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好的行位压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5943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行位设备技术领域的一种耐磨好的行位压条,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左右两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L型侧板,所述底座的顶部四角处且位于两个所述L型侧板之间均开设有第一放置槽,所述第一放置槽的内腔左右两侧壁均开设有第一活动槽,该耐磨好的行位压条,结构设计合理,通常将行位压条分成为底座与L型侧板两个单独的部件,并且在底座的顶部以及L型侧板的内壁上分别设置可进行自转的第一辊轮与第二辊轮,通过二者的配合使用,利用转动效果对外部行位在移入过程中所产生的摩擦阻力进行最大程度上的削弱处理,以达到提高底座与L型侧板在实际使用中的耐磨性能,从而延长本设备的使用寿命。而延长本设备的使用寿命。而延长本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磨好的行位压条


[0001]本技术涉及行位设备
,具体为一种耐磨好的行位压条。

技术介绍

[0002]行位压条又称滑块压条,在行位系统中,行位本身受外部作用力使其带动产品进行侧向往复运动的部件,通过行位对产品进行顶出,然而在行位进行往复运动的同时,利用两侧的行位压条对行位本身的运动轨迹进行约束处理,以保证行业移动的稳定性。
[0003]整体式行位压条是现有市场中最为常用的一种,然而行位本身在行位压条内进行高负荷运行时,由于两者之间受摩擦而产生的作用力,从而导致行位压条的内侧壁发生严重磨损,进而对行位的限位效果造成直接影响,导致行位在运动过程中容易发生偏移现象,降低了行位的使用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耐磨好的行位压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磨好的行位压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了行位本身在行位压条内进行高负荷运行时,由于两者之间受摩擦而产生的作用力,从而导致行位压条的内侧壁发生严重磨损,进而对行位的限位效果造成直接影响,导致行位在运动过程中容易发生偏移现象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磨好的行位压条,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左右两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L型侧板,所述底座的顶部四角处且位于两个所述L型侧板之间均开设有第一放置槽,所述第一放置槽的内腔左右两侧壁均开设有第一活动槽,两个所述第一活动槽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的外侧壁且位于所述第一放置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辊轮,所述第一活动槽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连接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块,两个所述L型侧板的内侧壁上下两侧和底部均开设有第二放置槽,所述第二放置槽的内腔上下两侧壁均开设有第二活动槽,两个所述第二活动槽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二连接轴的外侧壁且位于所述第二放置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辊轮,所述第二活动槽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连接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块。
[0006]优选的,两个所述L型侧板的顶部前后两侧均贯穿连接有安装孔,且所述安装孔的内侧壁自上而下等距开设有螺旋纹路。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辊轮与所述第二辊轮的外侧壁一周均套接有橡胶套。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放置槽的内侧壁且位于所述第一活动槽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连接轴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且所述第一限位块位于在所述第一限位槽的内部。
[0009]优选的,所述第二放置槽的内侧壁且位于所述第二活动槽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连接轴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且所述第二限位块位于在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内部。
[0010]优选的,所述底座与两个所述L型侧板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该耐磨好的行位压条,通常将行位压条分成为底座与L型侧板两个单独的部件,并且在底座的顶部以及L型侧板的内壁上分别设置可进行自转的第一辊轮与第二辊轮,通过二者的配合使用,利用转动效果对外部行位在移入过程中所产生的摩擦阻力进行最大程度上的削弱处理,以达到提高底座与L型侧板在实际使用中的耐磨性能,从而延长本设备的使用寿命,并且第一辊轮与第二辊轮在实际使用中可通过第一弹簧与第二弹簧的配合使用,对行位在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冲击力进行吸收处理,确保行位在底座与L型侧板之间的使用稳定性,避免行位在实际使用中容易发生偏移的问题,从而有效提高了行位的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图2中A部的放大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图2中B部的放大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00、底座;110、L型侧板;111、安装孔;120、第一放置槽;130、第一辊轮;140、第一连接轴;141、第一限位块;142、第一限位槽;150、第一活动槽;151、第一弹簧;152、第一支撑块;160、第二放置槽;170、第二辊轮;180、第二连接轴;181、第二限位块;182、第二限位槽;190、第二活动槽;191、第二弹簧;192、第二支撑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本技术提供一种耐磨好的行位压条,利用转动效果对外部行位在移入过程中所产生的摩擦阻力进行最大程度上的削弱处理,以达到提高底座100与L型侧板110在实际使用中的耐磨性能,从而延长本设备的使用寿命,请参阅图1

4,包括底座100;
[0020]请再次参阅图1

4,底座100的顶部左右两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L型侧板110,底座100的顶部四角处且位于两个L型侧板110之间均开设有第一放置槽120,第一放置槽120的内腔左右两侧壁均开设有第一活动槽150,两个第一活动槽150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轴140,第一连接轴140的外侧壁且位于第一放置槽120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辊轮130,第一活动槽150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51,第一弹簧151的连接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块152,两个L型侧板110的内侧壁上下两侧和底部均开设有第二放置槽160,第二放置槽160的内腔上下两侧壁均开设有第二活动槽190,两个第二活动槽190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轴180,第二连接轴180的外侧壁且位于第二放置槽160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辊轮170,第二活动槽190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91,第二弹簧191的连接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块192,底座100用于对L型侧板110进行连接和安装,并且对外部行位的底部进行支撑处理,L型侧板110用于对外部行位的侧面进行限位处理,从而对行位在进行侧向运
动的过程中其稳定性,第一放置槽120用于为第一辊轮130的使用提供工作空间,第一活动槽150用于对第一连接轴140的转动提供工作空间,第一连接轴140用于对第一辊轮130的使用进行安装处理,第一辊轮130用于利用自身的转动效果,使其对外部行位的底部与底座100之间所产生的摩擦力进行削弱处理,第一弹簧151与第一支撑块152用于对第一辊轮130的使用位置进行支撑处理,在保证行位不与底座100之间发生接触的同时,对行位移入状态下其底部的压力进行吸收处理,第二放置槽160用于为第二辊轮170的使用提供工作空间,第二活动槽190用于对第二连接轴180的转动提供工作空间,第二连接轴180用于对第二辊轮170的使用进行安装处理,第二辊轮170用于利用自身的转动效果,使其对外部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磨好的行位压条,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0),所述底座(100)的顶部左右两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L型侧板(110),所述底座(100)的顶部四角处且位于两个所述L型侧板(110)之间均开设有第一放置槽(120),所述第一放置槽(120)的内腔左右两侧壁均开设有第一活动槽(150),两个所述第一活动槽(150)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轴(140),所述第一连接轴(140)的外侧壁且位于所述第一放置槽(120)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辊轮(130),所述第一活动槽(150)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51),所述第一弹簧(151)的连接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块(152),两个所述L型侧板(110)的内侧壁上下两侧和底部均开设有第二放置槽(160),所述第二放置槽(160)的内腔上下两侧壁均开设有第二活动槽(190),两个所述第二活动槽(190)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轴(180),所述第二连接轴(180)的外侧壁且位于所述第二放置槽(160)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辊轮(170),所述第二活动槽(190)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91),所述第二弹簧(191)的连接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块(192)。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波张明波雷安杰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振嘉五金塑胶模具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