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静脉血栓造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56175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深静脉血栓造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深静脉血栓造模装置,所述深静脉血栓造模装置包括旋刮组件和主机头,其中,所述旋刮组件包括置入管件和设于所述置入管件前端的旋刮件,所述置入管件可将所述旋刮件推送至血管的造模位点处;所述主机头内设有驱动件且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置入管件传动连接,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置入管件旋转并带动所述旋刮件在血管内旋转以使得该旋刮件在旋转过程中对血管内壁造成机械损伤,从而通过对血管壁造成机械损伤以使得该造模血管内形成深静脉血栓,其操作方便,可有效地提高造模成功率以及造模效率。模成功率以及造模效率。模成功率以及造模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静脉血栓造模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深静脉血栓造模
,尤其涉及一种深静脉血栓造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在深静脉形成的血栓,常形成于下肢或骨盆部位深处的静脉,有时也形成于上肢的静脉。DVT出现时一般情况下四肢会疼痛、肿大、发红、发热,可能使浅静脉胀大,但有时也可能没有任何症状,近年研究表明,无症状的DVT在临床中并不少见。DVT带来的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血栓脱落并进入肺部从而引起肺栓塞。
[0003]静脉血栓成因复杂,DVT治疗主要包括抗凝治疗和介入治疗等。目前血栓的发生发展的具体信号传导通路还不完全明确,研究血栓形成的信号传导通路、标志性的早期预警因子及预防、治疗的药物的研发都离不开动物模型。所以如何高效合理建立静脉血栓动物模型有助于深入探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展、转归的病理过程和分子机制,并有助于研究早期预警、治疗方法和药物选择。
[0004]制备深静脉血栓动物模型的方法很多,目前,常用的DVT造模手段一般包括下腔静脉结扎法、下腔静脉狭窄法、化学法(氯化铁法)、电解下腔静脉法等,上述方法均均需要进行较大的开放性手术,以暴露动物血管,容易造成实验动物感染、失血过多,从而导致死亡率上升等情况,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同时,此种方法不符合大多数DVT疾病发病过程和临床实践中创伤引起的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此外,上述方法中较多的操作步骤需要人工进行操作和完成,对操作人员的经验要求较高,造模实验的失败率较高,因此,目前亟需一种微创的、有效的造模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深静脉血栓造模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6]为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深静脉血栓造模装置,包括:
[0008]旋刮组件,所述旋刮组件包括置入管件和设于所述置入管件前端的旋刮件,所述置入管件可将所述旋刮件推送至血管的造模位点处;
[0009]主机头,所述主机头内设有驱动件且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置入管件传动连接,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置入管件旋转并带动所述旋刮件在血管内旋转以使得该旋刮件在旋转过程中对血管内壁造成机械损伤。
[0010]进一步地,为驱动所述置入管件旋转,所述深静脉血栓造模装置通过下述方法实现:
[0011]优选地,所述主机头内转动安装有驱动座,所述置入管件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驱动座,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驱动座在所述机头内转动。
[0012]优选地,所述驱动座的内侧设有贯穿所述驱动座的插接槽,且所述插接槽的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限位槽口,所述置入管件在远离所述旋刮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销座且所述销座可对应嵌入所述插接槽内,且所述销座的侧壁上还设有与可所述限位槽口配合的定位凸块,所述定位凸块可对应嵌入所述限位槽口内以对所述销座进行定位。
[0013]优选地,所述驱动座的外部设有与所述驱动座固定连接的齿圈,所述驱动件包括与所述齿圈啮合的驱动齿轮以及用于驱动所述驱动齿轮转动的动力源,所述驱动齿轮转动安装于所述主机头内。
[0014]进一步地,为提高造模效率以及成功率,所述深静脉血栓造模装置通过下述方法实现:
[0015]优选地,所述深静脉血栓造模装置还包括药物递送件,所述药物递送件可将促凝药物输送至所述造模位点处。
[0016]优选地,所述促凝药物为维生素K1、维生素K3、维生素K4、醋甘氨酸乙二胺、卡巴克洛、卡络磺钠、或凝血酶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7]优选地,所述促凝药物为凝血酶。
[0018]优选地,所述药物递送件包括载药球囊和至少部分覆盖于所述载药球囊外表面的药物涂层,所述药物涂层包括载体和负载于所述载体上的促凝药物,当所述球囊本体置入造模位点时,所述促凝药物可与所述载体上脱离并分散于血液中。
[0019]进一步地,为将促凝药物输送至造模位点:
[0020]所述载药球囊为折叠式记忆球囊,所述折叠式记忆球囊包括球囊本体和设于所述球囊本体外表面上的至少一个载药区域,所述药物涂层设于所述载药区域内。
[0021]进一步地,为增大药物涂层面积,提高载药量,所述球囊本体在所述载药区域内至少设有一个褶皱叶片,所述褶皱叶片的一侧设有载药层,所述褶皱叶片相对与所述球囊本体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当所述褶皱叶片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褶皱叶片的药层可被压握于所述球囊本体的外表面,当褶皱叶片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褶皱叶片的载药层可与所述球囊本体的外表面脱离并使得该载药层暴露于血液中。当所述褶皱叶片处于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时,所述血管内血液是流动地。
[0022]进一步地,所述球囊本体的载药还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所述球囊本体的外部至少设有一个封闭膜片,所述封闭膜片的周缘固定连接至所述球囊本体且所述封闭膜片与所述球囊本体之间形成载药夹层,所述促凝药物设于所述载药夹层中且所述载药夹层上设有多个可供药物透过的通孔,而所述通孔的孔径可随所述球囊本体的膨胀而扩大,以使得该载药夹层内的药物易于分散至血液中。
[0023]优选地,所述封闭膜片可由乳胶、Yulex、聚乙烯、尼龙或其它合适材料制成,以使得该封闭膜片具有较好的弹力和形变性能。
[0024]优选地,所述折叠式记忆球囊固定安装于所述置入管件的远端且所述置入管件的内部设有与所述球囊本体连通的第一充注通道,所述第一充注通道用于向所述球囊本体内充注流体。
[0025]优选地,所述流体为气体或液体。
[0026]进一步地,为适应造模动物的血管直径差异,所述深静脉血栓造模装置通过下述方法实现:
[0027]优选地,所述旋刮件包括至少一组旋刮刀片,所述旋刮刀片设于所述置入管件的一侧,所述旋刮件还包括调节件,所述调节件设于所述置入管件与旋刮刀片之间并用于驱动所述旋刮刀片靠近或远离所述置入管件。
[0028]优选地,所述调节件为上述折叠式记忆球囊,所述旋刮刀片固定安装于所述载药球囊的外表面。
[0029]优选地,所述旋刮刀片的内表面固定连接至所述球囊本体,所述旋刮刀片的外表面可在所述球囊本体膨胀后与血管内壁接触,所述旋刮刀片的外表面设置为粗糙平面或带有刮齿的光滑或粗糙平面。
[0030]优选地,所述球囊本体可沿所述球囊本体的径向方向膨胀,且所述置入管件上还设有轴向膨胀限制件,所述轴向膨胀限制件用于限制所述球囊本体沿轴向方向膨胀。
[0031]优选地,所述轴向膨胀限制件包括上游限位座和下游限位座,所述上游限位座和下游限位座均固定连接至所述置入管件,且所述球囊本体的远端和近端分别固定连接至所述上游限位座和下游限位座,从而限制所述球囊本体沿轴向方向膨胀。
[0032]进一步地,为使得该旋刮组件在转动时保持于血管正中心,以提高造模成功率,所述深静脉血栓造模装置通过下述方法实现:
[0033]优选地,所述深静脉血栓造模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定心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静脉血栓造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旋刮组件,所述旋刮组件包括置入管件(10)和设于所述置入管件(10)前端的旋刮件,所述置入管件(10)可将所述旋刮件推送至血管的造模位点处;主机头(30),所述主机头(30)内设有驱动件且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置入管件(10)传动连接,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置入管件(10)旋转并带动所述旋刮件在血管内旋转以使得该旋刮件在旋转过程中对血管内壁造成机械损伤。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静脉血栓造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头(30)内转动安装有驱动座(31),所述置入管件(10)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驱动座(31),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驱动座(31)在所述机头内转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静脉血栓造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刮件包括至少一组旋刮刀片(22),所述旋刮刀片(22)设于所述置入管件(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兵胡佳腾刘光赵振李逢时仇鹏秦金保陆信武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