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A柱结构、车身和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A柱结构、一种车身和一种车辆。
技术介绍
[0002]A柱结构的强度对车身安全起到重要作用,A柱结构强度增加的手段离不开腔体截面增加和结构加强。而A柱腔体截面增加又直接影响驾驶员的操控体验,即腔体越大,视野盲区越大(即A柱障碍角大),安全隐患越大。
[0003]一种车型的A柱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上边梁外板10、上边梁中板20、加强衬板40和上边梁内板30,上边梁中板20位于上边梁外板10和上边梁内板30之间,上边梁中板20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和上边梁内板30的(宽度方向的)两端相连接、并构造出A柱内腔50,上边梁中板20的两端和上边梁外板10的两端相连接、并构造出A柱外腔60,加强衬板40设置在A柱内腔50中,加强衬板40的两端与上边梁中板20相连接、并将A柱内腔50分隔成两部分。
[0004]这种A柱结构,在满足车辆碰撞要求的情况下,A柱内腔50的截面积比较大,造成驾驶员视野盲区大(即A柱障碍角大),影响车辆安全性能。 >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A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板组件和中板组件,所述内板组件包括上边梁内板和内板加强板,所述中板组件包括上边梁中板和中板加强板,所述上边梁内板的两端和所述上边梁中板的两端相连接、并构造出A柱内腔,所述内板加强板和所述中板加强板均位于所述A柱内腔中,所述内板加强板的侧面与所述上边梁内板的侧面相贴合、并连接,所述中板加强板的侧面与所述上边梁中板的侧面相贴合、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柱结构,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上边梁内板的基板和形成所述内板加强板的基板相贴合、并连接后,通过热成型冲压工艺一体成型制成所述内板组件;形成所述上边梁中板的基板和形成所述中板加强板的基板相贴合、并连接后,通过热成型冲压工艺一体成型制成所述中板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边梁内板、所述内板加强板、所述上边梁中板和所述中板加强板均为抗拉强度不小于1000Mpa的热成型板材。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剑锋,贾志杰,隋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