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相干光束合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微纳光纤阵列相干光束 合成装置。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由于受到光波衍射极限的限制,难以将光束的聚焦光斑减小到 波长尺度以下,这制约了光存储、光刻等技术进一步发展。为了得到更小的聚 焦光斑,有两种技术途径有可能可以实现 一种是在光波衍射极限的条件下加 大聚焦透镜的数值孔径,这种方法受到材料、加工工艺以及光学系统几何尺寸的限制,难以进一步减小聚焦光斑的直径;另一种方法是利用负折射效应的人工电磁材料突破光波的衍射极限,但由于光学波段负折射材料在目前工艺下难 以实现,此外这种材料对电磁场的吸收损耗太大限制了这一技术的应用。因此, 探索在光学波段实现亚波长聚焦的其他可能技术手段具有现实的必要性,这正 是本技术要实现的目标之一。迄今为止,准直光束的实现都是通过光学透镜系统来实现,并且控制准直 光束的偏转一般是通过机械转动光学元件来实现。这种方法难以实现光束的快 速偏转和精确控制。相控阵天线已经被广泛应用到无线电波的波束合成和偏转 控制中,这种方法通过对每一束无线电波的相位调制实现波束的合成和偏转控 制,借鉴类似的思想,本技术提出一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纳光纤阵列相干光束合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1)、光分束器(2)、光强调制器(3)、相位调制器(4)、微纳光纤阵列(5)、光纤(6),光源(1)产生一束相干光,经过光分束器(2)产生多个束光,每个光束经过光强调制器(3)的光强调制和相位调制器(4)的相位调制,将经过调制的多个光束输入到微纳光纤阵列(5)中,经过微纳光纤之间的模式耦合形成超模式,最后从微纳光纤阵列的端面输出合成光束,以上各个部分通过光纤(6)连接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符建,童利民,刘旭,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