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前驱动溶液及其制备,太阳能电池活性层及其制备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前驱动溶液及其制备,太阳能电池活性层的制备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钙钛矿材料因其具有吸光系数高(104~105cm
‑
1)、载流子扩散长度长(102~103nm)、激子束缚能低(16~80meV)等优点被当做新一代太阳电池材料而广泛研究。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在短短十几年时间内,效率已从2009年最初的3.8%飞升至目前的25.5%,已能和现在的硅基太阳能电池效率相媲美。然而,钙钛矿材料的结晶易受外界条件的干扰,如温度、湿度、溶剂、反溶剂、添加剂等因素,产生晶格失配、氧空位、铅簇等缺陷,破坏晶体结构,引起载流子复合,降低钙钛矿稳定性。在钙钛矿前驱液中引入添加剂调控钙钛矿结晶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技术手段。但现有技术中所采用的添加剂都会在钙钛矿晶体生长完后有所残留,不可避免的会引起新的缺陷,对钙钛矿器件性能有所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用于制备太阳能电池活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制备太阳能电池活性层的前驱体溶液,其特征是,包括溶质和溶剂,所述溶质包括碘化铅、甲胺氢碘酸盐、甲胺氰酸盐,所述溶剂为N,N
‑
二甲基甲酰胺和N
‑
甲基吡咯烷酮的混合溶液。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制备太阳能电池活性层的前驱动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溶质中碘化铅、甲胺氢碘酸盐、甲胺氰酸盐与所述溶剂的比例为560~590mg:180~210mg:0.35~0.55mg:1mL;所述溶剂中N,N
‑
二甲基甲酰胺和N
‑
甲基吡咯烷酮的体积配比是1~3:2。3.一种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用于制备太阳能电池活性层的前驱体溶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是将碘化铅、甲胺氢碘酸盐、甲胺氰酸盐溶于N,N
‑
二甲基甲酰胺和N
‑
甲基吡咯烷酮的混合溶液中,然后进行加热,加热后进行磁力搅拌。4.根据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少鹏,申金良,陶俊雷,刘小妮,付广生,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