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台风受损红树林迹地的植被恢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52940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环境治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台风受损红树林迹地的植被恢复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台风受损红树林迹地的植被恢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恢复区的地表铺设遮阳网后,种植植被恢复用树种。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方法能够有效恢复因台风受损的红树林植被,且成本低。且成本低。且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台风受损红树林迹地的植被恢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治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台风受损红树林迹地的植被恢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森林湿地,在我国分布于广西、广东、台湾、海南、福建和港澳的沿海潮间滩涂,在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水质、固碳储碳和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红树林所处的海陆交界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它的滞流、消浪、促淤功能,使之成为护堤固土保护家园的海岸卫士,是沿海防护林的第一道屏障。红树林为减少我国南部沿海台风暴潮带来的经济损失立下了汗马功劳。
[0003]据气象大数据显示,1949年至2019年共有491个台风登陆我国,其中登陆点集中在广东、台湾、福建和海南等地,与红树林的分布范围有着大部分重合地带。红树林一方面在应对气候变化、防御台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另一方面11~12级或者更大的台风也会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群落组成、结构和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直接损害表现为树叶大量脱落、主干折断、连根拔起等,台风对红树林的危害与林分起源、林分疏密度、树龄等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
[0004]台风尤其是超强台风侵袭之后,往往在华南、东南沿海地区造成一些红树林受损,迫切需要对其开展植被恢复,以保护珍贵的红树林资源,提升其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增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对台风受损红树林迹地实施植被恢复的过程中,由于迹地上杂灌草再生蔓延速度较快,并不能通过迹地清理后直接种植目的树种达成植被的有效恢复,急需找出一种经济、有效的控制方法。<br/>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台风受损红树林迹地的植被恢复方法。利用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能够有效恢复因台风受损红的植被,且成本低。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台风受损红树林迹地的植被恢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在恢复区的地表铺设遮阳网后,种植植被恢复用树种。
[0009]优选的,所述遮阳网的长为10~20m,宽为8~10m。
[0010]优选的,所述植被恢复用树种为2~3年生营养袋苗。
[0011]优选的,所述植被恢复用树种包括红树植物。
[0012]优选的,所述红树植物包括木榄、桐花树和秋茄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3]优选的,所述木榄的苗高为80~100cm,地径为1.8~2.2cm;所述桐花树苗高为85~100cm,地径为1.5~1.8cm;所述秋茄的苗高为65~80cm,地径为1.0~1.3cm。
[0014]优选的,当所述恢复地为低潮滩时,所述红树植物包括秋茄和/或桐花树;当所述
恢复地为中高潮滩时,所述红树植物包括木榄、桐花树和秋茄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5]优选的,种植时的株距为1~1.5m,行距为1~1.5m。
[0016]优选的,所述铺设遮阳网前还包括迹地清理和整地。
[0017]优选的,所述种植植被恢复用树种后还包括幼林管护。
[0018]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台风受损红树林迹地的植被恢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恢复区的地表铺设遮阳网后,种植植被恢复用树种。本专利技术在恢复区的地表铺设遮阳网能够抑制老鼠簕、卤蕨和芦苇等灌草的再生及蔓延,有利于植被恢复用树种的生长。而且本方法中的草本灌木层处理技术简单易操作,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有效地去除草本、灌木层群落疯长对目的树种苗木的早期生长影响,同时免去反复人工清除灌木的劳务成本;造林2年后,造林保存率达75%以上,郁闭成林,实现了台风受损红树林迹地的植被恢复,逐渐发挥红树林的生态服务功能。
附图说明
[0019]图1~2为迹地清理照片;
[0020]图3为铺设遮阳网的照片;
[0021]图4为用PVC管固定遮阳网,其中图中框标示为PVC管;
[0022]图5为铺设遮阳网后实物照片;
[0023]图6~7为木榄和秋茄两两混交时混交林结构图;
[0024]图8~12为苗木种植过程照片;
[0025]图13~14为桐花树、木榄和秋茄混交时混交林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台风受损红树林迹地的植被恢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7]在恢复区的地表铺设遮阳网后,种植植被恢复用树种。
[0028]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遮阳网优选为遮阳网;所述遮阳网的长优选10~20m进一步12~18m,更优选为15~16m;所述遮阳网的宽优选为8~10m,进一步优选为9m;所述遮阳网优选为8针加密加厚、抗拉拽的遮阳网;所述遮阳网的颜色优选为深色,更优选为绿色或黑色。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遮阳网的尺寸便于工人铺设,避免因其太大工人具体操作时不方便,太小费时费工。本专利技术铺设遮阳网通过减少光资源能够有效抑制老鼠簕、卤蕨和芦苇等灌草个体的光合作用,压制灌草的再生及蔓延,有利于目的树种的生长,能够尽快地实现林地郁闭的目的。
[0029]所述铺设遮阳网后,本专利技术优选包括固定遮阳网。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固定的具体方式优选为沿着遮阳网边界每隔1.0~1.5m
×
1.0~1.5m固定遮阳网;所述固定的材料优选为PVC管或木楔子;所述PVC管的长优选为50cm,直径优选为25~30mm。
[0030]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植被恢复用树种优选为2~3年生营养袋苗;所述营养袋中的营养土优选由30wt.%红壤、30wt.%土杂肥、10wt.%火烧土、20wt.%细沙、3wt.%过磷酸钙和7wt.%椰糠组成;所述营养袋苗苗木茎干粗壮、木质化程度高、健康、无病虫害。本专利技术所述植被恢复用树种优选包括红树植物,更优选包括木榄(Bruguiera gymnorhiza)、桐花树
(Aegiceras corniculatum)和秋茄(Kandeliao bovata)中的一种或几种。本专利技术所述木榄优选为嗜热广布种木榄,多分布于红树林内缘,是中内滩红树林主要树种;所述桐花树优选为抗低温广布种桐花树,是我国分布最广的红树植物,常大片生长在红树林外缘;所述秋茄优选为抗低温广布种秋茄,是最耐寒的红树植物,多分布于群落外缘。
[0031]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木榄的苗高优选为80~100cm,更优选为85~95cm;所述木榄的地径优选为1.8~2.2cm,更优选为1.9~2.1cm;培养木榄的营养袋的直径优选为15cm,高度优选为15cm。本专利技术所述桐花树苗高优选为85~100cm,更优选为90~95cm;所述桐花树的地径优选为1.5~1.8cm,更优选为1.6~1.7cm;培养桐花树的营养袋直径的优选为15cm,高度优选为15cm。本专利技术所述秋茄的苗高为65~80cm,更优选为66~69cm;所述秋茄地径为1.0~1.3cm;培养秋茄的营养袋直径的优选为12cm,高度优选为12cm。
[0032]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木榄、桐花树和秋茄都是胎生植物,木榄和秋茄的胚轴体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台风受损红树林迹地的植被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恢复区的地表铺设遮阳网后,种植植被恢复用树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被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阳网的长为10~20m,宽为8~10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被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被恢复用树种为2~3年生营养袋苗。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植被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被恢复用树种包括红树植物。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植被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红树植物包括木榄、桐花树和秋茄中的一种或几种。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植被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木榄的苗高为80~100cm,地径为1.8~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玫廖宝文姜仲茂陈玉军邓创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