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翼腿式水陆两栖机器人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陆两栖机器人
,具体涉及一种多翼腿式水陆两栖机器人机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海洋资源勘探、石油管道泄漏检测、海岸勘探、水生生物观测、国防、军事侦查等领域对水陆两栖机器人的复杂环境适应能力、体积大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轮式机器人具有高速高效的特点,技术成熟,但其越障能力差,不能适应复杂地形环境。腿式机器人机动性好、越障能力强,但是自主控制复杂。水中生物中,水母、章鱼等多足生物游泳时稳定性较好。针对以上问题,结合轮式高速、腿式越障能力强、多足结构水中运动平稳的特点,设计一款体积较小的功能复合型水陆两栖机器人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多翼腿式水陆两栖机器人机构,环境适应能力强,体积小,水中运动平稳。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多翼腿式水陆两栖机器人机构,该机器人包括:头部转向模块,上部翼腿运动模块,中间运动模块,下部翼腿运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翼腿式水陆两栖机器人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机器人包括:头部转向模块(1),上部翼腿运动模块(2),中间运动模块(3),下部翼腿运动模块(4);所述的头部转向模块(1)通过螺栓与上部翼腿运动模块(2)的头部法兰盘(2
‑
1)固定连接;上部翼腿运动模块(2)通过螺栓与中间运动模块(3)的法兰盘(3
‑
1)固定连接;中间运动模块(3)另一端的法兰盘(3
‑
1)通过螺栓与下部翼腿运动模块(4)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翼腿式水陆两栖机器人机构,其特征在于,头部转向模块(1)包括,头部外壳(1
‑
1),螺旋桨防水电机(1
‑
2),头部盖子(1
‑
3);头部转向模块(1)中,螺旋桨防水电机(1
‑
2)放于头部外壳(1
‑
1)中,头部盖子(1
‑
3)与头部外壳(1
‑
1)通过螺栓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翼腿式水陆两栖机器人机构,其特征在于,上部翼腿运动模块(2)包括,头部法兰盘(2
‑
1),密封圈(2
‑
2),上部外壳端盖(2
‑
3),头部转向电机固定板(2
‑
4),头部转向电机(2
‑
5),上部翼腿驱动环(2
‑
6),丝杠螺母(2
‑
7),丝杠电机固定板(2
‑
8),丝杠电机(2
‑
9),上部外壳(2
‑
10),八个上部翼腿(2
‑
11);上部翼腿运动模块(2)中,丝杠电机(2
‑
9)通过丝杠电机固定板(2
‑
8)固定连接在上部外壳(2
‑
10)内部的底端,丝杆螺母(2
‑
7)与上部翼腿驱动环(2
‑
6)固定连接,上部翼腿驱动环(2
‑
6)的外部圆环与八个上部翼腿(2
‑
11)的开口滑槽滑动配合,八个上部翼腿(2
‑
11)的一端通过活动连接轴等距连接在上部外壳(2
‑
10)上,上部外壳(2
‑
10)的另一端开设有与上部翼腿(2
‑
11)数量相同的凹槽,上部翼腿(2
‑
11)的活动端运动到此处,可以进入凹槽,凹槽可以限制上部翼腿(2
‑
11)向两侧摆动;头部转向电机(2
‑
5)通过头部转向电机固定板(2
‑
4)固定连接在上部外壳(2
‑
10)内部靠近开口处,上部外壳端盖(2
‑
3)与上部外壳(2
‑
10)固定连接,头部转向电机(2
‑
5)的电机轴两侧磨平、顶端开有螺纹孔,穿过上部外壳端盖(2
‑
3)的中心孔与头部法兰盘(2
‑
1)上开有异型孔的轴通过型面配合,并用螺丝固定连接,头部法兰盘(2
‑
1)开有异型孔的轴的外圈与上部外壳端盖(2
‑
3)的中心孔的内圈之间通过密封圈(2
‑
2)进行防水;上部翼腿运动模块(2)中,上部翼腿(2
‑
11)包括,腿架(2
‑
11
‑
1),两个左侧腿翼(2
‑
11
‑
2),两个右侧腿翼(2
‑
11
‑
3);上部翼腿运动模块(2)中,八个上部翼腿(2
‑
11)完全相同,左侧腿翼(2
‑
11
‑
2)和右侧腿翼(2
‑
11
‑
3)均通过活动连接轴与腿架(2
‑
11
‑
1)连接,腿架(2
‑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攀,曲海波,李晓,刘英建,刘文举,陈绪萌,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