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蚌埠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提取食用菌多糖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48989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9: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多糖制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取食用菌多糖的方法,首先对食用菌进行预处理,得到干燥、粉碎的食用菌粉末,然后添加去离子水、pH调节剂,并结合超声处理,进行酸碱浸提和超声的预破碎加工,接下来添加酶制剂进行酶解,再进行超临界CO2萃取,接下来经过醇沉、洗涤、干燥,最终得到食用菌多糖。本发明专利技术显著提高了食用菌多糖的提取率和纯度,并且整个易操作,无需加热、无需添加有机溶剂,既节约了能源,又节约了试剂,降低了制备生产成本,且产物中无有害物质的残留、环境友好且有益人体健康;超临界CO2萃取过程结合了萃取和分离,一举多得,对食用菌多糖的提取效果好、提取速度快,有利于推广和应用。有利于推广和应用。有利于推广和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取食用菌多糖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多糖制备的
,具体涉及一种提取食用菌多糖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食用菌多糖的生物活性、食(药)用价值及无毒副作用的特性已被认可,其无论在食品、药品还是保健品领域都有巨大的开发空间,我国是食用菌生产大国,提取并充分利用食用菌多糖对我国具有重大意义。然而,我国食用菌目前主要以鲜品、干品、腌制、糖制或罐装的形式被消费,科技含量低,因此,如何快捷、高效地提取食用菌多糖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
[0003]目前,食用菌多糖提取方面虽然已有相关人员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但是其提取方法仍然比较单一,例如目前常采用的提取方法有热水浸提法(如专利CN104262505A、CN101831472B)、酶解法(如专利CN114486447A)、微波提取法(如专利CN102093598B)等,但是单独采用这些方法进行提取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通过上述专利可以看出,这些方法虽然能一定程度提取到食用菌多糖,但是其提取率和所得到的食用菌多糖纯度不高,因此,食用菌多糖的提取方法有待进一步的改进和优化。
[0004]超临界CO2萃取作为一种新型的提取和分离方式,具有萃取和分离性能强、产品纯度高、产品绿色环保且对人体无害等诸多优点,但是在现有技术中鲜有将超临界CO2萃取应用于食用菌多糖的提取。在本专利中,创造性地采用超临界CO2萃取,并结合多种浸提和预破碎技术,以提高浸提液中食用菌多糖的浓度,从而提高食用菌多糖的提取率和产品的纯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现有领域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取率高、产品纯度好、成本节约且环境友好的提取食用菌多糖的方法。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提取食用菌多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1)预处理:食用菌干燥后粉碎,过筛,得到粒度为60

80目的食用菌粉末;
[0008](2)预破碎加工:向步骤(1)的食用菌粉末中添加去离子水,再加入pH调节剂,并超声处理一段时间,得到预破碎加工产物;
[0009](3)酶解:向步骤(2)所得的预破碎加工产物中添加酶制剂,于搅拌的条件下酶解一段时间,得到酶解混合物;
[0010](4)超临界CO2萃取:将步骤(3)的酶解混合物进行超临界CO2萃取,得到超临界CO2萃取液;
[0011](5)醇沉:向步骤(4)所得的超临界CO2萃取液中加入乙醇,静置12

24h进行醇沉,离心后得到醇沉沉淀;
[0012](6)洗涤、干燥:将步骤(5)所得的醇沉沉淀用无水乙醇清洗2

3遍,低温真空干燥或冷冻干燥后即得食用菌多糖。
[0013]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干燥的温度为60

80℃,所述干燥的时间为4

8h。
[0014]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去离子水的添加量为食用菌粉末重量的10

20倍。
[0015]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pH调节剂为NaOH溶液,且所述NaOH溶液的浓度为0.01

0.05mol/L。
[0016]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NaOH溶液与去离子水的体积比为1:5

15。
[0017]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超声处理的功率为600

800W,且所述超声处理的时间为20

40min。
[0018]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酶制剂的添加量为食用菌粉末质量的0.5

2%,且所述酶解的温度为50

70℃,所述酶解的时间为30

80min。
[0019]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酶制剂为蛋白酶、纤维素酶或果胶酶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0]优选的,步骤(4)中所述超临界CO2萃取的温度为30

35℃,所述超临界CO2萃取的压强为20

25MPa,所述超临界CO2萃取的时间为4

6h。
[0021]优选的,在步骤(5)进行醇沉之前将步骤(4)所得的超临界CO2萃取液进行浓缩,直至所述浓缩液的体积浓缩为原体积的1/4

1/2。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3]本专利技术将预破碎加工与酶解相结合,并且在预破碎加工阶段进行了酸碱浸提和超声处理,其中酸碱浸提促使食用菌细胞基质、细胞壁充分吸水涨破,致使食用菌多糖充分游离,提高了产率,超声处理强化了传质过程,且空化作用产生的冲击波和射流能破坏植物细胞壁和细胞膜结构,并除去部分妨碍酶与底物接触的物质,提高了有效成分溶出的速率,进一步提高了产率;酶解能更进一步地促进多糖的浸出,二者相结合,提高了浸提液中多糖的含量,既可以加快提取速率,又能减少试剂的消耗,并且整个过程无需加热,提取温度低,降低了能量消耗,有利于节约提取成本,效率高、时间短。
[0024]本专利技术采用了超临界CO2萃取的方法,其提取温度较低,不但降低了耗能,也节约了生产成本,还可以保证物质中的有效成分不被破坏;该提取方法全程不用添加有机溶剂,产物中无有害物质的残留,环境友好且有益人体健康;超临界CO2萃取过程结合了萃取和分离,对食用菌多糖的提取效果好、提取速度快、提取产率高,且产品纯度好,有利于推广和应用。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提取食用菌多糖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具体实施例1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提取食用菌多糖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从中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提取食用菌多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9]步骤S1:预处理:食用菌经60℃干燥8h后粉碎、过筛,得到粒度为60目的食用菌粉末。在本实施例中,食用菌为香菇。
[0030]步骤S2:预破碎加工:向步骤S1的食用菌粉末中添加其重量10倍的去离子水,再加入0.01mol/L的NaOH溶液,其体积与去离子水的体积比为1:5,并于600W的功率下超声处理40min,得到预破碎加工产物。
[0031]步骤S3:酶解:向步骤S2所得的预破碎加工产物中添加食用菌粉末质量0.5%的酶制剂,于50℃搅拌的条件下酶解80min,得到酶解混合物。在本实施例中,酶制剂为蛋白酶。
[0032]步骤S4:超临界CO2萃取:将步骤S3的酶解混合物进行超临界CO2萃取,得到超临界CO2萃取液。在本步骤中,超临界CO2萃取的温度为30℃,压强为20MPa,超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取食用菌多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预处理:食用菌干燥后粉碎,过筛,得到粒度为60

80目的食用菌粉末;(2)预破碎加工:向步骤(1)的食用菌粉末中添加去离子水,再加入pH调节剂,并超声处理一段时间,得到预破碎加工产物;(3)酶解:向步骤(2)所得的预破碎加工产物中添加酶制剂,于搅拌的条件下酶解一段时间,得到酶解混合物;(4)超临界CO2萃取:将步骤(3)的酶解混合物进行超临界CO2萃取,得到超临界CO2萃取液;(5)醇沉:向步骤(4)所得的超临界CO2萃取液中加入乙醇,静置12

24h进行醇沉,离心后得到醇沉沉淀;(6)洗涤、干燥:将步骤(5)所得的醇沉沉淀用无水乙醇清洗2

3遍,低温真空干燥或冷冻干燥后即得食用菌多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提取食用菌多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干燥的温度为60

80℃,所述干燥的时间为4

8h。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提取食用菌多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去离子水的添加量为食用菌粉末重量的10

20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提取食用菌多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pH调节剂为NaOH溶液,且所述NaOH溶液的浓度为0.01

0.05mo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静武杰刘勇邓康邓衍领
申请(专利权)人:蚌埠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