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智能仓储系统中穿梭车的移载定位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53228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密度智能仓储系统中穿梭车的移载定位方法,解决了穿梭车从一个货架轨道转运到目标货架轨道时定位困难的问题;设计一个穿梭车的活动移载支架,使该支架从穿梭车轨道上方下落到穿梭车轨道上时,可与穿梭车轨道进行自适应对位找正,从而降低了该支架与穿梭车轨道之间的配合精度要求,当穿梭车进入货架端部轨道后,通过叉车升起活动移载支架,将穿梭车定位移载到活动移载支架上,将载有穿梭车的活动移载支架移动到目标货架端部轨道正上方,通过叉体下落,使活动移载支架与目标货架端部轨道自适应配合,并便捷地进入到目标货架端部轨道处,活动移载支架继续下降,使穿梭车转载到目标货架端部轨道上,完成穿梭车的移载。车的移载。车的移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密度智能仓储系统中穿梭车的移载定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密度智能仓储系统,特别涉及一种高密度智能仓储系统中穿梭车的移载定位机构及移载定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高密度穿梭板智能仓储系统中配备有穿梭板,穿梭板是用来搬运货架中货物单元的主要设备;在高密度智能仓储货架同一巷道内的每一层货架下方,均设置有穿梭板的行驶轨道,穿梭板在该行驶轨道上穿梭行走,完成货架上货物在不同货位上的转载;当穿梭板要对其它层巷道内的货物进行搬运时,就需要将穿梭板转运到其它巷道的轨道上,具体过程为:将穿梭板行驶到所在巷道的货架轨道端部,叉车或叉车式搬运机器人,行驶到该货架轨道端部,将货叉伸入到穿梭板的下方,然后,升起货叉,将穿梭板垂直向上移动与穿梭板轨道脱离,然后,叉车载着穿梭板,行驶到另外一处目标货架的穿梭板轨道的正上方,货叉垂直落下,将穿梭板下落到目标货架穿梭板轨道上;为了实现穿梭板能可靠地沿着穿梭板轨道的方向平稳行驶,保证穿梭板不与轨道发生剐蹭,在穿梭板的两侧设置有导向轮,穿梭板的两侧导向轮外侧距离与穿梭板轨道的内宽,设计得非常接近,两者配合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密度智能仓储系统中穿梭车的移载定位方法,包括穿梭板所在仓储货架(1)、穿梭板移载目标仓储货架(25)、穿梭板(6)和叉车(24),在穿梭板所在仓储货架(1)中,设置有穿梭板行走轨道(2),穿梭板(6)设置在穿梭板行走轨道(2)上,在穿梭板移载目标仓储货架(25)上,设置有穿梭板移载目标行走轨道,在穿梭板(6)的下底面上,分别设置有前定位销孔(12)和后定位销孔(13);其特征在于以下步骤:第一步、根据仓储货架的尺寸,制作半口字形移载支架(7),半口字形移载支架(7)是由右横梁板、后悬臂纵梁和前悬臂纵梁组成的,后悬臂纵梁固定连接在右横梁板的左后端,前悬臂纵梁固定连接在右横梁板的左前端,组成半口字形框架;在后悬臂纵梁上间隔平行地设置有两块后楔形导向立板(21),在后楔形导向立板(21)上,设置有前侧导向楔形面,在前悬臂纵梁上间隔平行地设置有两块前楔形导向立板(22),在前楔形导向立板(22)上,设置有后侧导向楔形面;在半口字形移载支架(7)的底端,固定设置彼此平行的后货叉套槽钢横梁(16)和前货叉套槽钢横梁(17),并且,后货叉套槽钢横梁(16)的套体宽度,以及前货叉套槽钢横梁(17)的套体宽度,均大于叉车(24)的叉体(23)的宽度;在后货叉套槽钢横梁(16)的顶端面上,设置后定位销(10),在前货叉套槽钢横梁(17)的顶端面上,设置前定位销(11);第二步、在穿梭板所在仓储货架(1)的临近巷道的货架前立柱的外侧立面上,设置前U形插座(8),在穿梭板所在仓储货架(1)的临近巷道的货架后立柱的外侧立面上,设置后U形插座(9);在穿梭板移载目标仓储货架(25)的临近巷道的货架前立柱的外侧立面上,也设置有前U形插座(8)和后U形插座(9);第三步、将第一步制作完成的半口字形移载支架(7)安装在穿梭板所在仓储货架(1)的临近巷道货架端部,具体过程为:将半口字形移载支架(7)的前支撑定位插板(14)与前U形插座(8)插接在一起,将半口字形移载支架(7)的后支撑定位插板(15)与后U形插座(9)的插接在一起,半口字形移载支架(7)上的后货叉套槽钢横梁(16)和前货叉套槽钢横梁(17),设置在穿梭板所在行走轨道(2)的正下方;使半口字形移载支架(7)的前悬臂纵梁设置在穿梭板所在行走轨道(2)的前外侧,半口字形移载支架(7)的后悬臂纵梁设置在穿梭板所在行走轨道(2)的后外侧;第四步、将穿梭板(6)移动到后货叉套槽钢横梁(16)和,前货叉套槽钢横梁(17)正上方的穿梭板行走轨道(2)上;第五步、操作叉车(24)对正穿梭板所在行走轨道(2),使叉车(24)上的两叉体(23),插入到后货叉套槽钢横梁(16)中和前货叉套槽钢横梁(17)中;第六步、控制操作叉车(24)上的两叉体(23)沿上下垂直方向上升,带动半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引文李晨宇杨守明刘伟王雅婷
申请(专利权)人:东杰智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