[0010]S3:挖掘过程中主控制器通过工作压力传感器采集工作压力数据,确定物料挖掘难度等级,对挖掘切入角度、动臂高度和主泵输出功率进行调整;
[0011]S4:挖掘过程中主控制通过角度传感器采集挖掘角度数据,结合工作压力数据判断作业装置是否卡滞;
[0012]S5:如果作业装置卡滞,则进行动臂提升一段距离后继续挖掘,否则执行步骤S6;
[0013]S6:驱动作业装置完成挖掘。
[0014]优选的,所述的压力传感器包括动臂油缸大腔压力传感器、动臂油缸小腔压力传感器、斗杆油缸大腔压力传感器、斗杆油缸小腔压力传感器、铲斗油缸大腔压力传感器、铲斗油缸小腔压力传感器、回转压力传感器;所述的角度传感器包括动臂角度传感器、斗杆角度传感器、摇杆角度传感器、回转角度传感器;所述的作业装置包括液压主阀、工作装置、液压泵。
[0015]优选的,所述的步骤S1中确定挖掘位置坐标的方法为:激光雷达扫描物料,将识别区域进行切割划分,呈相同的方形区域,对每个方形区域的物料高度进行积分,积分最大的区域即为挖掘位置。
[0016]优选的,所述的步骤S2中,确定挖掘轨迹采用的方法为:多项式插值方法对挖掘轨迹拟合。
[0017]优选的,步骤S3中,主控制器采集并分析每个挖掘周期内压力传感器采集的压力数据,根据压力大小划分挖掘难度等级,并根据判断结果在进行后续挖掘时调整铲斗切入物料的角度、调整主泵输出功率和执行机构的电流。
[0018]优选的,所述的步骤S4中,判断作业装置是否卡滞的方法为:挖掘过程中,如果检测到铲斗或斗杆角传感器数据与当前目标的角度偏差过大,或者角度传感器数据停止变化,则判断作业装置发生卡滞。
[0019]优选的,所述的步骤S4中,在进行动臂提升时,若动臂油缸压力超过设定值,或动臂无法提动时,则将铲斗和斗杆向外摆一定角度,然后继续提升动臂。
[0020]优选的,所述的步骤S3、S4具体如下:主控制器2对挖掘过程中铲斗、斗杆、动臂压力进行处理,具体的调整方案为,在铲斗切入物料阶段,根据铲斗和斗杆的压力,将切入难度分为三个等级,困难、适中、简单,当切入难度为困难时,下一循环将铲斗切入物料的角度减小,当切入难度为简单时,下一循环将铲斗切入物料的切入角增大;在挖掘中间阶段,根据铲斗和斗杆的压力,将挖掘难度分为三个等级,困难、适中、简单,当挖掘难度为困难时,下一循环通过提升动臂的高度达到减小挖掘深度的目的,同时提高主泵的输出功率、提高铲斗和斗杆电磁阀电流,增大挖掘力;当挖掘难度为简单时,下一循环通过降低动臂高度达到增大挖掘深度的目的。
[00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挖掘轨迹规划调整方法,提高了自动挖掘对复杂工况及非均匀介质的自适应性,提高了自动挖掘的效率和稳定性,能够实时根据自动挖掘过程中物料的变化调整挖掘深度、铲尖轨迹和速度,能够避免挖掘过程中出现的执行机构卡滞现象,提高自动挖掘的适应性。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专利技术系统结构图;
[0023]图2是本专利技术方法流程图;
[0024]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切入角位置示意图;
[0025]图4是本专利技术挖掘深度位置示意图;
[0026]图中,1、自动挖掘开关,2、主控制器,3、激光雷达,4、工作压力传感器,5、角度传感器,6、先导电磁阀,7、作业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细节,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行说明。
[0028]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挖掘轨迹规划调整方法,如图1所示,使用了一种轨迹规划装置,该轨迹规划装置包括主控制器2,所述的主控制器2输入端连接工作压力传感器4、激光雷达3和角度传感器5;所述的主控制器2的输出端经先导电磁阀6连接作业装置7,并且该装置设有自动挖掘开关1,可以手动选择是否开始启用自动挖掘模式。
[0029]本实施例中,压力传感器4包括动臂油缸大腔压力传感器、动臂油缸小腔压力传感器、斗杆油缸大腔压力传感器、斗杆油缸小腔压力传感器、铲斗油缸大腔压力传感器、铲斗油缸小腔压力传感器、回转压力传感器;所述的角度传感器5包括动臂角度传感器、斗杆角度传感器、摇杆角度传感器、回转角度传感器;作业装置7包括液压主阀、工作装置、液压泵。
[0030]自动挖掘开关1与主控制器的开关量端口连接;角度传感器5与主控制器2通过CAN总线连接,主控制器2读取CAN线上的数据,获取各个角度传感器5的实时角度值;激光雷达3与主控制器2通过信号线连接;主控制器2与工作压力传感器4通过信号线相连,获取各个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值;主控制器2与各个先导电磁阀通过信号线连接,各个先导电磁阀通过先导液压管与对应的各主阀阀芯控制端相连;主阀与工作装置油缸和回转马达通过液压管相连。其中,
[0031]动臂角度传感器将动臂的绝对角度数据传给主控制器2;
[0032]斗杆角度传感器将斗杆的绝对角度数据传给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挖掘轨迹规划调整方法,使用了一种轨迹规划装置,该轨迹规划装置包括主控制器(2),所述的主控制器(2)输入端连接工作压力传感器(4)、激光雷达(3)和角度传感器(5);所述的主控制器(2)的输出端连接作业装置(7);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使用激光雷达(3)扫描待挖物料的形状,确定挖掘位置坐标发送给主控制器(2);S2:主控制器(2)根据激光雷达(3)传输的数据制定挖掘方案,包括确定挖掘起点坐标和铲尖轨迹;S3:挖掘过程中主控制器(2)通过工作压力传感器(4)采集工作压力数据,确定物料挖掘难度等级,对挖掘切入角度、动臂高度和主泵输出功率进行调整;S4:挖掘过程中主控制(2)通过角度传感器(5)采集挖掘角度数据,结合工作压力数据判断作业装置(7)是否卡滞;S5:如果作业装置(7)卡滞,则进行动臂提升一段距离后继续挖掘,否则执行步骤S6;S6:驱动作业装置完成挖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挖掘轨迹规划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力传感器(4)包括动臂油缸大腔压力传感器、动臂油缸小腔压力传感器、斗杆油缸大腔压力传感器、斗杆油缸小腔压力传感器、铲斗油缸大腔压力传感器、铲斗油缸小腔压力传感器、回转压力传感器;所述的角度传感器(5)包括动臂角度传感器、斗杆角度传感器、摇杆角度传感器、回转角度传感器;所述的作业装置(7)包括液压主阀、工作装置、液压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挖掘轨迹规划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1中确定挖掘位置坐标的方法为:激光雷达(3)扫描物料,将识别区域进行切割划分,呈相同的方形区域,对每个方形区域的物料高度进行积分,积分最大的区域即为挖掘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挖掘轨迹规划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蔺相伟邢泽成牛东东王敦坤张斌魏红敏尹学峰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徐工挖掘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