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长激素融合蛋白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7454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8: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生长激素融合蛋白及其应用。该融合蛋白包括一种Fc突变体,该突变体包括:第一肽链,其中,所述第一肽链1)相较于野生型IgG4Fc片段,具有如下位点的突变:第234位、第235位、第298位、第299位、第300位中的至少一位;或第23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长激素融合蛋白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领域,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长激素融合蛋白及其应用,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Fc突变体、融合蛋白、核酸分子、表达载体、重组细胞、组合物、制药用途以及药物。

技术介绍

[0002]生长激素缺乏症是一种公认的临床综合征,与许多代谢异常相关,包括身体成分异常、体能下降、脂质代谢改变、骨量减少、胰岛素抵抗增加和生活质量降低。大多数与生长激素缺乏症相关的代谢异常可通过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替代物逆转。传统的生长激素缺乏症治疗包括每天皮下注射rhGH。然而,注射时间过于频繁,对许多患者来说并不方便,引起了人们对治疗依从性差的担忧,这可能导致疗效降低。长效rhGH制剂不仅可以减少注射次数,从而提高依从性,并有助于提高GH治疗的疗效。
[0003]已有研究使用免疫球蛋白Fc制备融合蛋白,以增加融合蛋白的半衰期(Cheol Ryong Ku等人,Eur J Endocrinol.2018 Sep;179(3):169

179;Wolfgang Glaesner等人,Diabetes Metab Res Rev.2010May;26(4):287

96.)。由于生长激素生物学活性的发挥需要一定的空间效应,因此融合蛋白中Fc的连接不当会造成空间位阻效应。但研究发现,采用GGGGSGGGSGGGGS或Genexine GX

H9的部分片段与Fc进行连接,均存在对人生长激素受体结合力低,促进细胞增殖的活性低,及体外活性低等问题。
[0004]因此,仍亟需一种对人生长激素受体具有较高结合活性,能够促进T细胞增殖的融合蛋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是基于专利技术人对下列问题和事实的发现而提出的:
[0006]在本专利技术的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Fc突变体。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包括:第一肽链,其中,所述第一肽链1)相较于野生型IgG4 Fc片段,具有如下位点的突变:第234位、第235位、第298位、第299位、第300位中的至少一位;或第231

239位;或2)相较于野生型IgG1 Fc片段,具有如下位点的突变:第228

239位,和/或,第268位、第296位、第330位和第331位中的至少一位。专利技术人对IgG4或IgG1抗体的Fc片段分别进行上述突变,不同的位点进行突变具有不同的作用,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Fc突变体可以有效降低所述Fc片段制备过程中的碎片含量,避免其形成半抗体,并消除ADCC以及CDC效应,利用本申请所述Fc突变体制备的融合蛋白与人源生长激素受体具有较强的结合活性,可以消除ADCC以及CDC效应,促进Nb2

11细胞增殖,能够有效治疗或预防人生长激素异常相关疾病。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上述Fc突变体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如下附加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之一: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Fc突变体不能将第235位氨基酸突变为丙氨酸。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Fc突变体的序列不为SEQ ID NO:69。
[0010]Fc突变体排除序列(第一肽链6)(相较于野生型IgG4抗体的Fc片段具有F234V和L235A突变)的氨基酸序列:
[0011]APEVAGGPSVFLFPPKPKDTLMISRTPEVTCVVVDVSQEDPEVQFNWYVDGVEVHNAKTKPREEQFNSTYRVVSVLTVLHQDWLNGKEYKCKVSNKGLPSSIEKTISKAKGQPREPQVYTLPPSQEEMTKNQVSLTCLVKGFYPSDIAVEWESNGQPENNYKTTPPVLDSDGSFFLYSRLTVDKSRWQEGNVFSCSVMHEALHNHYTQKSLSLSLGK(SEQ ID NO:69)。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Fc突变体不能同时,有且只有第234位和第235位氨基酸突变。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Fc突变体进一步包括第二肽链,所述第二肽链的C端与所述第一肽链的N端相连,所述第二肽链具有如下突变位点:1)相较于野生型IgG4的铰链区,具有如下位点的突变:第228位;或2)具有野生型IgD片段1或IgD片段1突变体。
[0014]野生型IgG4的铰链区包括:
[0015]ESKYGPPCPSCP(SEQ ID NO:72)。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野生型IgD片段1包括野生型IgD的第287

298位氨基酸。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IgD片段1突变体相较于野生型IgD片段1具有如下位点的突变:第291

296位中的至少一位。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Fc突变体进一步包括第三肽链,所述第三肽链的C端与所述第二肽链的N端相连,所述第三肽链相较于野生型IgD片段2,具有如下突变位点中的至少之一:第263位、第264位、第266位、第267位、第268位、第269位、第270位、第271位、第272位、第273位、第274位、第275位、第276位、第277位、第278位、第280位、第281位、第283位、第284位、第285位、第286位、第287位、第288位、第289位、第290位、第291位。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野生型IgD片段2包括野生型IgD的第262

291位氨基酸。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第一肽链1)相较于野生型IgG4 Fc片段,具有如下位点的突变:第234位和第235位;或第298位、第299位、第300位;或第231

239位;或2)相较于野生型IgG1 Fc片段,具有如下位点的突变:第228

239位、第268位、第296位、第330位和第331位。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第二肽链1)相较于野生型IgG4的铰链区,具有如下位点的突变:第228位;或2)具有野生型IgD片段1或IgD片段1突变体。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IgD片段1突变体相较于野生型IgD片段1具有如下突变:第291

296位。
[002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第三肽链相较于野生型IgD片段2,具有如下突变位点:1)第266位、第267位、第268位、第277位、第278位、第280位、第283位、第285位、第286位和第287位;或2)第266位、第277位、第278位、第280位、第283位、第285位、第286位和第287位;或3)第266位、第269位、第270位、第271位、第273位、第274位、第275位、第277位、第278位、第281位和第283位;或4)第263位、第264位、第266位、第269位、第270位、第272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Fc突变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肽链,其中,所述第一肽链1)相较于野生型IgG4 Fc片段,具有如下位点的突变:第234位、第235位、第298位、第299位、第300位中的至少一位;或第231

239位;或2)相较于野生型IgG1 Fc片段,具有如下位点的突变:第228

239位,和/或,第268位、第296位、第330位和第331位中的至少一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Fc突变体,其特征在于,所述Fc突变体不能将第235位氨基酸突变为丙氨酸;任选地,所述Fc突变体的序列不为SEQ ID NO:69;任选地,所述Fc突变体进一步包括第二肽链,所述第二肽链的C端与所述第一肽链的N端相连,所述第二肽链:1)相较于野生型IgG4的铰链区,具有如下位点的突变:第228位;或2)具有野生型IgD片段1或IgD片段1突变体;任选地,所述野生型IgD片段1包括野生型IgD的第287

298位氨基酸;任选地,所述IgD片段1突变体相较于野生型IgD片段1具有如下位点的突变:第291

296位中的至少一位;任选地,所述Fc突变体进一步包括第三肽链,所述第三肽链的C端与所述第二肽链的N端相连,所述第三肽链相较于野生型IgD片段2,具有如下突变位点中的至少之一:第263位、第264位、第266位、第267位、第268位、第269位、第270位、第271位、第272位、第273位、第274位、第275位、第276位、第277位、第278位、第280位、第281位、第283位、第284位、第285位、第286位、第287位、第288位、第289位、第290位、第291位;任选地,所述野生型IgD片段2包括野生型IgD的第262

291位氨基酸。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Fc突变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肽链1)相较于野生型IgG4Fc片段,具有如下位点的突变:第234位和第235位;或第298位、第299位、第300位;或第231

239位;或2)相较于野生型IgG1 Fc片段,具有如下位点的突变:第228

239位、第268位、第296位、第330位和第331位;任选地,所述第二肽链1)相较于野生型IgG4的铰链区,具有如下位点的突变:第228位;或2)具有野生型IgD片段1或IgD片段1突变体;任选地,所述IgD片段1突变体相较于野生型IgD片段1具有如下突变:第291

296位;任选地,所述第三肽链相较于野生型IgD片段2,具有如下突变位点:1)第266位、第267位、第268位、第277位、第278位、第280位、第283位、第285位、第286位和第287位;或2)第266位、第277位、第278位、第280位、第283位、第285位、第286位和第287位;或3)第266位、第269位、第270位、第271位、第273位、第274位、第275位、第277位、第278位、第281位和第283位;或4)第263位、第264位、第266位、第269位、第270位、第272位、第274位、第276位、第284位、第287

291。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Fc突变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肽链1)相较于野生型IgG4Fc片段,具有如下突变:F234A和L235E;或F234V和L235E;或S298N、T299A和Y300S;或第231

239位氨基酸缺失;或2)相较于野生型IgG1 Fc片段,具有如下突变:第228

239位氨基酸缺失、H268Q、Y296F、A330S和P331S;
任选地,所述第二肽链相较于野生型IgG4的铰链区,具有如下突变:S228P;或2)具有野生型IgD片段1或IgD片段1突变体;任选地,所述IgD片段1突变体相较于野生型IgD片段1具有如下突变:P291C、S292H、H293P、T294R、Q295L、P296S;任选地,所述第三肽链相较于野生型IgD片段2,具有如突变:1)R266E、G267R、G268E、K277E、E278K、Q280E、R283E、T285E、K286G和T287E;或2)R266K、K277E、E278K、Q280N、R283E、T285E、K286R和T287E;或3)R266K、E269D、E270D、K271E、K273E、E274D、K275E、K277E、E278K、E281Q和R283G;或4)N263Q、T264S、R266K、...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锁富鄢成伟邱玉信郭昵宁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科兴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