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震低噪音消声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4967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震低噪音消声器,包括筒体总成以及由前排气管组和后排气管组组成的弯管总成;所述筒体总成包括外筒体、内筒体、触媒组和尾盖组;所述前排气管组包括前排气外管和前排气内管;所述前排气外管与前排气内管之间形成第一减震腔;所述后排气管组包括后排气外管和后排气内管;所述后排气内管与前排气外管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延伸段;所述延伸段的外侧设置有触媒外套管;所述后排气外管与延伸段和触媒外套管之间形成第二减震腔;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减少发动机运行、摩托车行驶以及强大气流产生的震动,并通过设置多腔室的筒体总成形成的多级消音结构以损耗声能,降低噪音;具有结构简单,消音效果好,便于生产加工,且质量稳定可靠。量稳定可靠。量稳定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震低噪音消声器


[0001]本技术涉及摩托车消声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抗震低噪音消声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摩托车消声器由于结构设置的局限,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发动机和摩托车行驶过程中产生的震动以及强大的气流会造成消声器晃动厉害,久而久之会影响到消声器内部结构的稳定,严重还会造成消声器损坏;
[0003]另外现有消声器通过在筒体内部设置有多个消音管形成的多级消音结构以达到降低噪音的目的,这不仅增加生产成本,而且增加加工难度,难以保证生产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震低噪音消声器,可以减少发动机运行、摩托车行驶以及强大气流产生的震动,并通过设置多腔室筒体总成形成的多级消音结构以损耗声能,降低噪音;具有结构简单,消音效果好,便于生产加工,且质量稳定可靠。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抗震低噪音消声器,包括弯管总成、筒体总成和防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弯管总成包括前排气管组和后排气管组;
[0007]所述前排气管组包括前排气外管和前排气内管;所述前排气外管的两端与前排气内管的两端压合连接,使所述前排气外管与前排气内管之间形成第一减震腔;所述后排气管组包括后排气外管和后排气内管;
[0008]所述后排气内管与前排气外管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延伸段;所述延伸段套设在前排气外管的外侧;所述延伸段的内部设置有前级触媒,外侧设置有触媒外套管;所述触媒外套管的其中一端与后排气内管连接,另一端与后排气外管连接;所述后排气外管与延伸段和触媒外套管之间形成第二减震腔;所述后排气外管和后排气内管之间紧密贴合。
[0009]优选的,所述筒体总成包括前锥、外筒体、内筒体、触媒组和尾盖组;
[0010]所述触媒组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管、进气管、后级触媒和多孔管;所述进气管通过连接管与后排气管组连接;所述外筒体通过前锥与连接管连接;
[0011]所述外筒体内向远离前锥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将外筒体内部的腔体依次分成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所述多孔管设置有通气孔的一端从第一腔室贯穿第一隔板后延伸至第二腔室内;
[0012]所述第二腔室内设置有内筒体,所述内筒体的两端与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连接;所述第一隔板上还设置有两个或以上的通孔,使所述第二腔室与第一腔室连通;所述第二隔板上开设有若干个阵列分布的排气孔;所述排气孔与多孔管错位设置;
[0013]所述第三腔室上设置有消音管;所述消音管的一端从第三腔室贯穿第三隔板后延
伸至第四腔室;所述消音管与排气孔错位设置。
[0014]优选的,所述尾盖组包括尾盖板和尾管;所述尾盖板与外筒体靠近第三隔板的一端连接;所述尾管位于第四腔室内;所述尾管的其中一端从第四腔室贯穿尾盖板后延伸至尾盖板外侧;所述尾管与消音管错位设置;所述尾管相对尾盖板倾斜设置。
[0015]优选的,所述前排气外管与前排气内管的压合处为局部压合结构,且位于前排气内管截面圆周上的任意方向。
[0016]优选的,所述内筒体的内壁开设有若干个轴向均匀分布的圆环形凹槽;若干个所述圆环形凹槽上开设有与第二腔室连通的连通孔。
[0017]优选的,所述外筒体的外侧设置有中心支撑减震垫支架和挂板。
[0018]所述中心支撑减震垫支架和挂板为该消声器与摩托车主体连接的连接部件。
[0019]优选的,所述外筒体的外侧还设置有用于与防烫板连接的安装支架。
[0020]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1]该技术采用内部设置有第一减震腔和第二减震腔的弯管总成,吸收及抵消发动机运行、摩托车行驶以及强大气流产生的震动;同时通过采用多腔室的筒体结构设置,并使排气孔与多孔管、消音管与排气孔以及消音管与尾管错位设置,使废气从第二腔室进入第三腔室、从第三腔室进入第四腔室以及从第四腔室排向外部时形成阻隔传递,从而逐渐损耗废气中的声能,实现有效的降噪效果;相比多消音管的多级消音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消音效果好,便于生产加工,且质量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图1中A

A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图1中B

B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图2中C

C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图2中D

D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图2中E

E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8]图7为图3中F

F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9]其中:弯管总成1、筒体总成2、防烫板3、前级触媒4、触媒外套管5、第一隔板6、第二隔板7、第三隔板8、挂板9、安装支架10、前排气管组11、后排气管组12、中心支撑减震垫支架20、前锥21、外筒体22、内筒体23、触媒组24、尾盖组25、消音管30、通孔61、排气孔71、第一减震腔100、第二减震腔200、前排气外管111、前排气内管112、后排气外管121、后排气内管122、延伸段122a、圆环形凹槽231、连接管241、进气管242、后级触媒243、多孔管244、尾盖板251、尾管252、第一腔室300、第二腔室400、第三腔室500、第四腔室600、通气孔2441。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31]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前”、“后”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32]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33]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0034]如图1

7所示,一种抗震低噪音消声器,包括弯管总成1、筒体总成2和防烫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弯管总成1包括前排气管组11和后排气管组12;
[0035]所述前排气管组11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震低噪音消声器,包括弯管总成、筒体总成和防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弯管总成包括前排气管组和后排气管组;所述前排气管组包括前排气外管和前排气内管;所述前排气外管的两端与前排气内管的两端压合连接,使所述前排气外管与前排气内管之间形成第一减震腔;所述后排气管组包括后排气外管和后排气内管;所述后排气内管与前排气外管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延伸段;所述延伸段套设在前排气外管的外侧;所述延伸段的内部设置有前级触媒,外侧设置有触媒外套管;所述触媒外套管的其中一端与后排气内管连接,另一端与后排气外管连接;所述后排气外管与延伸段和触媒外套管之间形成第二减震腔;所述后排气外管和后排气内管之间紧密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低噪音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总成包括前锥、外筒体、内筒体、触媒组和尾盖组;所述触媒组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管、进气管、后级触媒和多孔管;所述进气管通过连接管与后排气管组连接;所述外筒体通过前锥与连接管连接;所述外筒体内向远离前锥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将外筒体内部的腔体依次分成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所述多孔管设置有通气孔的一端从第一腔室贯穿第一隔板后延伸至第二腔室内;所述第二腔室内设置有内筒体,所述内筒体的两端与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俊宏
申请(专利权)人:肇庆市高要区康成五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