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胆及电饭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9811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9: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胆,其包括:吸热部、导热部以及折弯部,吸热部设于内胆底部,并与热源贴合用于吸收热量;导热部用于分散热量;折弯部连接吸热部和导热部,与所述吸热部以及导热部构成锅状结构;内胆包括第一表面以及和第一表面相对设置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设有位于吸热部的第一凸起区域,所述第一凸起区域内部形成吸热腔,第一表面还设有位于导热部以及折弯部的第二凸起区域,所述第二凸起区域内部形成与所述吸热腔连通的导热腔;所述导热腔沿导热部周侧竖向间隔排布,并延伸至吸热部与所述吸热腔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导热部竖向设置导热腔,有效确保导热腔在冲压拉伸成型时不会撕裂,同时确保成型后能够均匀传导热量至整个导热部。至整个导热部。至整个导热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胆及电饭锅


[0001]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是一种内胆及电饭锅。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技术中,为使电饭锅内胆煮饭加热均匀,采用了相变均温内胆,在内胆壁中加工中空腔体,腔体内填充相变冷媒,但这种相变均温内胆在加工时,采用冲压拉伸成型,在此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破裂现象。
[000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内胆,确保在冲压拉伸过程中不易破裂,且能保证良好的均匀传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胆及电饭锅。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内胆,其包括:吸热部,所述吸热部设于内胆底部,并与热源贴合用于吸收热量;
[0006]导热部,所述导热部用于分散热量;
[0007]折弯部,所述折弯部连接吸热部和导热部,与所述吸热部以及导热部构成锅状结构;
[0008]所述内胆包括第一表面以及和第一表面相对设置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设有位于吸热部的第一凸起区域,所述第一凸起区域内部形成充注有冷却介质的吸热腔,所述第一表面还设有位于导热部以及折弯部的第二凸起区域,所述第二凸起区域内部形成与所述吸热腔连通的充注有冷却介质的导热腔;所述导热腔沿导热部周侧竖向间隔排布,并延伸至吸热部与所述吸热腔连通。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起区域中心设有避开吸热腔的第一孤岛。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起区域内还设有多个避开吸热腔的第二孤岛,所述第二孤岛围绕第一孤岛等距间隔排布。
[0011]进一步地,所述内胆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第二孤岛的周侧与所述第一凸起区域圆滑过渡的过渡部。
[0012]进一步地,所述内胆还包括自导热部顶部沿圆周向外横向延伸的延伸部。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表面为平滑面。
[0014]进一步地,所述吸热部、导热部、折弯部以及延伸部一体成型。
[0015]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饭锅,所述电饭锅采用上述内胆。
[0016]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具有以下积极的效果:本技术通过在导热部竖向设置导热腔,有效确保导热腔在冲压拉伸成型时不会撕裂,同时确保成型后能够均匀传导热量至整个导热部。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内胆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内胆的主视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内胆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的内胆的仰视图。
[0022]图5为图4的A

A面剖面图。
[0023]图6为图4的B

B面剖面图。
[0024]图7为图5的C处局部放大图。
[0025]图8为图6的D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7]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0028]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 /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0029]在本文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0]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0032]以下结合说明书的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予以进一步地详尽阐述。
[0033](实施例1)
[0034]参见图1至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内胆,包括:吸热部1、导热部2、折弯部3以及延伸部6,所述吸热部1设于内胆底部,并与热源贴合用于吸收热量;所述导热部2用于分散热量;所述折弯部连接吸热部1和导热部2,与所述吸热部 1以及导热部2构成锅状结构;所述延伸部6自导热部2顶部沿圆周向外横向延伸;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吸热部1、导热部2、折
弯部3以及延伸部6一体成型。
[0035]所述内胆包括第一表面4以及和第一表面4相对设置的第二表面5,所述第二表面5为平滑面。所述第一表面4设有位于吸热部1的第一凸起区域41,所述第一凸起区域41内部形成充注有冷却介质的吸热腔411,所述第一表面4还设有位于导热部2以及折弯部3的第二凸起区域42,所述第二凸起区域42内部形成与所述吸热腔411连通的充注有冷却介质的导热腔421;所述导热腔421沿导热部32 周侧竖向间隔排布,并延伸至吸热部1与所述吸热腔411连通;所述导热腔421 等距间隔;通过在导热部2竖向设置导热腔421,有效确保导热腔421在冲压拉伸成型时不会撕裂,同时确保成型后能够均匀传导热量至整个导热部2。
[0036]所述第一凸起区域41中心设有避开吸热腔411的第一孤岛43以及多个避开吸热腔411的第二孤岛44,所述第一孤岛43用于容纳电饭锅热源;所述第二孤岛 44围绕第一孤岛43等距间隔排布,有效起到扰流效果,提高热传导效率。所述内胆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第二孤岛44的周侧与所述第一凸起区域41圆滑过渡的过渡部 45,能有效减小相变工质流经第二孤岛44周侧的阻力。
[0037]所述内胆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8]A、提供两块基板,在两块基板贴合的面上打毛处理;
[0039]B、在任意一块基板打毛的面上用石墨印刷法在表面按照导热腔421以及吸热腔411的形状形成石墨线路,并预留工艺线路,方便进行吹胀工艺,将两块基板贴合;
[0040]C、将贴合后的基板放入模具冲压拉伸形成锅型;
[0041]D、在工艺线路处打沉孔形成工艺孔;
[0042]E、从工艺孔对内胆吹胀成型,而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胆,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吸热部,所述吸热部设于内胆底部,并与热源贴合用于吸收热量;导热部,所述导热部用于分散热量;折弯部,所述折弯部连接吸热部和导热部,与所述吸热部以及导热部构成锅状结构;所述内胆包括第一表面以及和第一表面相对设置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设有位于吸热部的第一凸起区域,所述第一凸起区域内部形成充注有冷却介质的吸热腔,所述第一表面还设有位于导热部以及折弯部的第二凸起区域,所述第二凸起区域内部形成与所述吸热腔连通的充注有冷却介质的导热腔;所述导热腔沿导热部周侧竖向间隔排布,并延伸至吸热部与所述吸热腔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区域中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飞李乐高靖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恒创热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