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震低噪音消声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49672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震低噪音消声器,包括筒体总成以及由前排气管组和后排气管组组成的弯管总成;所述筒体总成包括外筒体、内筒体、触媒组和尾盖组;所述前排气管组包括前排气外管和前排气内管;所述前排气外管与前排气内管之间形成第一减震腔;所述后排气管组包括后排气外管和后排气内管;所述后排气内管与前排气外管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延伸段;所述延伸段的外侧设置有触媒外套管;所述后排气外管与延伸段和触媒外套管之间形成第二减震腔;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减少发动机运行、摩托车行驶以及强大气流产生的震动,并通过设置多腔室的筒体总成形成的多级消音结构以损耗声能,降低噪音;具有结构简单,消音效果好,便于生产加工,且质量稳定可靠。量稳定可靠。量稳定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震低噪音消声器


[0001]本技术涉及摩托车消声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抗震低噪音消声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摩托车消声器由于结构设置的局限,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发动机和摩托车行驶过程中产生的震动以及强大的气流会造成消声器晃动厉害,久而久之会影响到消声器内部结构的稳定,严重还会造成消声器损坏;
[0003]另外现有消声器通过在筒体内部设置有多个消音管形成的多级消音结构以达到降低噪音的目的,这不仅增加生产成本,而且增加加工难度,难以保证生产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震低噪音消声器,可以减少发动机运行、摩托车行驶以及强大气流产生的震动,并通过设置多腔室筒体总成形成的多级消音结构以损耗声能,降低噪音;具有结构简单,消音效果好,便于生产加工,且质量稳定可靠。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抗震低噪音消声器,包括弯管总成、筒体总成和防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弯管总成包括前排气管组和后排气管组
[0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震低噪音消声器,包括弯管总成、筒体总成和防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弯管总成包括前排气管组和后排气管组;所述前排气管组包括前排气外管和前排气内管;所述前排气外管的两端与前排气内管的两端压合连接,使所述前排气外管与前排气内管之间形成第一减震腔;所述后排气管组包括后排气外管和后排气内管;所述后排气内管与前排气外管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延伸段;所述延伸段套设在前排气外管的外侧;所述延伸段的内部设置有前级触媒,外侧设置有触媒外套管;所述触媒外套管的其中一端与后排气内管连接,另一端与后排气外管连接;所述后排气外管与延伸段和触媒外套管之间形成第二减震腔;所述后排气外管和后排气内管之间紧密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低噪音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总成包括前锥、外筒体、内筒体、触媒组和尾盖组;所述触媒组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管、进气管、后级触媒和多孔管;所述进气管通过连接管与后排气管组连接;所述外筒体通过前锥与连接管连接;所述外筒体内向远离前锥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将外筒体内部的腔体依次分成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所述多孔管设置有通气孔的一端从第一腔室贯穿第一隔板后延伸至第二腔室内;所述第二腔室内设置有内筒体,所述内筒体的两端与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俊宏
申请(专利权)人:肇庆市高要区康成五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