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薄超大宽窄比铜型材产品挤出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8937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9: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铜型材生产领域内的一种超薄超大宽窄比铜型材产品挤出模具,包括本体,本体中部设有模腔,模腔包括依次连通的填充区、定径带和成型区,填充区截面轮廓呈哑铃状,填充区中部为低速区、两侧为高速区,高速区的长度为低速区长度的一半,低速区的表面与竖向面之间的夹角为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薄超大宽窄比铜型材产品挤出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铜型材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薄超大宽窄比铜型材产品挤出模具。

技术介绍

[0002]铜是一种高电导率、高散热率的有色金属,因此其被广泛的运用于各种用电行业,铜及铜合金的导电排、导电母线、导电扁线更是输变电用于电力传导的必备材料。随着电子工业的不断发展,其对铜导电产品的导电率要求更加严格、产品尺寸要求更加精密。对于铜排等导电产品,国家标准要求其电阻率在≤0.017772Ωmm2/m,硬度≥HB65,密度≥8.9g/cm3、直度≤2mm/m、光洁度3.2、弯曲90
°
无裂纹。在满足这些国家标准下,相关行业还对铜排提出更宽更薄的尺寸要求,即不但要求铜排横断面积大,而且要具有更大的宽窄比。
[0003]铜排等型材产品的生产方式主要有:传统挤压、轧制、挤压轧制相结合及连续挤压四种方式;
[0004]传统挤压:铜锭—坯料预热—挤压—酸洗—矫直—多道次拉拔—退火—精整拉拔—定尺锯切—包装、入库。
[0005]轧制:铜锭—坯料预热—多道次粗轧—多道次中轧—酸洗—精整拉拔—定尺锯切—包装、入库。
[0006]挤压轧制结合:铜锭—坯料预热—挤压—酸洗—矫直—退火—多道次中轧—精整拉拔—定尺锯切—包装、入库。
[0007]连续挤压:上引铜杆—连续挤压机—精整拉拔—定尺锯切—检验—包装—入库。
[0008]其中连续挤压技术生产铜排等导电型材具有独特的优势:高生产率、低投入、低污染、低能耗,同时因其产品的物理性能满足或优于国家标准而受到相关行业的肯定及广泛应用。目前连续挤压生产铜型材产品的过程中,其主要通过挤压轮对铜杆的摩擦完成铜材的加热及加压输送,加热的铜材经过模具的型腔挤出成型,因铜排产品扁排状的结构特性,导致金属在模具内部流动存在不均匀,主要现象为中部流速快、两侧流速慢,两侧铜材填充不满,进而出现产品裂边、扭拧、弯曲、缺边等缺陷,严重影响成材率。对于宽窄比超过20的超薄超大宽窄比铜型材产品,该问题尤为明显,主要因为产品宽度远超厚度,模具内中部与两侧的铜材流速差大,并且受连续挤压原理、挤压摩擦结构强度及功率、以及现有模具设计的限制,该技术无法生产这类型的超薄超大宽窄比铜型材产品。到目前为止,现有的连续挤压机,其能生产的最宽最薄产品为204.5mm
×
15mm,宽窄比为13.63。对于宽窄比超过20的超薄超大宽窄比产品现有技术中只能通过先降低宽窄比,生产得到宽窄比为10左右的铜型材半成品,然后再通过轧制成型为宽窄比超过20的超薄超大宽窄比铜型材产品,这样需要多次加工,并使用不同的生产设备,生产成本和效率均难以满足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技术意在提供一种超薄超大宽窄比铜型材产品挤出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
无法直接连续生产宽窄比超过20的超薄超大宽窄比铜型材产品的问题。
[0010]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基础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超薄超大宽窄比铜型材产品挤出模具,包括本体,本体中部设有模腔,模腔包括依次连通的填充区、定径带和成型区,填充区截面轮廓呈哑铃状,填充区中部为低速区、两侧为高速区,高速区的长度为低速区长度的一半,低速区的表面与竖向面之间的夹角为6
°‑8°
,高速区的表面与竖向面之间的夹角为10
°‑
12
°

[0011]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实际应用时,铜型材生产过程中铜材经过连续挤压机的挤压轮摩擦加热后输送向模具,铜材依次进入填充区、定径带和成型区,铜材在填充区内从两侧和中部同步进入,但中部低速区角度更小且哑铃状的中部通过截面积更小,铜材受阻更大,两侧哑铃状的端部通过截面积更大,且高速区角度更大,更有利于铜材通过,特别的采用本方案的角度有效平衡了填充区中部与两侧铜材的流速,进而铜材经过定径带进入成型区后可充分填充两侧的型腔,从成型区排出的铜型材产品两侧填满无裂边、缺边缺陷,成型的铜型材不会出现扭拧、弯曲变形,可靠有效的完成宽窄比超过20的超薄超大宽窄比铜型材生产。
[0012]进一步,低速区的深度大于高速区的深度。作为优选这样铜材在低速区受到角度限制的同时通过距离更长,而高速区的铜材通过距离更短,两侧高速区的铜材能够快速填充型腔的两侧,保证型腔中铜材在中部和两侧均能够充分填满并保持相对同步的速度挤出,保证挤出的铜型材成型质量稳定可靠。
[0013]进一步,定径带呈弧形。作为优选这样填充区与定径带之间过渡平滑,高速区与低速区之间过渡平滑,铜材挤出过程中部和两侧可连续挤出,避免高速区与低速区之间出现明显的剪切应力导致的缺陷。
[0014]进一步,低速区的表面与竖向面之间的夹角为6
°
,高速区的表面与竖向面之间的夹角为10
°
。作为优选这样的角度设置能够获得最优的速度控制,保证铜材挤出成型质量稳定可靠。
[0015]进一步,填充区的外侧设有导流板,导流板上设有哑铃状的导流槽,导流槽与填充区同心设置。作为优选通过导流板可对进入模腔的铜材进行导流,确保铜材能够顺畅进入模腔,采用哑铃状的导流槽使得中部的铜材较少,两侧的铜材较多,满足填充区中两侧铜材快速填充的需求,确保铜材进入模腔后能够均匀填满,并成型为高质量的铜型材。
[0016]进一步,导流板一体成型在本体上。作为优选这样可一体加工制造,制造成本低,导流槽与模腔的配合精度更高,装配使用更加便捷。
[0017]进一步,导流板可拆卸连接在本体上。作为优选这样可根据需要选择使用,方便进行维护。
[0018]进一步,导流槽的深度为10

15mm。作为优选这样对铜材的导流效果更加稳定。
[0019]进一步,低速区的表面与竖向面之间的夹角以及高速区的表面与竖向面之间的夹角均与铜型材产品的宽窄比成等比增加。作为优选这样针对不同宽窄比的超薄超大宽窄比铜型材均能可靠有效的连续挤出成型。
[0020]进一步,填充区的深度为4

6mm,高速区的边缘深度为4mm,低速区的中部深度为6mm。作为优选这样对填充区内铜材的速度控制更加均匀,两侧的铜材与中部铜材保持趋于相同的速度进入型腔,铜材进入型腔更加顺畅,可确保填满型腔,保证成型的铜型材质量稳
定。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俯视图;
[0022]图2为图1中E

E剖视图;
[0023]图3为图1中C

C剖视图;
[0024]图4为图1中D

D剖视图;
[0025]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4的纵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7]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本体1、导流板2、导流槽3、填充区4、低速区41、高速区42、定径带5、成型区6。
[0028]实施例1,基本如附图1、图2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薄超大宽窄比铜型材产品挤出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本体中部设有模腔,模腔包括依次连通的填充区、定径带和成型区,填充区截面轮廓呈哑铃状,填充区中部为低速区、两侧为高速区,高速区的长度为低速区长度的一半,低速区的表面与竖向面之间的夹角为6
°‑8°
,高速区的表面与竖向面之间的夹角为10
°‑
12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超大宽窄比铜型材产品挤出模具,其特征在于:低速区的深度大于高速区的深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薄超大宽窄比铜型材产品挤出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径带呈弧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超大宽窄比铜型材产品挤出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低速区的表面与竖向面之间的夹角为6
°
,高速区的表面与竖向面之间的夹角为10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锋陈涛杨婷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鸽牌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