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错式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6419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散热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交错式散热器。包括散热底座、依次叠置于所述散热底座上方的第一散热组件和第二散热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散热组件上的风扇,所述第一散热组件和第二散热组件上穿置有延伸至所述散热底座底部的热管,所述第一散热组件包括若干个交替排列的第一散热鳍片和第二散热鳍片,所述第一散热鳍片和第二散热鳍片呈梯形状且相互倒置。第一散热鳍片和第二散热鳍片之间形成散热通道,通过第一散热鳍片和第二散热鳍片在梯形的两侧形成有相互错开的位置,进而相邻两个散热通道之间相连通,进而实现加强经过散热通道的风量,提高流动气体的风速,实现高效带走第一散热组件上的热量,满足越来越高的散热需求。越高的散热需求。越高的散热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错式散热器


[0001]本技术涉及散热器
,特别涉及一种交错式散热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半导体技术的进步,近年来电脑中央处理器的运算速度已经大大提升,而晶片表面热量也随之越高,为了降低发热电子元件的工作温度并保持有效运作,通常会设置散热片和风扇等散热装置,然而现有的散热装置中风扇吹风流经散热片的风流量有限,难以满足更高的散热需求,为此需要设计一种散热器,以提高流经散热片的风流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交错式散热器,包括散热底座、依次叠置于所述散热底座上方的第一散热组件和第二散热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散热组件上的风扇,所述第一散热组件和第二散热组件上穿置有延伸至所述散热底座底部的热管,所述第一散热组件包括若干个交替排列的第一散热鳍片和第二散热鳍片,所述第一散热鳍片和第二散热鳍片呈梯形状且相互倒置。
[0004]优选的,所述第一散热鳍片的两侧开设有供所述热管穿过的通孔。
[0005]优选的,位于所述通孔的底部形成有向外侧延伸且接触于所述热管的承托块。
[0006]优选的,所述第二散热组件包括若干个呈环状阵列的第三散热鳍片。
[0007]优选的,所述第二散热组件环绕于所述风扇。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三散热鳍片的侧边开设有供所述热管嵌入的凹槽,位于所述凹槽的内侧形成有向外侧延伸且接触于所述热管的接触块。
[0009]优选的,所述散热底座底部开设有用于装嵌所述热管的安装槽。
[0010]优选的,所述第二散热鳍片两侧的底部形成有第一支撑块,在第二散热鳍片的顶部形成有抵靠于第一散热鳍片的第二支撑块。
[0011]由上可知,应用本申请提供的可以得到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在散热底座的上方依次叠置有第一散热组件和第二散热组件,第一散热组件和第二散热组件上穿置有延伸至散热底座底部的热管,发热电子元件与热管接触,进而将热量传导至第一散热组件和第二散热组件,通过风扇运作形成流动气体,流动气体吹向并经过第一散热组件和第二散热组件进而带走热量,从而实现散热的效果,第一散热组件包括若干个交替排列的第一散热鳍片和第二散热鳍片,第一散热鳍片和第二散热鳍片之间形成散热通道,第一散热鳍片和第二散热鳍片呈梯形状并且相互倒置设置,实现第一散热鳍片和第二散热鳍片在梯形的两侧形成有相互错开的位置,进而相邻两个散热通道之间相连通,进而实现加强经过散热通道的风量,提高流动气体的风速,实现高效带走第一散热组件上的热量,满足越来越高的散热需求。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交错式散热器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交错式散热器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交错式散热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17]实施例
[001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交错式散热器,如图1

2所示,包括散热底座10,在散热底座10的上方依次叠置有第一散热组件20和第二散热组件30,在第一散热组件20上方设置风扇40,第二散热组件30环绕于风扇40,第一散热组件20和第二散热组件30上穿置有延伸至散热底座10底部的热管50,发热电子元件与热管50接触,进而发热电子元件所产生的热量经过热管50传导至第一散热组件20和第二散热组件30,通过风扇40运作形成流动气体,流动气体吹向并经过第一散热组件20和第二散热组件30,进而通过热交换带走发热电子元件产生的热量,从而实现散热的效果,其中,第一散热组件20包括若干个交替排列的第一散热鳍片21和第二散热鳍片22,第一散热鳍片21和第二散热鳍片22间隔设置,且在两者之间形成有供流动气体经过的散热通道,第一散热鳍片21和第二散热鳍片22呈梯形状并且相互倒置设置,通过交错倒置设置,实现第一散热鳍片21和第二散热鳍片22在梯形的两侧形成有错开的位置,进而相邻两个散热通道之间相连通,进而实现加强经过散热通道的风量,实现高效带走第一散热组件20上的热量,满足越来越高的散热需求。
[0019]具体的,如图2所示,第一散热鳍片21的两侧开设有供热管50穿过的通孔211,在通孔211的底部形成有向外侧延伸且接触于热管50的承托块212,进而相邻两个第一散热鳍片21之间通过承托块212连接,进而在第一散热鳍片21之间形成供风流量经过的散热通道,同时,热管50穿过的通孔211内并由承托块212承托于热管50,通过承托块212提高与热管50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热量从热管50传递至第一散热鳍片21的传导效率,达到高效散热的目的。
[0020]其中,第二散热鳍片22两侧的底部形成有第一支撑块221,相邻两个第二散热鳍片22之间通过第一支撑块221支撑连接,在第二散热鳍片22的顶部形成有第二支撑块222,第二支撑块222抵靠于第一散热鳍片21,进而实现第二散热鳍片22与第一散热鳍片21间隔设置。
[0021]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第二散热组件30包括若干个呈环状阵列的第三散热鳍片31,若干个第三散热鳍片31环绕呈环形状,并且环绕于风扇40,进而在风扇40运作形成吹风
时,风流量由内自外吹向第二散热组件30和第一散热组件20,进而达到对第二散热组件30和第一散热组件20散热的目的。
[0022]其中,第三散热鳍片31的侧边开设有供热管50嵌入的凹槽32,位于凹槽32的内侧形成有向外侧延伸且接触于热管50的接触块33。通过接触块33接触于热管50,从而提高热量从热管50传递至第三散热鳍片31的传导效率,达到高效散热的目的。
[0023]散热底座10底部开设有用于装嵌热管50的安装槽。其中,热管50设置有多根,并且延伸至第一散热组件20和第二散热组件30,散热底座10安装好后通过热管50接触于发热电子元件,进而热量通过热管50传导至第一散热组件20和第二散热组件30。
[0024]综上所述,本申请方案通过在散热底座的上方依次叠置有第一散热组件和第二散热组件,第一散热组件和第二散热组件上穿置有延伸至散热底座底部的热管,发热电子元件与热管接触,进而将热量传导至第一散热组件和第二散热组件,通过风扇运作形成流动气体,流动气体吹向并经过第一散热组件和第二散热组件进而带走热量,从而实现散热的效果,第一散热组件包括若干个交替排列的第一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错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底座(10)、依次叠置于所述散热底座(10)上方的第一散热组件(20)和第二散热组件(30)、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散热组件(20)上的风扇(40),所述第一散热组件(20)和第二散热组件(30)上穿置有延伸至所述散热底座(10)底部的热管(50),所述第一散热组件(20)包括若干个交替排列且间隔设置的第一散热鳍片(21)和第二散热鳍片(22),所述第一散热鳍片(21)和第二散热鳍片(22)呈梯形状且相互倒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错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鳍片(21)的两侧开设有供所述热管(50)穿过的通孔(2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错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通孔(211)的底部形成有向外侧延伸且接触于所述热管(50)的承托块(212)。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谈凤志陈嘉宏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永腾电子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