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贴片式面膜基材的多孔结构材料、含其的贴片式面膜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51422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贴片式面膜基材的多孔结构材料、含其的贴片式面膜及制备方法,所述多孔结构材料由高内相乳液聚合而成,该面膜基材相比于传统基材如非织造布、蚕丝、果胶纤维类等天然纤维、水凝胶类等材料,具有更高的带液率和保液量、较好的透气性、与皮肤贴合性佳,且可以通过调控结构组成来达到很好的抑菌效果,相比于传统面膜基材,综合性能更佳。综合性能更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贴片式面膜基材的多孔结构材料、含其的贴片式面膜及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多孔材料和护肤品
,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贴片式面膜基材的多孔结构材料、含其的贴片式面膜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面膜主要分为用于涂抹的泥膏型、撕拉型、贴片式等几类,其中超过80%以上的面膜是贴片式。贴片式面膜的基材(基布)主要包括无纺布、水凝胶、生物纤维类等几种材料,其中无纺布材料最为常见,常用的无纺布面膜基材材料有纯棉纤维、黏胶纤维、蚕丝纤维、铜氨纤维、天丝纤维等,传统无纺布与皮肤的贴合度差,吸收量低,面膜精华液易滴落,保液量低,且透气性一般;而水凝胶类面膜与皮肤服帖度好,性质温和,但带液率低,透气性很差,较长时间敷贴有不适感,另外对可适配的面膜精华液有一定限制。不论是无纺布类还是水凝胶类面膜贴,为了保证使用期限内的性能效果,他们绝大多数都需要在面膜液中加入一定含量的防腐抑菌成分,如苯甲酸钠、对羟基苯甲酸酯、甲基异噻唑啉酮等,这些成分都对皮肤有一定的致敏和刺激作用。
[0003]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专利CN107349111B中公开了利用金属

有机框架材料和共价有机框架材料在清洁面膜、防过敏面膜和功能性面膜中的不同应用,该专利技术中多孔框架材料作为一种组成成分应用于涂抹式面膜,根据不同应用领域,调节多孔框架材料的结构与组成成分,与传统火山泥、高岭土或硅藻土相比具有对皮肤刺激性低、可根据不同应用灵活调节材料组成、安全性更高等优势。专利CN11534926B中公开了一种由牛奶蛋白纤维素复合纺丝制备的高孔隙率面膜基布及其制备方法,与传统无纺布面膜基材相比具有孔隙率高、透气性和吸湿性很好的优势,但制备繁琐,制备成本较高昂,收缩率大尺寸不稳定,且需要加入防腐抑菌成分。
[0004]目前公开的贴片式面膜基材材料的创新集中于非织造布类材料,但仍无法彻底解决前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贴片式面膜基材的多孔结构材料,通过高内相乳液聚合得到一种特定结构的多孔结构材料,较现有技术公开的面膜基材,具有带液率和保液量高、与皮肤贴合性好、透气性较佳、对面膜精华液适配性广、可实现自带抗菌效果、工业化实现性强等优点。
[0006]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利用这种多孔结构材料作为贴片式面膜的应用。
[0007]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这种多孔结构材料作为基布的贴片式面膜的制备方法。
[0008]为实现以上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9]一种用于贴片式面膜基材的多孔结构材料,所述多孔结构材料由油包水型高内相
乳液聚合得到,所述多孔结构材料的数均泡孔孔径大小为1~100μm,孔隙率不低于60%,湿饱和后的厚度不高于1mm,所述多孔结构材料的横向与纵向抗弯刚度均不超过0.2gf*cm2/cm。
[0010]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多孔结构材料的数均泡孔孔径大小为1~50μm,孔隙率为70%~90%,湿饱和后的厚度为0.05~1mm,所述多孔结构材料的横向与纵向抗弯刚度为0.001~0.2gf*cm2/cm。
[0011]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多孔结构材料作为面膜基材时,对不同粘度的面膜液的带液率不低于1000%,优选为1000%~3000%。
[0012]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多孔结构材料作为面膜基材时,对不同粘度的面膜液的保液率不低于80%,优选为80%~95%。
[0013]另一方面,一种贴片式面膜,由包含前述的用于贴片式面膜基材的多孔结构材料制成。
[0014]再一方面,一种前述的贴片式面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1)制备包含以下油相的油包水乳液,将油相在剪切分散作用下成均一油相,油相温度维持在20

90℃;其中,以所述油相的总重量计,油相包含:
[0016]a)80%至99%重量百分比的基本不溶于水的单体组分;
[0017]b)1%

20%重量百分比的能溶于油相并能形成稳定的油包水乳液的乳化剂组分;
[0018]2)以所述水相的总重量计,水相包含0.5%

15%重量百分比的水溶性无机盐,水相的温度维持在20

90℃;优选还包括以所述油相的单体总重量计,占所述单体总重量1%

10%的水溶性或油溶性引发剂;
[0019]3)在剪切作用下将水相逐渐加入到油相中乳化成稳定的HIPPE乳液;优选在50rpm~5000rpm的剪切速度下;
[0020]4)将所述油包水乳液固化后形成多孔结构材料;优选地,将乳化好的HIPPE乳液以0.05~1mm的厚度涂膜,然后在烘箱或水浴或UV箱中固化,优选固化温度为45℃~120℃,固化时间为5s~30min;
[0021]5)将固化后的多孔材料经洗涤、挤压脱水后无需烘干直接浸入预先配制好的面膜精华液中浸泡至饱和吸收,得到所述的面膜。
[0022]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3)中HIPPE乳液中水相体积与油相的质量比值不低于20mL:1g,优选为20mL~40mL:1g。
[0023]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1)中单体组分选自含有一个或多个碳碳双键的丙烯酸烷基酯类单体或烷基苯乙烯类单体;优选地,所述油相a)中还包含占油相总重量0~3%优选0.05%~3%的疏水改性纳米氧化锌。
[0024]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的油相a)中还包含纤维素纳米颗粒,所述纤维素纳米颗粒的加入量占油相总重量的0%~2%;优选地,所述纤维素纳米颗粒选自纤维素纳米晶体、微晶纤维素、纤维素纳米纤维、纳米晶纤维素、纳米纤维素中的任一种。
[0025]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5)固化后的多孔结构材料干燥后的玻璃化温度在

30℃~25℃范围内。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多孔结构材料面膜基材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7]本专利技术创造性地利用高内相乳液聚合制备出适用于贴片式面膜基材的多孔结构
材料,相比于现有传统的非织造布类基材、水凝胶类基材、各类纤维素类材料基材,对低粘和高粘的面膜精华液都有很好的吸收性,防止取用过程中面膜液的滴落,提高了面膜精华液的利用率和适用范围;另外,其作为面膜基材的透气性佳、与皮肤贴合度好,当优选包含疏水改性纳米氧化锌时还可具备良好的抗菌效果,无需加入防腐剂,对皮肤更安全。本专利技术的这种多孔结构材料的各方面性能比较均衡,综合性能较好,在贴片式面膜基材中有更好的应用前景,更是首创性地利用高内相乳液制备出适用于面膜基材的多孔结构材料。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制备的适用于贴片式面膜基材的多孔结构材料的SEM谱图(放大1000倍)。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的实施例将对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贴片式面膜基材的多孔结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结构材料由油包水型高内相乳液聚合得到,所述多孔结构材料的数均泡孔孔径大小为1~100μm,孔隙率不低于60%,湿饱和后的厚度不高于1mm,所述多孔结构材料的横向与纵向抗弯刚度均不超过0.2gf*cm2/c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贴片式面膜基材的多孔结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结构材料的数均泡孔孔径大小为1~50μm,孔隙率为70%~90%,湿饱和后的厚度为0.05~1mm,所述多孔结构材料的横向与纵向抗弯刚度为0.001~0.2gf*cm2/c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贴片式面膜基材的多孔结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结构材料作为面膜基材时,对不同粘度的面膜液的带液率不低于1000%,优选为1000%~3000%。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贴片式面膜基材的多孔结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结构材料作为面膜基材时,对不同粘度的面膜液的保液率不低于80%,优选为80%~95%。5.一种贴片式面膜,其特征在于,由包含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贴片式面膜基材的多孔结构材料制成。6.一种权利要求5所述的贴片式面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包含以下油相的油包水乳液,将油相在剪切分散作用下成均一油相,油相温度维持在20

90℃;其中,以所述油相的总重量计,油相包含:a)80%至99%重量百分比的基本不溶于水的单体组分;b)1%

20%重量百分比的能溶于油相并能形成稳定的油包水乳液的乳化剂组分;2)以所述水相的总重量计,水相包含0.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尉晓丽潘世伟刘岩
申请(专利权)人: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