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水头流速型水轮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12784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轮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微水头流速型水轮泵,包括渐缩渐扩喉管、增压单元、变速传动件以及泵体单元,渐缩渐扩喉管与增压单元的一侧相连接,变速传动件与增压单元的另一侧相连接,变速传动件与增压单元之间形成有排水通道,且增压单元内的旋转轴经由变速传动件与泵体单元的输出轴相连接,通过渐缩渐扩喉管输送流体至增压单元内并从排水通道输出,供于增压单元内的旋转轴绕自身轴线转动以驱动泵体单元吸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传统地水轮泵在平原地区利用难度较大的问题。轮泵在平原地区利用难度较大的问题。轮泵在平原地区利用难度较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水头流速型水轮泵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轮泵
,具体为一种微水头流速型水轮泵。

技术介绍

[0002]绝大多数城市都将滨江、滨水地段开发成景观休闲公园。目前滨江公园植被均采用自来水灌溉,探索微水头水流能驱动的绿色汲水灌溉意义重大。
[0003]目前水流能的利用大多采用水轮机,但驱动它需较高的流速和较大的落差,而微水头难以启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微水头流速型水轮泵,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地水轮泵在平原地区利用难度较大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微水头流速型水轮泵,包括渐缩渐扩喉管、增压单元、变速传动件以及泵体单元,所述渐缩渐扩喉管与增压单元的一侧相连接,所述变速传动件与增压单元的另一侧相连接,所述变速传动件与增压单元之间形成有排水通道,且所述增压单元内的旋转轴经由变速传动件与泵体单元的输出轴相连接,通过所述渐缩渐扩喉管输送流体至增压单元内并从排水通道输出,供于所述增压单元内的旋转轴绕自身轴线转动以驱动泵体单元吸水。
[0006]作为优选,所述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水头流速型水轮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渐缩渐扩喉管、增压单元、变速传动件以及泵体单元,所述渐缩渐扩喉管与增压单元的一侧相连接,所述变速传动件与增压单元的另一侧相连接,所述变速传动件与增压单元之间形成有排水通道,且所述增压单元内的旋转轴经由变速传动件与泵体单元的输出轴相连接,通过所述渐缩渐扩喉管输送流体至增压单元内并从排水通道输出,供于所述增压单元内的旋转轴绕自身轴线转动以驱动泵体单元吸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水头流速型水轮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渐缩渐扩喉管包括增压流管、与增压流管一端相连接的采集管以及与增压流管另一端相连接的扩口管,所述增压流管的截面呈M状,且所述扩口管和采集管朝增压流管方向的内径呈减缩设置,所述扩口管与增压单元的一侧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水头流速型水轮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单元包括与扩口管相连通的导流罩、一端与导流罩相连通的增压外壳、与增压外壳另一端相连通的排水管、支撑板、旋转轴、第一增压件以及第二增压件,所述支撑板与排水管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的一端与支撑板转动连接,且另一端依次穿过排水管、增压外壳延伸至导流罩内,所述第一增压件设置于导流罩内与旋转轴的另一端相连接,至少两所述第二增压件设置于增压外壳内与旋转轴的中部相连接,所述排水通道形成于支撑板与增压外壳之间且与排水管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水头流速型水轮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增压件包括收集叶轮和旋涡叶轮,所述收集叶轮与旋转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旋涡叶轮位于收集叶轮的后侧与旋转轴转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水头流速型水轮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外壳包括前固定板、后固定板、环形外罩以及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用于将至少一环形外罩固设于前固定板和后固定板之间,且一所述环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旭晶王世浩何泽华徐辰明敬哲吴莹柳蓓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