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电探测器及其制作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半导体领域,具体为一种光电探测器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响应时间反应了光电探测器对于瞬态信号的反应速度,是评价光电探测器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激光雷达、飞行时间传感器(TOF)、光通信等应用领域,对于光电探测器的响应时间要求极高,一般在纳秒及以下。响应时间越快,脉冲信号间的串扰也就更小,最终成像的帧率也就越高。硫化铅胶体量子点是一种新型的短波红外光敏材料,其具有以下几个独特优势:(1)由于量子限域效应,硫化铅胶体量子点的吸收峰随量子点尺寸的增大而红移,可覆盖整个短波红外波段(2500nm);(2)可于低温条件下直接在CMOS上旋涂或打印硫化铅胶体量子点薄膜,无需与基底晶格匹配,避免了复杂的倒装或键合工艺;(3)已报道的硫化铅胶体量子点器件比探测率(D
*
)已超过10
13
Jones,表现出优异的红外光探测性能;(4)硫化铅胶体量子点薄膜中载流子扩散距离短,像元间横向串扰小,易于实现大面阵和高分辨成像。综上,基于硫化铅胶体量子点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电探测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ITO玻璃衬底上制备胶体量子点薄膜;将制备好的胶体量子点薄膜倒扣于基底上,然后在背离胶体量子点薄膜的ITO玻璃衬底上施加设定的压力;通过加热装置对胶体量子点薄膜进行预设时长的均匀加温,以减小胶体量子点间间距。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的压力为30000pa~35000pa。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时长为1.5h~2.5h;所述加热装置的均匀加热温度为110℃~130℃。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ITO玻璃衬底上制备胶体量子点薄膜包括:配置混合卤素配体溶液;将卤素配体溶液和初始量子点溶液混合进行液相配体交换,得到配体交换溶液;通过正辛烷对配体交换溶液进行清洗;对清洗后的配体交换溶液进行离心操作,得到沉淀物;将沉淀物与正丁胺溶液进行混合,得到目标量子点溶液;将目标量子点溶液旋涂到ITO玻璃衬底上,形成胶体量子点薄膜。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