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组件、车灯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4849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学组件、车灯和车辆,该光学组件(1)包括:具有第一延伸方向(E1)的第一光导元件(3);第二光导元件(4),其具有第一出光区域(41),该出光区域具有第二延伸方向(E2);光源(L),其发出的光经第一光导元件引导到第二光导元件的出光区域(41)中,第一光导元件(3)在背离光源(L)的光出射端(32)具有第一反射面(33),以将光朝第二光导元件(4)的第二光耦入面(44)反射,第一延伸方向与第二延伸方向围成的角度(α)为锐角,第一光导元件(3)具有沿着光的传播方向布置在第一反射面(33)下游的光偏转面(35),其始于第一反射面、逆着光在第一光导元件中的传播方向倾斜地朝第二光耦入面(44)的方向延伸。耦入面(44)的方向延伸。耦入面(44)的方向延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组件、车灯和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学组件、车灯和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由US2011007518A1已知一种用于机动车的光学装置,其例如为照明或指示装置。该光学装置包括:至少两种光源,它们用于不同的预定的光功能;主光导,其具有出射端并且用于将光源产生的光朝该出射端引导,使得出射端限定用于两种光功能的共同的出光面。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光学组件,在该光学组件中能够将光源发出的光引导到出光面处,以实现期望的点亮效果。
[0004]根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用于车辆的光学组件包括:第一光导元件,其具有第一延伸方向;第二光导元件,其具有第一出光区域,该出光区域具有第二延伸方向;光源,其发出的光耦入第一光导元件中,并经第一光导元件传导地引导到第二光导元件的出光区域中,第一光导元件在背离光源的光出射端具有第一反射面,以将光朝第二光导元件的第一出光区域的第二光耦入面反射,其中,第一延伸方向与第二延伸方向围成的角度为锐角,第一光导元件具有沿着光的传播方向布置在第一反射面下游的光偏转面,其中,该光偏转面始于第一反射面、逆着光在第一光导元件中的传播方向倾斜地朝第二光耦入面的方向延伸。
[0005]通过提出的方案,能够改变光源的光的行进路径,将光以期望的方式引导到形成出光区域的光导元件中,例如使得经光耦入面进入到相关的出光区域中的光在界面处满足全反射条件,增大照射面积。与此同时,组成光学组件的光导元件本身的结构简单,便于制造。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第二光导元件具有第二出光区域,第一光导元件的光出射端处在第一出光区域和第二出光区域之间,其中,第一光导元件在光出射端具有分配给第二出光区域的第二反射面。因此,可通过相同的光源同时点亮不同的出光区域,从而例如可减少光源的数量。这特别在相关的出光区域需同时点亮时是有利的。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光出射端开槽,以形成将光分别朝第一出光区域和第二出光区域反射的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因此,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可具有不同的取向,以将光朝相关的出光区域引导。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第一出光区域和第二出光区域具有相同的延伸方向,其中,在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之间布置有桥接面。通过桥接面能够补偿在第一出光区域和第二出光区域之间的在空间上的错位,以将光引导到相应的出光区域中。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在第一出光区域和第二出光区域中设置有光解耦结构,使得光能够从出光区域出射。在这里将“光解耦结构”理解成破坏光在出光区域中的全反射条件的结构,其例如呈凸起和/或凹陷阵列的形式的结构;当然,其他形式的光解耦结构也
是可行的。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第一光导元件和第二光导元件为板状。特别在第二光导元件为板状时,可实现面状的点亮效果。板状的光导元件的出光区域的周向轮廓可根据需要来限定。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第一光导元件由聚碳酸酯构成,其中,α<79
°
;或者第一光导元件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构成,其中,α<84
°
。在上述情况下,可通过设置在第一光导元件中的光偏转面将光源的光导引到第二光导元件中。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第二光导元件为一体件。为此,第二光导元件为一体件,并可由塑料注射成型。第二光导元件可由和第一光导元件相同的材料构成;当然,它们也可由不同的材料形成。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第一光导元件的面向光源的光入射端设有光准直结构。通过光准直结构将光源的光准直成平行光束,或至少近似准直成平行光束,以有利于后续的光的进一步的处理。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光学组件具有光导杆,光源布置在光导杆的一端,光源发出的光经光导杆传导地耦入第一光导元件中。光导杆可至少部分区段地具有弯曲的走向,从而可通过光导杆的走向来匹配相邻出光区域的相邻的边界的走向,以实现预定的点亮效果。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光偏转面为结构化的表面。示例性地,这种结构化的光偏转面为波形表面(诸如三角形波形表面、弧形波形表面等)、微型结构阵列面(诸如凸起和/或凹陷阵列结构等)或皮纹面。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第一出光区域和第二出光区域通过挡光部彼此分开,以实现期望的点亮效果。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车灯,该车灯具有上述光学组件。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具有上述的光学组件或车灯。
附图说明
[0019]下面借助附图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其中,
[0020]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光学组件的前视图;
[0021]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光学组件的后视分解视图;
[0022]图3示出了光学组件的沿着图1的线A

A的剖视图;
[0023]图4示出了图3的区域D的局部放大图;
[0024]图5示出了图1的光学组件的第一光导元件的立体视图;
[0025]图6示出了图5的第一光导元件的光入射端的一实施方式;以及
[0026]图7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光学组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在下文中示例性地说明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意识到的那样,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构思的情况下,所说明的实施方式可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进行修改。因此,附图和说明书本质上为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在下文中,相同的附图标记通常表示功
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
[0028]在图1中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的光学组件1。可看出的是,该光学组件1具有两个出光区域,即,第一出光区域41和第二出光区域42。在示出的示例中,两个出光区域41、42彼此间隔开、并且具有不同的形状。第一出光区域41和第二出光区域42由光导元件4形成,该光导元件4保持在支架2中。支架例如可为用于车辆的车灯的遮光板,诸如饰框。因此,出光区域的间隔开区域可通过支架2的区段21填充。
[0029]如在图2中看出的那样,为光学组件1的光导元件4分配有另一光导元件3。在下文中,为了表述方便,用附图标记3表示第一光导元件,用附图标记4表示第二光导元件,其中,序数词“第一”、“第二”等等结合技术特征的表述仅用于区分功能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元件,而没有限定作用。光学组件1还具有光源L,光源L发出的光经第一光导元件3引导地耦入到第二光导元件4中,由此点亮第二光导元件4的相应的出光区域。在示出的示例中,第一出光区域41和第二出光区域41上下布置,第一光导元件3的光出射端32处在两出光区域之间的中间区域43处,并且在光出射端32处设置有分配给相应的出光区域的光反射面33、34,这将在下文中进行进一步阐述。
[0030]光学组件1的支架2可设有卡扣22,以用于光学组件1的固定,例如固定在车辆的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辆的光学组件(1),该光学组件(1)包括:第一光导元件(3),其具有第一延伸方向(E1);第二光导元件(4),其具有第一出光区域(41),该第一出光区域(41)具有第二延伸方向(E2);光源(L),其发出的光耦入所述第一光导元件(3)中,并经所述第一光导元件(3)传导地引导到所述第二光导元件(4)的第一出光区域(41)中,其中,所述第一光导元件(3)在背离所述光源(L)的光出射端(32)具有第一反射面(33),以将光朝所述第一出光区域(41)的第二光耦入面(44)反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方向(E1)与所述第二延伸方向(E2)围成的角度(α)为锐角,其中,所述第一光导元件(3)具有沿着光的传播方向布置在所述第一反射面(33)下游的光偏转面(35),该光偏转面(35)始于所述第一反射面(33)、逆着光在所述第一光导元件(3)中的传播方向倾斜地朝所述第二光耦入面(44)的方向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导元件(4)具有第二出光区域(42),所述第一光导元件(3)的光出射端(32)设置在所述第一出光区域(41)和所述第二出光区域(42)之间,其中,所述第一光导元件(3)在光出射端(32)具有分配给所述第二出光区域(42)的第二反射面(3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出射端(32)开槽,以形成将光分别朝所述第一出光区域(41)和所述第二出光区域(42)反射的第一反射面(33)和第二反射面(3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光区域(41)和所述第二出光区域(42)具有相同的延伸方向,其中,在所述第一反射面(33)和第二反射面(34)之间布置有桥接面(34)。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组件(1),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飘胡强高亚贵顾安娜
申请(专利权)人:法雷奥照明湖北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