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针三座面夹具及传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2346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油针三座面夹具及传动机构,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固定在磨床上的伺服电缸和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上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板,所述第一滑板的上表面焊接有支撑板,所述伺服电缸的输出端与所述支撑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传动皮带轮,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一侧焊接有第一纵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V形支撑块采用改为水平结构,使水平V形支撑功能不变,并通过设置上压轮和下压轮传递动力功能,另外下压轮还能起到辅助支撑作用,大幅度减少上压轮和下压轮对油针带来的跳动,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针三座面夹具及传动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夹具
,特别涉及油针三座面夹具及传动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在内燃机油泵部件中有个别零件如油针,其外形尺寸约为,采用斜切式外圆磨床,切入法磨削三座面,与其相应的夹具和工件转动的动力传递各有不同,相同的是均不再使用传统头架。
[0003]现有的工装机构一般采用一滚轮传递动力,带动工件转动,双V形支撑,开口对着砂轮方向,并向倾斜45
°
,利用斜切轴向力,圆柱头端面靠紧固定平面,确定轴向定位,转动的滚轮水平前后移动,滚轮后退,压紧并带动工件旋转,进行磨削;滚轮前进,与工件脱离,进行上下料。其缺点是滚轮的压紧力如过大,油针刚性差,造成三座面跳动超差;V形支撑倾斜,造成V形两面受力不均,同样造成三座面跳动超差,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油针三座面夹具及传动机构,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6]油针三座面夹具及传动机构,包括固定在磨床上的伺服电缸和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上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板,所述第一滑板的上表面焊接有支撑板,所述伺服电缸的输出端与所述支撑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传动皮带轮,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一侧焊接有第一纵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另一侧焊接有第二纵板;
[0007]所述第一纵板的外表面通过第一滑动机构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上压轮皮带轮,所述第一转轴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传动连接有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二纵板的外表面通过第二滑动机构与所述第一传动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杆的另一端键连接有上压轮,所述第一纵板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调节机构,所述第一调节机构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动机构连接;
[0008]所述第一纵板的外表面通过第三滑动机构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下压轮皮带轮,所述第二转轴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传动连接有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二纵板的外表面通过第四滑动机构与所述第二传动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杆的另一端键连接有下压轮,所述第二纵板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调节机构,所述第二调节机构的一端与所述第四滑动机构连接;
[0009]所述磨床的一侧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工件托架,所述工件托架的顶部设置有V型支撑。
[0010]较佳的,所述第一滑动机构包括第二滑块、第二滑轨、转轴座、轴承,所述第二滑块焊接在所述转轴座的表面,所述第二滑轨焊接在所述第一纵板的外表面,所述第二滑块滑
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滑轨上,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转轴座通过所述轴承传动连接。
[0011]较佳的,所述第二滑块和所述第二滑轨均对称设置有两组。
[0012]较佳的,所述第二滑动机构、所述第三滑动机构和所述第四滑动机构与所述第一滑动机构的结构相同。
[0013]较佳的,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安装箱、驱动槽、气缸、调节板和调节槽,所述安装箱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纵板的外表面,所述驱动槽开设在所述安装箱的内部,所述气缸设置在所述驱动槽内,所述调节板的一端焊接在所述转轴座的底部,所述调节板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气缸的输出端,所述调节槽开设在所述第二纵板内,且所述调节板贯穿所述调节槽且与所述调节槽滑动连接。
[0014]较佳的,所述第二调节机构与所述第一调节机构的结构相同。
[0015]综上所述,本技术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第一、本技术中的V形支撑块采用改为水平结构,使水平V形支撑功能不变,并通过设置上压轮和下压轮传递动力功能,另外下压轮还能起到辅助支撑作用,大幅度减少上压轮和下压轮对油针带来的跳动,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
[0017]第二、本技术通过将传动皮带轮、上压轮皮带轮和下压轮皮带轮通过皮带连接,然后通过伺服电机带动传动皮带轮转动,从而方便带动上压轮皮带轮和下压轮皮带轮转动,从而方便带动上压轮和下压轮转动,便于进行动能传递;
[0018]第三、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滑动机构、第二滑动机构、第三滑动机构、第四滑动机构、第一调节机构和第二调节机构,能够方便带动上压轮和下压轮移动,从而方便对上压轮和下压轮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方便调节上压轮和下压轮之间的压紧间距。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中第一纵板部分的右视图;
[0021]图3是本技术中第二纵板部分的右视图;
[0022]图4是本技术图3的结构剖视图。
[0023]附图标记:1、磨床;2、伺服电缸;3、第一滑轨;4、第一滑板;5、支撑板;6、安装板;7、伺服电机;8、传动皮带轮;9、第一纵板;10、第二纵板;11、第一转轴;12、上压轮皮带;13、第一传动杆;14、第一滑动机构;141、第二滑块;142、第二滑轨;143、转轴座;144、轴承;15、第二滑动机构;16、上压轮;17、第一调节机构;171、安装箱;172、驱动槽;173、气缸;174、调节板;175、调节槽;18、第三滑动机构;19、第二转轴;20、下压轮皮带轮;21、第二传动杆;22、第四滑动机构;23、下压轮;24、第二调节机构;25、工件托架;26、V型支撑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实施例1
[0026]参考图1

4,油针三座面夹具及传动机构,包括固定在磨床1上的伺服电缸2和第一滑轨3,所述第一滑轨3上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板4,所述第一滑板4的上表面焊接有支撑板5,所述伺服电缸2的输出端与所述支撑板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5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安装板6,所述安装板6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7,所述伺服电机7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传动皮带轮8,所述支撑板5的上表面一侧焊接有第一纵板9,所述支撑板5的上表面另一侧焊接有第二纵板10;
[0027]所述第一纵板9的外表面通过第一滑动机构14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11,所述第一转轴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上压轮皮带12轮,所述第一转轴11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传动连接有第一传动杆13,所述第二纵板10的外表面通过第二滑动机构15与所述第一传动杆13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杆13的另一端键连接有上压轮16,所述第一纵板9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调节机构17,所述第一调节机构17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动机构15连接;
[0028]所述第一纵板9的外表面通过第三滑动机构18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油针三座面夹具及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磨床(1)上的伺服电缸(2)和第一滑轨(3),所述第一滑轨(3)上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板(4),所述第一滑板(4)的上表面焊接有支撑板(5),所述伺服电缸(2)的输出端与所述支撑板(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5)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安装板(6),所述安装板(6)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7),所述伺服电机(7)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传动皮带轮(8),所述支撑板(5)的上表面一侧焊接有第一纵板(9),所述支撑板(5)的上表面另一侧焊接有第二纵板(10);所述第一纵板(9)的外表面通过第一滑动机构(14)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11),所述第一转轴(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上压轮皮带(12)轮,所述第一转轴(11)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传动连接有第一传动杆(13),所述第二纵板(10)的外表面通过第二滑动机构(15)与所述第一传动杆(13)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杆(13)的另一端键连接有上压轮(16),所述第一纵板(9)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调节机构(17),所述第一调节机构(17)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动机构(15)连接;所述第一纵板(9)的外表面通过第三滑动机构(18)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19),所述第二转轴(1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下压轮皮带轮(20),所述第二转轴(19)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传动连接有第二传动杆(21),所述第二纵板(10)的外表面通过第四滑动机构(22)与所述第二传动杆(2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杆(21)的另一端键连接有下压轮(23),所述第二纵板(10)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调节机构(24),所述第二调节机构(24)的一端与所述第四滑动机构(22)连接;所述磨床(1)的一侧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工件托架(25),所述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军沈环刘东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培基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