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工位绕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2233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工位绕线机,通过将待绕线的线圈骨架放置在预备工位结构上,输送机械手结构将待绕线的线圈骨架从预备工位结构输送至绕线工位结构,绕线头结构对待绕线的线圈骨架进行绕线,绕线完毕后输送机械手结构将绕线完毕的线圈从绕线工位结构输送至预备工位结构;整个绕线过程都自动完成,无需人工监控绕线情况,无需人工调整线圈骨架的绕线位置,省时省力,效率高,降低了人力成本;而且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多个预备工位结构、绕线工位结构、绕线头结构、线圈固定结构,以同时对多个线圈骨架实现绕线操作,大大地提高了绕线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工位绕线机


[0001]本技术涉及线圈绕线设备,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多工位绕线机。

技术介绍

[0002]绕线机,是指线状的物体缠绕到特定的工件上的机器,如使用漆包铜线(简称漆包线)绕制成电感线圈。现有的绕线机会在工作台上设置绕线工位支架,人工将需要绕线的线圈骨架放在绕线工位支架上,以实现后续的线圈绕线。但是这种操作方式需要人工监控绕线情况,当绕线机对一个线圈骨架绕线完毕后需要人工将绕线完毕的线圈取下,再放上一个待绕线的线圈骨架,需要人工调整线圈骨架的绕线位置,费时费力,效率低,人工成本大。
[0003]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工位绕线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本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多工位绕线机,包括工作台、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的预备工位结构、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的绕线工位结构、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的输送机械手结构和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的绕线头结构,将待绕线的线圈骨架放置在所述预备工位结构上,所述输送机械手结构将待绕线的线圈骨架从所述预备工位结构输送至所述绕线工位结构,所述绕线头结构对待绕线的线圈骨架进行绕线,绕线完毕后所述输送机械手结构将绕线完毕的线圈从所述绕线工位结构输送至所述预备工位结构。
[0007]进一步地,所述预备工位结构包括底端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的第一支撑杆,将待绕线的线圈骨架套入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部;在所述第一支撑杆上部的周向表面上设有沿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周向设置的第一定位凸起22,所述第一定位凸起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杆21上部的周向表面向外凸出。
[0008]进一步地,所述绕线工位结构包括底端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的第二支撑杆,所述输送机械手结构将待绕线的线圈骨架从所述第一支撑杆上输送至所述第二支撑杆上;在所述第二支撑杆上部的周向表面上设有沿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周向设置的第二定位凸起,所述第二定位凸起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撑杆上部的周向表面向外凸出。
[0009]进一步地,所述绕线工位结构还包括第一旋转驱动结构,所述第一旋转驱动结构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底端设置在所述第一旋转驱动结构上,由所述第一旋转驱动结构驱动带动所述第二支撑杆以自身中心线为旋转中心实现旋转。
[0010]进一步地,所述输送机械手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的安装架、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的第一升降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升降装置上的升降板、设置在所述升降板上的第二旋转驱动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旋转驱动结构底端的转盘、设置在所述转盘的底面一侧的夹持结构,所述第一升降装置带动所述夹持结构实现上下升降,所述第二旋转驱动结
构带动所述夹持结构在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来回旋转移动,所述夹持结构夹持或放开待绕线的线圈骨架或绕线完毕的线圈。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升降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架的第一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板与所述第一升降气缸的气缸轴连接,由所述第一升降气缸带动实现上下升降。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旋转驱动结构包括第二转轴、设置在第二转轴上端的第二传动轮、第二驱动电机和设置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的第三传动轮,所述第三传动轮与所述第二传动轮之间传动连接,所述转盘设置在所述第二转轴的底端,通过所述第二驱动电机驱动带动所述第二转轴以自身中心线为旋转中心实现旋转。
[0013]进一步地,所述夹持结构包括第一半夹和第二半夹,所述第一半夹和所述第二半夹设置在所述转盘的底面一侧,所述第一半夹和所述第二半夹设置成可移动靠近夹持待绕线的线圈骨架或绕线完毕的线圈或可移动远离放开待绕线的线圈骨架或绕线完毕的线圈。
[0014]进一步地,所述绕线头结构包括用于牵引线材绕在所述线圈骨架的绕线头、用于带动所述绕线头实现旋转的第三旋转驱动结构、用于带动所述绕线头靠近或远离所述绕线工位结构的水平位移结构,所述绕线头与所述第三旋转驱动结构连接,所述第三旋转驱动结构与所述水平位移结构连接。
[0015]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在绕线过程中固定待绕线的线圈骨架的线圈固定结构。
[0016]通过上述可知,本技术方案通过将待绕线的线圈骨架放置在预备工位结构上,输送机械手结构将待绕线的线圈骨架从预备工位结构输送至绕线工位结构,绕线头结构对待绕线的线圈骨架进行绕线,绕线完毕后输送机械手结构将绕线完毕的线圈从绕线工位结构输送至预备工位结构;整个绕线过程都自动完成,无需人工监控绕线情况,无需人工调整线圈骨架的绕线位置,省时省力,效率高,降低了人力成本;而且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多个预备工位结构、绕线工位结构、绕线头结构、线圈固定结构,以同时对多个线圈骨架实现绕线操作,大大地提高了绕线效率。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中多工位绕线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中多工位绕线机的主视图。
[0019]图3是本技术中多工位绕线机的侧视图。
[0020]附图标号:
[0021]工作台1;第一支撑杆21;第一定位凸起22;第二支撑杆31;第二定位凸起32;安装架41;升降板42;第一升降气缸43;第二转轴44;第二传动轮45;第二驱动电机46;第三传动轮47;转盘48;第一半夹49;第二半夹410;水平安装板51;第一立柱52;第二立柱53;第一固定块54;第二固定块55;水平移动驱动装置56;绕线头61;第三旋转驱动结构62;水平位移结构63。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
新型的限制。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工位绕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的预备工位结构、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的绕线工位结构、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的输送机械手结构和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的绕线头结构,将待绕线的线圈骨架放置在所述预备工位结构上,所述输送机械手结构将待绕线的线圈骨架从所述预备工位结构输送至所述绕线工位结构,所述绕线头结构对待绕线的线圈骨架进行绕线,绕线完毕后所述输送机械手结构将绕线完毕的线圈从所述绕线工位结构输送至所述预备工位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备工位结构包括底端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的第一支撑杆,将待绕线的线圈骨架套入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部;在所述第一支撑杆上部的周向表面上设有沿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周向设置的第一定位凸起,所述第一定位凸起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上部的周向表面向外凸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工位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工位结构包括底端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的第二支撑杆,所述输送机械手结构将待绕线的线圈骨架从所述第一支撑杆上输送至所述第二支撑杆上;在所述第二支撑杆上部的周向表面上设有沿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周向设置的第二定位凸起,所述第二定位凸起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撑杆上部的周向表面向外凸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工位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工位结构还包括第一旋转驱动结构,所述第一旋转驱动结构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底端设置在所述第一旋转驱动结构上,由所述第一旋转驱动结构驱动带动所述第二支撑杆以自身中心线为旋转中心实现旋转。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工位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械手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的安装架、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的第一升降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升降装置上的升降板、设置在所述升降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光芝梁光华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时盟光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