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常宇专利>正文

一种二次顶出压铸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6931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8: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压铸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二次顶出压铸模具,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定模,所述定模的上端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动模,所述动模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浇注口,所述定模的内底部靠近边缘位置均匀分布有竖板,所述定模的内底部中心位置设置有定形块,所述定形块的外圆面均匀开设有竖向凹槽,所述定形块的外圆面下端均匀开设有卡扣槽,所述卡扣槽与竖向凹槽连通,所述定形块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压铸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第二顶出杆上移时并发生转动,从而使第二顶出杆转动的同时带动压铸件转动,使压铸件上的卡扣与定形块上的卡扣槽发生分离,并顺着竖向凹槽滑出,解决了传统的二次顶出对带有卡扣的压铸件难以顶出的问题。以顶出的问题。以顶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次顶出压铸模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压铸模具
,具体为一种二次顶出压铸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模具中由于产品的形状特殊,生产时在一次顶出后,成品仍然在模穴中,就需要再添加一次顶出动作,称为二次顶出。
[0003]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二次顶出压铸模具,专利申请号为CN202011529575.4,一种二次顶出压铸模具,包括定模块、动模组件、第一液压缸、安装框、升降组件;通过第一液压缸带动第一液压杆,第一液压杆顶端固定在支撑台上,第一液压缸向上推动型芯上移,通过第一液压缸带动第一液压杆,第二液压缸同步带动第二液压杆,使压铸件和型芯同步上移,实现第一次顶出。
[0004]在模具加工生产时,为了成品更好的从模具中脱出,往往需要对加工好的产品进行多次顶出,上述专利针对压铸产品与模具之间契合的过于紧密,通过升降调节顶出部件的长度来弥补了顶出部件在使用时的不足,但是在遇到一些圆形压铸件且内部有卡扣的,仅通过上下多次顶动难以使带有卡扣的压铸件从模具中脱落。
[0005]为此,提出一种二次顶出压铸模具。
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次顶出压铸模具,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定模(2),所述定模(2)的上端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动模(3),所述动模(3)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浇注口(4),所述定模(2)的内底部靠近边缘位置均匀分布有竖板(15),所述定模(2)的内底部中心位置设置有定形块(14),所述定形块(14)的外圆面均匀开设有竖向凹槽(32),所述定形块(14)的外圆面下端均匀开设有卡扣槽(33),所述卡扣槽(33)与竖向凹槽(32)连通,所述定形块(14)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压铸件(16),所述压铸件(16)的内部靠近下端外置均匀分布有卡扣(30),所述基座(1)的内部开设有活动腔(35),所述活动腔(35)的内壁位于顶端两侧位置固定连接有阻隔块(34),所述基座(1)的内部下端固定连接有液压气缸(7),所述液压气缸(7)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升降板(8),所述第一升降板(8)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两侧位置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9),所述支撑杆(9)的一侧靠近上端位置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推动杆(10),所述第一升降板(8)的上端外表面位于中心位置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顶出杆(12),所述第一顶出杆(12)的上端贯穿基座(1)、定模(2)且并于定形块(14)接触,所述第一升降板(8)的上端外表面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二升降板(11),所述第二升降板(11)的上端外表面中心位置转动连接有第二顶出杆(13),所述第二顶出杆(13)的外表面一侧靠近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滑块(29),所述滑块(29)的一端采用弧形设计,所述定模(2)与第二顶出杆(13)连接的位置开设有竖向滑槽(28),所述定模(2)位于竖向滑槽(28)的上端开设有曲形滑槽(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常宇吕文生
申请(专利权)人:赵常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