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松材线虫无人机治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48493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9: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松材线虫无人机治理系统。所述松材线虫无人机治理系统包括林间巡逻单元、防治单元和服务器,所述林间巡逻单元用于在林间进行巡逻,以便于及时发现单个或个别感染松材线虫的松树,所述林间巡逻单元对感染的松树进行拍照,并将照片上传至服务器,同时标记松树所在的位置以及将位置信息发送给服务器,所述防治单元接收服务器发送过来的照片以及位置信息,所述防治单元用于打孔注药。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即使发现并治理松材线虫,有效避免大面积感染。面积感染。面积感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松材线虫无人机治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松材线虫治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松材线虫无人机治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松材线虫的防治对于松树林来说至关重要,一旦感染容易导致松树死亡。而目前巡逻松树林主要采用人工,即护林人员在林间行走观察松树状况,费时费力,长时间容易疲劳导致观察漏掉。目前有利用无人机通过对树林颜色分辨来判断是否有松树感染线虫,但这种通常只能发现面积较大或者比较醒目的,对于个别松树感染的无法及时发现。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及时发现并进行治理的松材线虫无人机治理系统。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松材线虫无人机治理系统,所述松材线虫无人机治理系统包括林间巡逻单元、防治单元和服务器,所述林间巡逻单元用于在林间进行巡逻,以便于及时发现单个或个别感染松材线虫的松树,所述林间巡逻单元对感染的松树进行拍照,并将照片上传至服务器,同时标记松树所在的位置以及将位置信息发送给服务器,所述防治单元接收服务器发送过来的照片以及位置信息,所述防治单元用于打孔注药。
[0005]进一步的,所述林间巡逻单元包括机体、防护罩以及除雾机构,所述机体具有巡逻位置模块和摄像头,所述防护罩固定在所述除雾机构上,所述除雾机构固定在所述机体上,所述防护罩将无人机上的摄像头罩设起来,所述除雾机构用于对防护罩进行除雾。
[0006]进一步的,所述除雾机构包括底座、转动齿、除雾刷、除雾输出齿轮、除雾电机和安装盒,所述除雾电机固定在安装盒内,所述除雾输出齿轮固定在所述除雾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底座的中部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安装防护罩,所述安装孔的四周向下延伸形成安装部,所述转动齿通过轴承固定在安装部上,所述除雾输出齿轮与所述转动齿啮合,所述除雾刷固定在所述转动齿上。
[0007]进一步的,所述防治单元包括防治箱体、电源、防治通讯模块、防治位置模块、处理器、显示屏、药箱、切换机构、抱夹机构、打孔机构和注药调节机构,所述电源、防治通讯模块、防治位置模块、处理器、药箱和切换机构均设在所述防治箱体内,所述电源用于给各设备供电,所述防治通讯模块、防治位置模块、显示屏、切换机构、打孔机构和注药调节机构均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所述防治通讯模块用于接收服务器发送过来的巡逻标记的位置信息和照片,防治通讯模块将接收到的位置信息和照片发送给处理器,所述防治位置模块将防治位置发送给处理器;所述控制器控制切换机构、打孔机构和注药调节机构启停;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电量、药箱剩余药量、防治位置和巡逻标记的位置,所述打孔机构和注药调节机构均设在所述切换机构上,所述防治箱体上设有基准开口,所述切换机构择一选择打孔机构和注药调节机构与基准开口对齐,所述抱夹机构固定在所述防治箱体顶部,所述显示屏固定在防治箱体的侧壁,所述药箱内设有微型泵,所述微型泵通过管道与所述注药调节机
构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抱夹机构包括夹持臂、夹持转轴、压板、齿条、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抱夹弹簧和抱夹箱,两个所述夹持转轴转动设在抱夹箱上,每一所述夹持转轴上固定有第一传动齿轮和夹持臂,所述第二传动齿轮通过转轴设在所述抱夹箱内,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第一传动齿轮啮合,所述压板固定在所述齿条上,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齿条啮合,所述抱夹箱内设有导向柱,所述齿条穿设在导向柱内,所述齿条上螺设有抵接板,所述抱夹弹簧穿设在所述齿条上,所述抱夹弹簧抵接在所述抵接板上抱夹箱上。
[0009]进一步的,所述齿条包括驱动体和连接体,所述驱动体轴向设有齿,该齿用于与第二传动齿轮啮合,所述连接体用于固定抵接板。
[0010]进一步的,所述切换机构包括切换电机和切换螺杆,所述切换螺杆固定在所述切换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打孔机构和注药调节机构螺设在所述切换螺杆上。
[0011]进一步的,所述打孔机构包括打孔电机、打孔钻、第一推进齿轮、第二推进齿轮、第一推进套、第一推进螺杆、打孔座、滑动支撑组件和打孔支架,所述打孔电机固定在所述打孔座上,所述打孔钻固定在所述打孔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推进齿轮固定在所述打孔钻上,所述第二推进齿轮固定在所述第一推进套上,所述打孔座通过轴承固定在所述第一推进套上,所述第一推进套螺设在所述第一推进螺杆上,所述第一推进螺杆转动设在打孔支架上,所述滑动支撑组件设在所述打孔支架上,所述滑动支撑组件用于支撑打孔支架的上端,所述打孔支架的中部设打孔连接板,所述打孔连接板与所述切割环机构连接,即切换螺杆螺设在打孔连接板上。
[0012]进一步的,所述注药调节机构包括注药推进电机、注药管、推进板、第二推进套、第二推进螺杆、滑动支撑组件和注药支架,所述注药推进电机固定在注药支架上,所述第二推进螺杆转动设在所述注药支架上并与注药推进电机的输出轴固定,所述第二推进套螺设在所述第二推进螺杆上,所述推进板通过轴承设在所述第二推进套上,所述注药支架上设有第二导向轨道,所述推进板滑动设在第二导向轨道上,确保所述推进板不会跟随第二推进套转动只会跟随第二推进套移动。
[0013]进一步的,所述滑动支撑组件包括滑动支架和滚轮,所述滚轮通过轴转动设在滑动支架上,所述滑动之间固定在所述注药支架上。
[0014]本专利技术松材线虫无人机治理系统利用林间巡逻单元能够及时发现单个感染松材线虫的松树,发现后能够根据标识对周围是松树进行加固防治,有效避免松材线虫感染面积扩大,且采用机械巡逻和打孔注药,操作方便,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松材线虫无人机治理系统的控制原理图。
[0016]图2是林间巡逻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除雾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防治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防治单元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6是抱夹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7是抱夹机构抱夹在松树上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8是打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9是A的局部放大图。
[0024]图10是注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6]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松材线虫无人机治理系统的较佳实施方式包括林间巡逻单元100、防治单元200和服务器3,所述林间巡逻单元100用于在林间进行巡逻,以便于及时发现单个或个别感染松材线虫的松树,所述林间巡逻单元对感染的松树进行拍照,并将照片上传至服务器3,同时标记松树所在的位置以及将位置信息发送给服务器3。所述防治单元200接收服务器3发送过来的照片以及位置信息,护林人员根据位置信息和照片找到感染的松树,利用防治单元200对周边未感染的松树进行打孔注药进行预防。
[0027]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林间巡逻单元100采用微型无人机,便于在松树间穿插。所述微型无人机包括机体11、防护罩12以及除雾机构13。所述机体11具有巡逻位置模块111、摄像头112和巡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松材线虫无人机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林间巡逻单元、防治单元和服务器,所述林间巡逻单元用于在林间进行巡逻,以便于及时发现单个或个别感染松材线虫的松树,所述林间巡逻单元对感染的松树进行拍照,并将照片上传至服务器,同时标记松树所在的位置以及将位置信息发送给服务器,所述防治单元接收服务器发送过来的照片以及位置信息,所述防治单元用于打孔注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松材线虫无人机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林间巡逻单元包括机体、防护罩以及除雾机构,所述机体具有巡逻位置模块和摄像头,所述防护罩固定在所述除雾机构上,所述除雾机构固定在所述机体上,所述防护罩将无人机上的摄像头罩设起来,所述除雾机构用于对防护罩进行除雾。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松材线虫无人机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雾机构包括底座、转动齿、除雾刷、除雾输出齿轮、除雾电机和安装盒,所述除雾电机固定在安装盒内,所述除雾输出齿轮固定在所述除雾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底座的中部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安装防护罩,所述安装孔的四周向下延伸形成安装部,所述转动齿通过轴承固定在安装部上,所述除雾输出齿轮与所述转动齿啮合,所述除雾刷固定在所述转动齿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松材线虫无人机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治单元包括防治箱体、电源、防治通讯模块、防治位置模块、处理器、显示屏、药箱、切换机构、抱夹机构、打孔机构和注药调节机构,所述电源、防治通讯模块、防治位置模块、处理器、药箱和切换机构均设在所述防治箱体内,所述电源用于给各设备供电,所述防治通讯模块、防治位置模块、显示屏、切换机构、打孔机构和注药调节机构均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所述防治通讯模块用于接收服务器发送过来的巡逻标记的位置信息和照片,防治通讯模块将接收到的位置信息和照片发送给处理器,所述防治位置模块将防治位置发送给处理器;所述控制器控制切换机构、打孔机构和注药调节机构启停;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电量、药箱剩余药量、防治位置和巡逻标记的位置,所述打孔机构和注药调节机构均设在所述切换机构上,所述防治箱体上设有基准开口,所述切换机构择一选择打孔机构和注药调节机构与基准开口对齐,所述抱夹机构固定在所述防治箱体顶部,所述显示屏固定在防治箱体的侧壁,所述药箱内设有微型泵,所述微型泵通过管道与所述注药调节机构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松材线虫无人机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抱夹机构包括夹持臂、夹持转轴、压板、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星殷镜波吕庆龙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水利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