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型锻造模具用下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20777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智能型锻造模具用下料机构,包括底板,底板的上方设有下连板,底板顶端的拐角位置处皆安装有立柱,立柱的顶端与下连板的底端固定连接,下连板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下模具,下模具内部的一端设有顶出板,下模具底部的两侧皆设有螺纹筒,螺纹筒的底端贯穿至下连板的外部,螺纹筒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的顶端延伸至下模具的内部并与顶出板的底端转动连接,螺纹杆的底端延伸至螺纹筒的外部并安装有旋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提高了下料机构使用时的下料效率,降低了下料机构使用时工件的成型时间,而且延长了下料机构使用时下模具的使用寿命。时下模具的使用寿命。时下模具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型锻造模具用下料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锻造模具
,具体为智能型锻造模具用下料机构。

技术介绍

[0002]锻件是指通过对金属坯料进行锻造变形而得到的工件或毛坯,此类锻件产品在生产加工时,需对其进行锻压处理,因而需使用到相应的锻造模具,锻造模具是在锻造工艺过程中使用的模具,原材料在外力的作用下在锻模中产生塑性变形,从而得到所需的形状和尺寸的零件,锻造模具可根据锻造温度的不同分为热锻模、温锻模和冷锻模,而锻造模具在锻压完毕后需对成型工件进行下料处理,传统的下料方式为人工手动进行相应操作,此种方式下料效率较低,且人工成本较高,因而需使用到相应的下料机构。
[0003]参考公开号为CN213613790U的一种底板冲压模具用辅助下料机构,通过设置起落板和第二液压杆,使用时零件在经过第二液压杆和压模板冲压成型后,通过启动第三液压杆使起落板高度提升并将加工完成的零件顶起,从而方便取出,同时通过设置第一液压杆和滑动安装在限位板上的限位块,通过启动两个第一液压杆使两个限位块向相背离一侧滑动,从而使加工完成后的零件整体暴露,达到了方便零件取出从而提升生产效率的效,但此类下料机构不便于对工件进行稳定顶出下料处理,使得工件易产生折断的现象,导致其下料效率难以达到预期,且不便于对工件进行快速冷却处理,并且不便于对上模具的下压力度进行缓冲处理,时常困扰着人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智能型锻造模具用下料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下料机构不便于对工件进行稳定顶出下料处理,使得工件易产生折断的现象,导致其下料效率难以达到预期,且不便于对工件进行快速冷却处理,并且不便于对上模具的下压力度进行缓冲处理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智能型锻造模具用下料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方设有下连板,所述底板顶端的拐角位置处皆安装有立柱,所述立柱的顶端与下连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下连板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下模具,所述下模具内部的一端设有顶出板,所述下模具底部的两侧皆设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的底端贯穿至下连板的外部,所述螺纹筒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顶端延伸至下模具的内部并与顶出板的底端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的底端延伸至螺纹筒的外部并安装有旋柄,所述下模具的上方设有上模具,所述上模具的顶端固定有上连板,所述上连板的上方设有顶板,所述顶板底端的拐角位置处皆设有承载柱,所述承载柱的底端与下连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顶板顶端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底端贯穿顶板并与上连板的顶端固定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上模具内部的一端设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呈环形结构,以便经冷却液对下模具内部的工件进行冷却处理。
[0007]优选的,所述下模具两侧的下连板顶端皆设有定位筒,所述定位筒底部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缓冲弹簧,以便对T型杆进行缓冲处理。
[0008]优选的,所述冷却管的一端设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远离冷却管的一端延伸至上模具的外部,以便将冷却液注入至冷却管的内部。
[0009]优选的,所述冷却管远离出液口的一端设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远离冷却管的一端延伸至上模具的外部,以使得冷却管内部的冷却液经出液口排出。
[0010]优选的,所述缓冲弹簧的顶端安装有T型杆,所述T型杆远离缓冲弹簧的一端延伸至定位筒的外部并与上连板的底端固定连接,以使得T型杆经上连板对上模具进行缓冲护理。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智能型锻造模具用下料机构不仅提高了下料机构使用时的下料效率,降低了下料机构使用时工件的成型时间,而且延长了下料机构使用时下模具的使用寿命;
[0012](1)通过手动旋转旋柄,使其带动螺纹杆位于螺纹筒的内部旋转并上移,并使得螺纹杆带动顶出板向上移动,以便对下模具内部的工件进行稳定顶出处理,即可达到快速下料的目的,从而提高了下料机构使用时的下料效率;
[0013](2)通过进液口将冷却液输入至冷却管的内部,使得冷却液经冷却管的内部循环后并由出液口排出,在此过程中,冷却液会释放出低温并对下模具内部的工件进行冷却处理,以使得工件快速冷却成型,从而降低了下料机构使用时工件的成型时间;
[0014](3)通过缓冲弹簧具有良好的弹性作用,当上连板带动上模具向下移动时,上连板则会带动T型杆的下端位于定位筒的内部向下移动,使得缓冲弹簧位于定位筒的内部呈收缩状态,并使得缓冲弹簧对T型杆施加向上的力,以达到弹性缓冲的目的,进而可降低上模具因下压力度较高而对下模具造成压损的现象,从而延长了下料机构使用时下模具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下模具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冷却管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定位筒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底板;2、立柱;3、下连板;4、承载柱;5、上连板;6、顶板;7、气缸;8、上模具;9、T型杆;10、定位筒;11、下模具;12、螺纹杆;13、旋柄;14、顶出板;15、螺纹筒;16、进液口;17、冷却管;18、出液口;19、缓冲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智能型锻造模具用下料机构,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上方设有下连板3,底板1顶端的拐角位置处皆安装有立柱2,立柱2的顶端与
下连板3的底端固定连接,下连板3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下模具11,下模具11两侧的下连板3顶端皆设有定位筒10,定位筒10底部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缓冲弹簧19;
[0022]使用时,通过将缓冲弹簧19设置于定位筒10的底部,以便对T型杆9进行缓冲处理;
[0023]缓冲弹簧19的顶端安装有T型杆9,T型杆9远离缓冲弹簧19的一端延伸至定位筒10的外部并与上连板5的底端固定连接;
[0024]使用时,通过缓冲弹簧19具有良好的弹性作用,以使得T型杆9经上连板5对上模具8进行缓冲护理;
[0025]下模具11内部的一端设有顶出板14,下模具11底部的两侧皆设有螺纹筒15,螺纹筒15的底端贯穿至下连板3的外部,螺纹筒15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12,螺纹杆12的顶端延伸至下模具11的内部并与顶出板14的底端转动连接;
[0026]螺纹杆12的底端延伸至螺纹筒15的外部并安装有旋柄13,下模具11的上方设有上模具8,上模具8内部的一端设有冷却管17,冷却管17呈环形结构;
[0027]使用时,通过将冷却管17设置于上模具8的内部,以便经冷却液对下模具11内部的工件进行冷却处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型锻造模具用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上方设有下连板(3),所述底板(1)顶端的拐角位置处皆安装有立柱(2),所述立柱(2)的顶端与下连板(3)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下连板(3)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下模具(11),所述下模具(11)内部的一端设有顶出板(14),所述下模具(11)底部的两侧皆设有螺纹筒(15),所述螺纹筒(15)的底端贯穿至下连板(3)的外部,所述螺纹筒(15)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12),所述螺纹杆(12)的顶端延伸至下模具(11)的内部并与顶出板(14)的底端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12)的底端延伸至螺纹筒(15)的外部并安装有旋柄(13),所述下模具(11)的上方设有上模具(8),所述上模具(8)的顶端固定有上连板(5),所述上连板(5)的上方设有顶板(6),所述顶板(6)底端的拐角位置处皆设有承载柱(4),所述承载柱(4)的底端与下连板(3)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顶板(6)顶端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气缸(7),所述气缸(7)的底端贯穿顶板(6)并与上连板(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美才孙美峰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港石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