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岛礁海域高效靠泊运输装置及转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海洋靠泊装置
,尤其是一种岛礁海域高效靠泊运输装置及转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三沙市的设立是我国保卫海洋国土、维护海洋权益、发展海洋经济的重大战略举措。三沙位于我国最南部,岛礁众多且分散,人员通勤效率较低,且常因风浪大不能靠泊。三沙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解决南海海域的交通问题。南海岛礁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岛小海大,且礁盘面积广,露出水面的部分有限,难以靠岸。需要使用小艇完成岛礁与岛礁之间的人员、物资运输。
[0003]岛礁海域往往需要配套高桩码头、连岸栈桥、浮码头等设施用于小艇的靠泊。此外,大型浮式结构物如旅游综合体需要短时间连续转运大量游客前往目标岛礁活动,也需要使用小艇完成岛礁与浮式结构物之间的人员、物资运输。小艇耐波性差,不管其靠泊码头或者浮式结构物,在海况恶劣时经常出现靠泊困难、相对运动剧烈、易发生碰撞等问题。
[0004]因此,针对承担“岛礁——岛礁——浮式结构物”之间的交通、靠泊岛礁码头或者大型浮式平台时,相对码头或者浮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岛礁海域高效靠泊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岸装置(1),所述接岸装置(1)一端与目标结构物相连,所述接岸装置(1)的另一端与运输装置主体结构(4)连接,运输装置主体结构(4)的外部设置有多组封闭并呈梯形环状的传动链条(3);传动链条(3)的上部及两侧为承重同向段,所述承重同向段处的传动链条(3)内侧配合设置有多组平面承重辊组(8);传动链条(3)的上部两钝角处为承重转向段,所述承重转向段的传动链条(3)内侧配合设置多组转向承重辊组(9);传动链条(3)的下部两锐角处内侧分别设置有传动轮组(6)及从动轮组(7);传动链条(3)的外侧表面设置有魔毯(2),接岸装置(1)的上表面与魔毯(2)呈T字形排布,传动链条(3)两侧的承重同向段下部位于水平面(H)下方,接岸装置(1)的上表面两端分别与魔毯(2)上表面和目标结构物上表面配合;传动轮组(6)、从动轮组(7)、平面承重辊组(8)和转向承重辊组(9)安装于运输装置主体结构(4)上,传动轮组(6)与安装于运输装置主体结构(4)上的驱动装置(5)传动连接,所述魔毯(2)上承载需运输的小艇(1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岛礁海域高效靠泊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岸装置(1)的结构为:包括与目标结构物相连的岸基连接架(102),所述岸基连接架(102)的上部设置第一平台(1021),岸基连接架(102)远离目标结构物的一侧沿垂直方向设置开口向外侧的滑槽(1022),滑槽(1022)内部设置有齿轮(1023),所述齿轮(1023)与升降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升降驱动机构设置于岸基连接架(102)上;还包括与运输装置主体结构(4)连接的输送装置连接架(101),所述输送装置连接架(101)上部设置第二平台(1011),所述输送装置连接架(101)面向目标结构物的一侧沿垂直方向设置有滑块(1013),滑块(1013)的外侧面沿垂直方向设置齿条(1012),所述滑块(1013)配合安装于滑槽(1022)中,所述齿轮(1023)与齿条(1012)啮合,所述第一平台(1021)与第二平台(1011)相邻处设置有连接板(103),所述连接板(103)一侧与第一平台(1021)侧边铰接,所述连接板(103)的另一侧与第二平台(1011)上表面配合,第二平台(1011)上表面与魔毯(2)上表面齐平,第一平台(1021)与目标结构物上表面对应,魔毯(2)与第二平台(1011)上表面相邻段为平稳运行段。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岛礁海域高效靠泊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承重辊组(9)的结构为:包括铰接于运输装置主体结构(4)上的一组支撑杆(903),支撑杆(903)的端部连接有滚轮轴(902),所述滚轮轴(902)上转动连接有多个承重轮(901),承重轮(901)外周端面设置有沿外周方向的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与传动链条(3)配合,支撑杆(903)的中部与张紧器(904)的一端铰接,所述张紧器(904)的另一端与运输装置主体结构(4)铰接,平面承重辊组(8)与转向承重辊组(9)结构相同。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岛礁海域高效靠泊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平面承重辊组(8)的滚轮轴(902)数量为多个,滚轮轴(902)之间平行设置,多个滚轮轴(902)通过连杆刚性连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岛礁海域高效靠泊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轮组(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俊,程小明,叶永林,倪歆韵,刘小龙,李紫麟,张凯,张弛,弓国栋,蔡志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