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植物内生微生物组的宏基因组进行原位改造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494277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9:13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提供了对植物内生微生物组的宏基因组进行原位改造的方法,通过构建植物内生微生物原位宏基因组改造的工程质粒;构建植物内生微生物原位宏基因组改造的供体菌;在植物体外对内生微生物进行宏基因组改造及受体菌分离培养;在植物体内对内生微生物组进行原位宏基因组改造,为操纵植物微生物宏基因组研究提供了有效路径。微生物宏基因组研究提供了有效路径。微生物宏基因组研究提供了有效路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对植物内生微生物组的宏基因组进行原位改造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
,尤其涉及对植物内生微生物组的宏基因组进行原位改造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植物微生物组在植物生长和抗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操纵微生物组调控植物性状,促进植物健康生长,被认为是下一次绿色革命的关键。如何科学合理地调控微生物组,形成可操纵的、系统性的微生物组工程,已成为紧迫的前沿科学问题。
[0003]通过移植实验室内构建的菌株和微生物群落,在原生环境下直接操纵植物微生物组,是目前微生物组工程的主要策略。已广泛应用于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和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等植物土壤和叶际微生物组的研究中,并在改善植物性状等方面展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自然环境中的很多微生物难以培养,实验室内难以真实模拟开放环境中复杂动态的互作网络,实验室内获得的功能菌株、工程菌和合成群落,不一定真实反应开放环境下的互作关系,移植的菌株在复杂环境内的定殖和扩散能力难以控制和预测。因此,对于更多复杂环境下的植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对植物内生微生物组的宏基因组进行原位改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构建植物内生微生物原位宏基因组改造的工程质粒;S2、构建植物内生微生物原位宏基因组改造的供体菌;S3、在植物体外对内生微生物进行宏基因组改造及受体菌分离培养;S4、在植物体内对内生微生物组进行原位宏基因组改造。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植物内生微生物组的宏基因组进行原位改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植物内生微生物原位宏基因组改造的工程质粒,具体包括:质粒元件共包括复制子、启动子、抗性标记基因、转移起始位点和载荷基因;复制子包括pBBR1、RSF1010和p15A三种广宿主复制子;pBBR1复制子含有两个重要的元件,rep基因编码复制蛋白,参与质粒的复制,mob基因编码移动基因,负责质粒的接合转移;RSF1010复制子含有七个重要元件,其中rep基因编码REP A、B、C三个复制蛋白,参与质粒的复制,mob基因编码MOB A、B、C三个移动蛋白,负责质粒的接合转移;p15A复制子不含有转移起始位点,需要连接incP转移起始位点;启动子包括广宿主范围的启动子CP25、PA1、PA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理永霞李东振刘振凯张星耀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